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清代是贵州城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地,城乡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根据诸多贵州地方史料中关于集场的记载,对清代贵州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概况、市场类型以及集市特点进行了阐述.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和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决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贵州共创建和修复书院175所,清代贵州各地书院总的来说藏书规模都不大,藏书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置备、社会捐赠、书院自置三种途径,一些书院还设置了专门的藏书阁以保管藏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清代贵州书院藏书不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贵州地区人才的培养,为贵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州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贵州共创建和修复书院175所,清代贵州各地书院总的来说藏书规模都不大,藏书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置备、社会捐赠、书院自置三种途径,一些书院还设置了专门的藏书阁以保管藏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清代贵州书院藏书不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贵州地区人才的培养,为贵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州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代“改土归流”后,贵州封建领主制进一步瓦解,封闭半封闭的贵州社会逐渐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受邻省商品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英、法等国增加了对贵州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后,贵州社会被逐步纳入世界商品市场体系,经济作物异军突起,粮食作物开始市场化,商品性农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代贵州民族风俗变迁固然与大量汉族移民进入、民族交往加剧有关,但地方官员教化,甚至以行政命令方式改变少数民族风俗也是清代贵州民族风俗变迁加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郑首艳 《考试周刊》2014,(83):24-26
贵州境内的各移民会馆是会馆的一部分,作为贵州的地方历史印记,其兴衰荣辱与地方民众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清代贵州,省域扩大,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会馆迎来高峰期。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及移民方面对会馆的演化进行分析,阐述其地域分布特点,对于研究贵州历史文化变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贵州民族地区农产品的加工与储藏技术较中原地区粗糙,发展相对缓慢,但在长期的区域生境与文化迫力的影响下,形成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视野中的清代赣南农村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赣南农村市场发展的历史,既是经济的过程,又是社会的过程。宗族利用其自身势力,或筹建墟场,或向墟市渗透,或控制墟市,反映了客家传统社会双层架构的特点;庙会因其地域性、整合性、经济性和社会性,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习俗对赣南农村墟市经济的运行也有着保障和导向的影响。因此,经济与文化形成互动,客家文化因素在清代赣南农村市场形成地域性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治《河南省例》是迄今为止新发现的河南省地方法规文献,其内容涉及时间段为雍正至同治年间,不仅对研究清代河南社会变迁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地方法与国家法关系也是极重要的第一手文献。该省例"户例"占全书页数近42%,显示地方立法以社会经济为主,其中有关房地产市场、黄河河滩开发等法规,突出了清代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这些条例因应社会变化而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贵州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各级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清代贵州学田主要来自官府赐拨、私人捐赠等。大量学田的设置,保障了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扩大了教育的基础,对贵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代,贵州书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书院的教育功能不断强化,这与书院的教学、藏书、供祀三大事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教学事业的发展是清代贵州书院教育功能强化的表现,藏书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功能的强化,而供祀事业的发展是教育功能强化的保障。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清代贵州书院教育功能的强化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以清代普宁所兴办的两所最为重要的昆冈书院及三都书院的发展变迁为内容,结合地方碑刻文献,探讨该书院对于清代普宁地方的人才培养及风俗教化的重要作用,与普宁地方士绅阶层对书院的兴建、修复以及发展方向,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贵州要通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改变农村的贫困状况,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挖掘农村的人力资源,推广特色高效农业.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特色高效农业的引导和扶持,大力提高贵州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对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贵州建成小康社会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清代幕友的变迁、类型、特点以及对地方政治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清代的幕友是由秦汉时期的幕府制度发展而来的.但清人独创“幕友”一词,与前代称谓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内涵.文章介绍了清代幕友的特点及类型,并对清代幕友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清代的幕友不仅于地方主管官非常重要,于清代的地方政治和整个国家统治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清代的幕友在政治上是地方政治的润滑剂,他们的调节和滋润使得清代地方行政能够和谐地运行,保证了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贵州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时期。在明代“改土设流”的基础上,清代在贵州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许多土司名存实亡。清王朝改变明代府、州、县与卫、所分治的局面,行政区划逐渐划一。由于这些举措,促使了黔中境内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管理体制也进一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6.
清代赣南客家庙会市场的地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文化背景下的清代赣南庙会市场发展,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超过了历代,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在农村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和文娱功能。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即整合性、地域性、不均衡性、神圣性与凡俗性,反映了清代赣南民间社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农村市场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市镇作为一种市场形态,是中国传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交通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清代皖江流域的市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层级关系,具体而言,可分为传统型市镇、地方集散型市镇、流通枢纽型市镇,同时,这些处于不同市场层级中的市镇也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西部农村幅员辽阔,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地方仍旧是中国目前最为贫困的地区,怎样才能让这片土地尽快脱贫致富,这不仅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中国西部农村之所以落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发育滞后。因此本文从西部农村市场发育角度探讨中国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培育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9.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和民间艺术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便是戏曲.文章从梳理清代贵州戏曲的地理分布来探求清代贵州文化的结构及其蕴藏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探究清代贵州的戏曲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关系及文化特质.这时于打造贵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品牌,促进贵州文化繁荣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伊犁塔兰奇社会历史文化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犁塔兰奇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一支独特的重要民系。伊犁塔兰奇形成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塔兰奇社会特色彰著,塔兰奇历史文化是伊犁地方多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犁地方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对清代至民国(1760-1949)近二百年间伊犁塔兰奇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文化诸方面,进行初步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