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子夜》中塑造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对于这一形象,多少年来论者颇多,但看法各异,甚而至于意见大相径庭。如果我们不是从主观概念出发,而是从作品的实际情形来分析,我们会觉得吴荪甫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是一个“子夜”中失败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2.
以“加强国情教育”为目的编入高中语文“补充教材”第三册的《吴荪甫的失败》,是选自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最后一章。要使我们的青少年从那反映民族工业资本家和买办金融资本家斗争的最后一个回合中,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国情实在是吃力的;要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生活里引起“现代思考”,难度也就更大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吴荪甫的失败》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呢?我觉得可以这样来划分我们的思维层次:  相似文献   

3.
《吴荪甫的失败》选自茅盾的长篇巨著《子夜》最末一章。《子夜》是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与它在思想内容上的高度成就相一致,《子夜》的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对人物进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他不仅创作了象《子夜》那样的巨著,象《蚀》、《虹》、《春蚕》、《林家铺子》、《腐蚀》等有历史影响的名作,同时还发表了七百多篇有卓见的评论文章。他是伟大的作家,又是杰出的评论家,他以评论家深邃的思想,塑造了吴荪甫、老通宝、林老板等一系列有广度和深度的典型;他以创作家丰富的艺术经验,写出了无数篇有真知灼见的文学评论,茅盾同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极为丰富的。作为文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很好研究他巨量的文学作品,总结他丰富的创作经验,同时更要学习他浩瀚的理论著作,加深文艺理论研究。茅盾从事理论研究较从事文艺创作,时间更早,历时更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17,(2):56-62
与其把吴荪甫视为英雄骑士,不如把他视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西西弗斯;与其把吴赵斗法视为民族资本家与买办资本家的斗争,不如视为欲望与欲望之间的互相较劲与吞吃。资本主义内在的规则、程序与理性在《子夜》里面看不到一点影子。吴荪甫的领袖欲与统治欲根深蒂固,更深刻地决定了他的言行,影响了他的命运。他的失败具有浓重的宿命论色彩,几乎是重复了吴老太爷的悲剧命运。《子夜》与它塑造的吴荪甫形象可以激发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或心理等细节作精雕细刻、具体入微的描写。有些细节看来似乎很平常、很简单,但它却能生动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吴荪甫的失败》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最后一章。课文主要写旧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在公债交易中的最后一场决战,其中人物的细节描写多姿多彩,具体入微,尤其写吴荪甫的“笑”,令人叫绝。一、三个“狞笑”。  相似文献   

7.
<正> 茅盾以其艺术家的笔触在《子夜》中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性格最突出、形象最鲜明的当推吴荪甫。作者把他放到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不仅通过他的行动来展示其内心世界,而且还赋予跟其性格、身分相适应的语言,使其更加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吴荪甫出身于地主家庭,是前清侍郎的后裔。他曾游历过欧美,受到资产阶级的熏陶。他“有伟大的憧憬”,幻想成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的王子”。为了实  相似文献   

8.
《子夜》是茅盾小说的代表作,历来评价甚高。但笔者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却发现,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实际内容,特别是有关它的评价标准以及对吴荪甫的形象分析,是存在着不少偏差的。本文立足于茅盾创作《子夜》的主观动机,以科学的文学理论为基础,试对《子夜》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论证吴荪甫不符合现实生活当中民族资本家的艺术真实,是非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9.
重新解读《子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夜》是茅盾小说的代表作,历来评价甚高。但笔在现代学研究中却发现,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实际内容,特别是有关它的评价标准以及对吴荪甫的形象分析,是存在着不少偏差的。本立足于茅盾创作《子夜》的主观动机,以科学的学理论为基础,试对《子夜》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论证吴荪甫不符合现实生活当中民族资本家的艺术真实,是非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0.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优秀的作家往往善于探索和表现人物的心理。在这方面,茅盾是相当出色的一位。《吴荪甫的失败》(高中语文第三册补充教材)是《子夜》的最后一章,叙写的是旧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在公债交易中的决战,其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细密入微,多姿多彩。作者对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长篇小说创作始于大革命失败之后,至一九四八年底离开香港前、创作并连载于香港《文汇报》的《锻炼》,前后二十余年,共给我们留下了七部长篇小说。为:《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你往哪里跑》)、《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在现代文学史上,茅盾以见解深邃,生活丰厚,知识渊博,创作态度严谨称著。他极擅  相似文献   

12.
最早接触茅盾作品是《子夜》,震摄于它恢宏的构架和博大的内容:栩栩如生的30年代上海的十里洋场,股票交易所和中气正足的吴荪甫丝厂的联袂,双桥镇枪声和股东们喧嚣声的交响,吴老太爷抱着《太上感应篇》进入“天堂”和四小姐由乡野的单纯走向范博文们的沙龙,杜竹斋的背信弃义和赵伯韬的肆意强悍,吴荪甫最终的穷途末路之际对王妈的泄欲和林佩瑶哀怨的神色,民族工业的危机,军阀混战的背景和买办资本家的吞噬,……我想这便是茅盾的小说:高屋建领、博大精深、舒卷自由如亲历变幻的时代风云,《虹》、《霜叶  相似文献   

13.
茅盾著名长篇小说《子夜》里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这个人物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典型画廊里具有突出的地位和重大的意义。在中外文学艺术史上,对性格复杂的艺术典型的理解和评价往往出现分歧和差异。茅盾认为:存在."议论分歧的作品则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提到创造民族资本家形象,一般的新文学史家和茅盾研究者都认为,茅盾当然是不可争议的第一人,甚至是唯一的作家。然而,事实也并不完全如此。 值得深思的无独有偶 天下事真的是无独有偶,就在《子夜》发表的一九三三年,另一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大学生,也写完了他的处女作——话剧《雷雨》。幸亏巴金发现,发表于一九三四年。这就是现在大家非常熟知的著名剧作家曹禺同志。他利用话剧的文学样式,树起了另一位比较成功的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周朴园,来与吴荪甫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5.
茅盾在最初的构思中,《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一个负面人物。今天的"悲剧英雄"吴荪甫,实际上是茅盾两次对小说进行"改写"的结果。这种"改写"大获成功的前提是现代人对世界"去魅化",竭力想要把整个世界理解为有规律的、可以支配和控制的存在对象这一生存欲望。只有在这个生存论立场中,吴荪甫的"悲剧"才成为"悲剧"。我们对《子夜》的阅读和思考,也应该放在现代科学主义精神文学化的元叙事脉络中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
茅盾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艺论著。在这中间,茅盾的女作家论同样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财富。当我们读完了他的《庐隐论》、《冰心论》、《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关于(遥远的爱)》、《(呼兰诃传)序》等评论后,我们会感到,这些论著表明了茅盾对现代女性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精当批评,体现了茅盾对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给予的极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著名长篇《子夜》的全部故事是围绕着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而进行的斗争这条主线展开的.作者描写了民族资本家与买办资本家的联合和斗争,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联合和斗争,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和斗争,公债市场的投机活动,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农民的武装暴动等等生活场景.在这些互相交织的矛盾和斗争中,作家创造了吴荪甫、赵伯韬等典型形象.特别是吴荪甫这个典型形象,是可以与阿Q相媲美的.他是一个具有深远的美学和历史价值的艺术典型,他在现代中国文学形象画廊里,填补了民族资产阶级形象的空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茅盾所创造的吴荪甫先生,不啻是中国现代民族资本家的生动代表,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他的命运,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核心是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认为明再造是进行社会改革的根本途径。因此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阐发带有明显的再造明的意识。茅盾认为在明再造过程中以性爱为中心的道德改革与政治制度的改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在《蚀》中分析其原因,认为是这两的脱节。  相似文献   

20.
茅盾同志是当代的语言大师、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一贯重视作品的语言质量.他认为文学语言一定要健康、纯洁、生动、朴实.他身体力行,在数以千万字计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言语风格,为我们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风.他的作品总是朴实而富形象,准确而富力量,简练而富光彩.现在,我们试以茅盾同志的《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和随记《故乡杂记》为范例,从四个方面谈谈茅盾同志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