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气井在生产过程出现积液会极大的影响产量,严重时造成停产,恢复因积液停喷井成了目前气田开发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了影响气井产能的诸多因素,分析了产水气井的携液能力,以靖边气田为例,探讨了目前常见的积液井复产工艺,为后续气井排液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雪松 《内江科技》2013,34(5):79+185
为了预防含边、底水气藏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侵导致井筒附近含水饱和度的上升而引起气井生产气液比下降,携液能力降低,气井积液并停喷,必须确定气井在停喷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通过对凝析气藏积液和停喷井的分析,利用节点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气井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流入、流出动态曲线来找寻气井携液量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回归方程预测气井自喷生产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对凝析气田排水采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1)
边底水气藏在开发后期,气井不可避免的将见水,同时随着地层压力、产气量的降低,井筒内会逐渐产生积液,积液后影响单井的生产生产。若需要使得单井恢复生产能力,需要对气井积液进行措施处理。针对研究区中浅层气井,讨论了4种排水采气的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优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雷改玲等 《内江科技》2014,(2):64+63-64,63
<正>伴随着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气井出水问题日趋严重,排水采气工艺已成为提高有水气田开发效益的有效技术。本文基于文23气田存在的低产井积液问题,通过介绍三种成熟的排水采气工艺,以期为解决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气田生产过程的增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贱荣  贾保奎  罗迪 《内江科技》2011,32(10):124+154-124,154
气井井筒识液时一般会降低气井产能,从而影响气藏的采收率于是在气并生产中气井井筒积液值得关注,预测和判断气并积液就变得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气井井筒积液时常伴随产量突然下降、油套压波动大、油套压差大、井筒压力梯度变化大等典型症状依据气井生产动态资料,通过井筒积液典型症状法预测和判断气井积液.并结合动能因子.得出井筒积液典型症状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排水采气技术是气田生产中常用的工艺技术,也是解决"气井积液"的有效方法。对有水气井采取合适的排水采气工艺可以稳定气井生产,提高有水气田的采气速度和采收率。涩北气田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出水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涩北气田出水特征,就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多种排水采气技术在涩北气田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泡排技术是用于自喷采气井上的排液采气井技术。随着地层能量的降低和积液加剧,气举、泡排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已经不能维持气井自喷生产,机抽排液成为濮城油田气并排液采气的主要手段。但机抽排液采气受泵深和泵效限制,仍有一部分井筒积液排除,造成了生产压差降低,近井水锁效应,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把以前主要用于自喷采气井的泡排技术应用于机抽排液采气井上,可以降低油套环空液柱在并底产生的流压,提高气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8.
闵敏  王鹏  王汉潇 《今日科苑》2010,(8):125-125
胜利油气区气层气主要在冬季起调峰作用。虽然调峰开井有助于地层能量的恢复,重新开井后可提高气井的产量。但对积液较严重的部分气井而言,调峰开井可能造成开井后产量下降甚至躺井的可能。为了减少因调峰开井造成储层伤害,在分析开井前后地层能量、流体分布状态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科等 《内江科技》2014,(4):114-116
<正>在有水气藏中,水的流动状态决定了气井产能方程的形式。水在砂岩气藏中通常为层流流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推导了水服从达西流动、气服从非达西流动的有水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分析了不同水气质量比对IPR曲线的影响,供给边界半径、表皮系数对气井无阻流量的影响,不同水气质量比或者不同井底流压下,含水饱和度随渗流半径的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水气质量比越小,气井的产量越高;合理地减小井距,改善井底附近的地层,都将增大气井的产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属于典型的孔隙型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各气藏未见明显水层,无边、底水,原始气藏压力为低压至常压。大牛地气田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天然气中凝析水和地层孔隙水的影响,经常会导致气井井筒积液,对气井的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目前气田主要的排液采气工艺是泡排,但是2010年,有2口实施泡排工艺的气井水淹停产,水淹时井口油压为8.00MPa。随着地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将有更多的产水气井积液甚至压死,所以针对大牛地气田实际状况提出利用现有注醇管线,使用撬装压缩机在集气站或者井口注气相结合,不安装气举阀的排液复产工艺。对于大牛地气田能否使用气举排液复产工艺,首先在于地层压力能否举升所期望的排液量,其次所需的注气量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后就是现有小管径的注醇管线能否满足注气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气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气层近井地带出现结盐,严重影响气井产量,甚至使气井不出气。本文对近井地带结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拓宽了近井地带结盐的判断方法,对其它油气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气区浅层气藏多含边底水,属弱弹性水驱。由于储量规模小,投产初期产能低,产量递减快,气井出水情况较为普遍。浅层气井的大部分产量是在积液和气水同采阶段后采出的,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治水措施是提高产水气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气井是天然气生产的主要对象,在地质条件和气井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强气井管理,对气井进行合理分类和配产,加强动态分析,减少关井,增加采气时间,改善气井利用率,就可以达到生产更多的天然气。本文针对以上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就苏里格气田气井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产管理指导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投入开发以来,大牛地气田气井受井筒积液影响,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以其设备简单、施工容易、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在气田内得到了广泛开展。通过对泡排工艺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加深了对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影响因素的认识,达到为现场生产提供指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
目前常用的气井井下节流器在更换气嘴时,需要通过反复打捞或起出井下管柱作业才能实现。这不仅影响气井生产、增加作业成本,而且存在事故风险。本文在分析现有节流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关键部位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可调式井下节流器。新型节流器只需要通过改变气井工作制度即实现气嘴的快速切换,解决了气井合理配产和试井等需要快速切换工作制度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井的开发进入中后期,井底压力降低,井筒积液问题越来越严重,排水采气成了各个气田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排水采气工艺,可以延长气井的生产周期,提高气井的采收率。涡流工具是一项新从国外引进的井下气-液两相分离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涡流工具的结构组成、工作机理、操作过程、适用范围、优化设计,为气田的排水采气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学国 《内江科技》2009,30(8):94-94
随着天然气开发,老井出现产量下滑,气井的油管出现渗漏或者穿孔等工况问题时,气井不一定生产就不正常。而通过套压、流压判断井筒生产正常的气井,油管的工况也不一定没有问题。通过生产状况判断油管是否正常,并分析了部分井是由于关井破坏井底的稳定流动状态和压力。通过文23—6井生产实践并分析判断,确定产量下滑技术原因,经过实施针对性检管作业,恢复产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气田的开发,产水气井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准确预测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和流速对于预测气井积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相应的模型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温度、压力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温度和压力对临界携液流速和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作用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东北油气分公司水平井在常规投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压井成功后,再进入作业程序,对于地层压力高的气井,压井难度较大,反复洗压井作业时有发生,而且存在一定的井控风险。为简化投产工序,消除压井污染,缩短投产时间,提出开展不压井作业技术,以解决不压井换装井口、起下生产管柱,并满足气井生产安全要求,并真正实现压裂投产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靳庆春 《内江科技》2011,32(5):133+111-133,111
连续气举属于补充能量的排液采气工艺,广泛适合于低产产液气井的排液采气,尤其适用于作业井的复产和地层能量弱且出液速度较快的气井,连续气举也要求现场要有比较完备的工艺设施和连续稳定的气源等条件,文24井和文24-2井气举后产能增加,达到7000~10000方。由于各井的情况千变万化,在实际的气举应用中要严密关注被举气井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制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