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后期金岳霖认识论思想研究郁振华解放以后,金岳霖的哲学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实在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因此,以1949年为界可将其哲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以《论道》、《知识论》和《逻辑》为代表,而《罗素哲学》则集中体现了他的后期思想。在《罗素哲学》中...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了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构造的逻辑哲学思想,并通过比较总结出二者在四点上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3.
金岳霖对归纳问题的注重和他对归纳问题解决方式的探讨,已有不少论文论及.本文作者认为,金先生的哲学体系是围绕着对归纳问题的回答而建立起来的,而其最初的思考,是从逻辑层面开始.这一逻辑层面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其非常独到的特点,它使金岳霖深入到知识论层面、本体论层面思考归纳问题,最终建立起其独特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和冯友兰都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哲学家,同属于理学的现代发展。通过对"时空"等传统概念的重释,分别创立了较为成熟的哲学体系。通过对冯友兰《新理学》与金岳霖《论道》中时空逻辑的探究,以及在时空的层次和时空概念在哲学体系中作用的比较,观察中国现代哲学家处理时空问题的可能性道路。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了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构造的逻辑哲学思想,并通过比较总结出二者在四点上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6.
逻辑究竟是一还是多,这是逻辑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金岳霖认为逻辑系统可以是多,而逻辑只能是一。因此,从理论层面上看金岳霖是个一元论者,而从事实层面上讲他则是个多元论者。这种逻辑眼界对逻辑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岳霖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一代宗师。其哲学、逻辑学思想是现代中国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金氏的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归纳理论既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他的逻辑思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金氏的归纳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略加评价  相似文献   

8.
大科学研究以追求确定性知识为指向,布尔以文化整体性的视角将逻辑与数学结合起来,可以给之以哲学的指引。布尔对传统逻辑的改造助长了科学脱离哲学的进程,但是并没有远离哲学。改造后的新逻辑仍然是理论进步的阶梯,这种改造的目的在于结合逻辑理论创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布尔重视符号语言的逻辑研究,他通过逻辑的数学化来重释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确定性,但是反对将符号语言的逻辑研究与自然语言割裂开来。布尔关于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逻辑思考,饱含着对于人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关照,他重视科学研究向人靠拢,使得其关于逻辑、数学与科学研究中饱含着人文关怀;布尔的立场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统一科学思想相左,在他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立场中存在一个逻辑研究回归哲学的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9.
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脉络大致经历了孕育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深化期等四个阶段。在孕育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初涉自然辩证法领域,培育了技术哲学的良种幼苗;在形成期指明了技术哲学研究方向,揭开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学术序幕;在发展期强力推动技术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明确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研究对象;在深化期着重建构了我国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夯实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创新内涵。陈昌曙一生都在围绕建构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体系而踔厉奋发,其技术哲学思想的演进逻辑贯穿于我国技术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不断凝练并拓展了中国技术哲学的理论向度。  相似文献   

10.
金岳霖和冯友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以新实在论的哲学立场和逻辑分析的哲学方法,重新诠释传统理学的重要范畴,建立了各自的形而上学体系,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冯友兰作为现代新儒家已是不刊之论,而金岳霖的学派归属则存在着新儒家和新道家之争。命运观是金岳霖和冯友兰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金岳霖和冯友兰对“命”“运”概念之内涵的规定以及性与命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某些具体的表达或解释性环节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明确金岳霖哲学的儒学性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美国逻辑学家奎因,作为西方分析哲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始终如一地依靠现代逻辑成就,坚持逻辑实用主义,在二十世纪逻辑学与西方哲学领域里,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阐述了奎因的逻辑观特色,以及奎因在现代逻辑领域里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休谟问题是逻辑哲学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剖析了解决休谟问题的典型方案,指出这些方案的局限性,提出对于休谟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思路、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效应,而不在于最终能否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管理思想史的教学,不是再现全部管理的历史,而是显现管理思想演进的逻辑,这个逻辑一是文化的逻辑;二是人性的逻辑.这不仅是为了准确把握管理的历史,驾驭管理的现在,预测管理的未来,更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治学方法,以为今后独立治学、充分借鉴历史进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逻辑的一种新研究纲领,即科学逻辑纲领,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应用形式逻辑加语言逻辑纲领,也不同于博弈论纲领。它主要研究经济学原理的性质、理论的形式结构、经济学解释、辩护及理论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要建立能够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共同话语,需要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基本一致的观察视角。先秦时期名辨之学世人极为关注。然而,后世冠之以名学、辨学所研究的内容,究竟能够与西方哲学的哪些门类构成共同对话通路,却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多将其归为逻辑学,西方学者则以为如此归类较为牵强。本文基于先秦典籍分析,依据语言哲学的判定原则,认为先秦名辨之学,部分可以归于逻辑学内容,部分则蕴涵着语言哲学内容,并概要指出,先秦名学之中诸如指称论、语源论、类型论、解释论以及语用论等内容是语言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对法条的理解的问题上,学界以对之进行诠释为主,往往忽略对法条的哲学关怀。现以故意犯罪为例,探索其背后的法哲学关怀。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哲学家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作用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我们要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以制度机制建设为基础,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最早由体谟提出,故又称“休谟问题”。他认为归纳推理中前提的真实性不能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逻辑保证,因而是无效推理。对此问题,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但无一得到普遍承认。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角度寻找归纳推理在逻辑学和经验科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并从而得出结论:归纳推理作为一动态开放的过程,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归纳前提与归纳结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在于一般归纳现则与具体归纳推理之间的相互调节而使双方获得相对一致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