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载一姓世系和人物的谱籍,称为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中国家谱,由来已久。殷商之甲骨、金文已有家谱刻辞。战国末流传的《世本》是家谱的开山之一作。  相似文献   

2.
谱牒又称家谱、族谱、家乘、宗谱、世谱,它是旧时封建大家族记载某一姓氏全族的世系源流、血缘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礼仪风俗、祖宗坟墓地点以及族中贤者事迹的谱籍。其主要功能是为了防止血缘关系混乱,以便族人了解本族情况,为族人敬仰祖宗,相互团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河南固始吴氏家族是中州科举望族。明季以来,河南固始吴氏家族科举仕进、代有闻人。该族文化底蕴深厚,族谱、家乘皆修,族内多人留有著述,但存佚情况不明。经考可知,其族谱、家乘乃至庄规皆存,族中至少15人有著述行世,著(辑)书总书目50余种,今存约30种。这些文献在推动状元吴其濬相关研究、钩稽新的仕宦交游网络、补地方史志之缺、辑时人文集之佚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家谱,又名家乘,族谱、宗谱,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如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即为一家一族之历史.它始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已大为流行,隋唐后发展尤甚.家谱可为编纂地方志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资料,如关于社会、民族、人口迁移、姓氏演变、宗族递传等等.有的地方志书,还把家谱作为专节专目来撰写(如正在编纂的《零陵地区志 ·社会志》的篇目就是如此安排的).社  相似文献   

5.
徽州族谱的类型和名称中原大族迁居徽州以后,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辩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普遍撰修宗谱。类型有郡谱,徽州六县范围内所有大族合编一谱,如《新安名族志》;县谱,以一县为范围,合编各大族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族,凡属一姓,共同编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主谱,某族某支的单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族迁居徽州以后,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辩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普遍撰修宗谱。类型有郡谱,徽州六县范围内所有大族合编一谱,如《新安名族志》;县谱,以一县为范围,合编各大族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族,凡属一姓,共同编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主谱,某族某支的单独宗谱,  相似文献   

7.
中原大族迁居徽州以后,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辩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普遍撰修宗谱。类型有郡谱,徽州六县范围内所有大族合编一谱,如《新安名族志》;县谱,以一县为范围,合编各大族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族,凡属一姓,共同编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主谱,某族某支的单独宗谱,  相似文献   

8.
族谱是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是研究朝代历史和地方史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五邑地方族谱的收集、整理和介绍,以图在充实朝代史、地方政治、经济史、华侨史上作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苏州平江盛氏素为苏之望族,《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为其一宗之谱,始修于同治九年,五年工竣,记载了浙北、江南地区盛氏后南宗平江盛氏的支派繁衍、子孙生聚,是平江盛氏自明嘉靖后三百余年来的第一部修刊家谱,同时,也是太平天国战乱后盛氏宗族重建工作的一部分。《平江盛氏家乘初稿》在先世历史、战后宗族重建方面史料丰富,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江南宗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客家人强烈的保守情怀,以及念旧、不忘本、崇祖敬宗、缅怀先人的特质,表现在谱牒的编修之上。族谱是一氏一族的世系和血缘关系之纪录,是不同时期、不同民系的先人所遗留的文献史料与历史纪录。客家人注重族谱之编修,族谱是传统的历史文献及珍贵的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人物与地方史料,是客家民系各姓氏之渊源、家族历史的记载体裁。"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型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态。对于客家人来说,族谱承载着个人的根,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客家族谱是客家文化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编修族谱是客家人优良文化传统,一部体例完整的客家谱牒,保存了丰富的客家文化材料,值得加以活化保存。在今天信息数字化时代,族谱数据(Genealogical Database)的建立,进行族谱文献数字化,不仅可以寻根溯祖,亦可以让族谱文献达到充分利用与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安名族志》是一部研究徽州氏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但是,其对"章姓"的记述却有重大差错。《新安名族志》之史料,源于各地族谱,但族谱凡涉及人,都遵循"昭穆有序,长幼不乱"的原则。可是,"亦多显者"却乱了规矩,显然不足取。  相似文献   

12.
任继愈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学术成就卓越突出,言行美德风范高标。考察其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就得出其成就来自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平原任氏家族是明清民国时期德州区域兴起的重要文化家族,其家族编修的任氏族谱续编五次,收录了历史画像、历代族谱序集、先祖传略、凡例、平原任氏名器谱、圣旨集录、平原县志节选等史料内容。任氏族谱格式体例创新、族谱内容完整、定期编修,具有保存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优良家风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族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和儒家文化的精髓。作为族谱文化主要载体的族谱(或曰宗谱、家谱),它所独有的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湖南东安《雷氏通谱》前后四修,记事历时三百多年,内容涉及谱序、列传、文学传、礼仪、家训、族禁、族约、世系繁衍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等研究价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4.
谱牒是我国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文书,包括族谱,宗谱、家乘等,是一家一族的历史。它同方志一样,是我国灿烂古文化的典籍之一,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史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应当重视对谱牒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略论晚清的宗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宗族存留与族权的扩张晚清的宗族大体上保持了清代前期以来的形态,祠堂、族谱、族田、旅长以及族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而构成这一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各有其不可代替的功能。祠堂作为宗族的标志因拥有祖先神位而具有强大号召力;族谱作为血缘纽带将一姓族人联系在祠堂周围;族田通过经济实力支撑着宗族实体的存在;而族长则通过族规维护着宗族权力机制的正常运行。就是这样一种宗族的内在结构,保障了宗族成员的生产、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生活需求,同时弥补了国家、社会在教育、经济、赡养和治安等方而的职能缺陷,使宗族组织…  相似文献   

16.
家谱是记载家族繁衍发展历史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一部典型的明清时期徽州族谱——《潭渡孝里黄氏族谱》,从其保存大量的家族史文献资料、社会经济史资料以及村落社会史资料三个方面探讨,可以看出该谱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探究徽州族谱的史料价值,对研究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族(家)谱对于社会、国家的细胞---家族(家庭)而言,具有与国史、方志相仿的价值和意义。前人曾概括志书有资治、存史、教化三大功能,谱牒也不例外,不过,其顺序应稍作调整,即:存史、资治、教化。湖南安仁港头(新渡)陈氏历代所修族谱是体现这三大功能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样品。  相似文献   

18.
族(家)谱对于社会、国家的细胞———家族(家庭)而言,具有与国史、方志相仿的价值和意义。前人曾概括志书有资治、存史、教化三大功能,谱牒也不例外,不过,其顺序应稍作调整,即:存史、资治、教化。湖南安仁港头(新渡)陈氏历代所修族谱是体现这三大功能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样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续修族谱活动逐渐兴起,人们更多地给予族谱以正面的新认识。人们从族谱记载家族世系等情况中,可以了解姓氏源流、家族兴替、人口迁徙、族习门风乃至社会变故等历史,赋予族谱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鲁谼方氏族谱》由桐城派古文家方东树撰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折射出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受学术风气与交叉学科的影响,人们解读族谱的方式有所变化,族谱学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展,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解读族谱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谱谍是记载一家一族历史的文献。它能提供不少罕见的资料,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不久前,因编辑《陶行知全集》的缘故,我们专程赴东南一带调查和搜集有关资料。其间,我们在南京市博物馆发现了两本《陶氏族谱》。这两本族谱,世系完整,材料翔实。据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回忆,该族谱原为陶行知本人收藏,为他的遗物之一。族谱对于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陶行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发现的两本《陶氏族谱》,一为老本,一为新本,合而为一,是部完整的谱谍。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