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动态     
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上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多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法国制成世界最小MOS晶体管法国一家研究室研制成功世界最小的、线宽只有20纳米的MOS晶体管,成为MOS技术器件小型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2.
由英、美、日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12月1日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3.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18日宣告完成。科学家认为,成功破译1号染色体将为研究和治疗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等350余种疾病提供指引。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l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共有超过2.23亿个碱基对,破译难度也最大。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学     
破译人类第14号染色体基因继人类第22、21和20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陆续被破译之后,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又成功破译了人体第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该小组对第14号染色体上的8千多万个碱基对完成了测序后,共发现大约1000个基因,准确率达到99.99%,但其中96%的基因已于此前被科学家们陆续单独发现。据悉,此次确定的大约1000个基因中,包含一个此前已被发现的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有联系的基因。此外,还有多个基因与一些遗传疾病密切相关,大部分基因对人体免疫系统有重要意义。用干细胞疗法治疗冠心病香港大学医学…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9年9月,我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北京与上海等地科学家联手,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测序任务,破译了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标志着我国为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悉,人…  相似文献   

6.
科学事件     
人类“生命之书杀青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完成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的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共有超过2.23亿个碱基对,破译难度也最大。先前,科学家不止一次宣布该计划完工,但推出的均不是全本,而是人类基因组草图。这一次,科学家杀青的“生命之书更为精确,覆盖了人类基因组的99.99%。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美科学家破译人类第16号染色体 新华网消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联合基因组研究所22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这一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人类第16号染色体的解码分析工作,相关论文将于23日关的多个基因。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类第16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区域,其碱基对排序会复制到同一染色体的其他区域,甚至会复制到其他染色基因组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沃尔纳特克里克的联合基因组研究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成员之一,也是最早在科学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8.
在"199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与"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哈勃望远镜发现最遥远的天体"等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的重大成就相并列的有一条是:"朱棣文完成现代版‘比萨斜塔实验'".  相似文献   

9.
1 遗传病 遗传病是指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已知的遗传病约有5 000种,可分为3大类. 1.1 单基因遗传病 由某一基因突变而引起.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中的某一对上,且呈显性.如并指、多指、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先天性肌强直、多发性肠胃息肉、遗传性卟啉病等.  相似文献   

10.
这一成果对植物学、农业科学等领域意义重大,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12月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包含约1.3亿个碱基对、2.5万个基因的拟南芥基因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拟南芥植物基因组的构成比较简单,仅包含5条染色体。其中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已经在199 9年绘制完毕。此次公布的是第1号、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以及对整个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成果除对植物学具有重大意义外,对农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分子药物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完成对拟南芥基因测序将使科学家能够研究控制基本植物功能的基因,对于改进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非常重要。基因序列中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通过繁育或转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质量,这些改进包括延长农作物的保质期、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或使其更加可口等。 这一成果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拟南芥植株小,染色体数量仅是玉米基因组的二十分之一。 (《经济日报》2000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4-16
1、科学家破译4条人体染色体 2003年1月,法国基因测序中心科学家破译了人类第14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4月和6月,美国科学家又先后破译了人类第7号和Y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联合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最近科学家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表明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自己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第3号染色体短臂从D353610至端粒的30Mb区域上3000万个碱基对测序,破译人类基因组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疾病疗法带来巨大变革。人类基因组的解码也将引起人们对伦理学、法律、基因武器及人口质量等问题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遗传与进化》第4章"遗传密码的破译"一节中提到"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他们采用了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关于人类基因研究情况的材料 ,据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 999年 1 2月 1日 ,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已破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历史上与曼哈顿原子弹工程及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三大科学工程之一 ,但其科学价值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两个计划。材料二 :2 0 0 0年 6月 2 6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卫星传送 ,联合宣布 :在经过 1 0年的努力 ,并付出数十亿美元的代价后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完成了 ,…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水稻基因组联合研究机构3月28日在因特网上公布了对水稻第一条染色体碱基测序的结果,这条染色体上存在着决定水稻的秆高和结实方式的基因。 这一研究成果是由日本和韩国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根据测序结果,水稻共有12条染色体、4.3亿个碱基对,其中第一条、也是最大的一条染色体由4600万个碱基对构成,上面有大约7000个基因;如果其它染色体上也有相同数目的基因,那么水稻的基因总数有可能在8万个左右,这将大大超过原先推测的3到4万个; 国际水稻基因组联合研究机构是由日本、中国、韩国和美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实体。不久前瑞士一家企业宣布已经解析出水稻的大约99.5%的碱基序列,结果促使这个国际研究机构加快了研究步伐,把原定于2008年完成的绘制水稻基因图谱的计划提前到今年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16.
基因 基因是 DN 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片段 .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反映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 ,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基因组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 ,大约有 10万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 1985年率先提出的 ,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 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 ,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此计划于19 90年正式启动 ,现已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7.
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包含约1.3亿个碱基对、2.5万个基因的拟南芥基因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拟南芥植物基因组的构成比较简单,仅包含5条染色体。其中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已经在1999年绘制完毕。此次公布的是第1号、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以及对整个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成果除对植物学具有重大意义外,对农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分子药物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芝加哥大学基因和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达芙妮·普鲁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重要成果意味着全世界每一家研究植物基因组的实验室,在未来的进展会变得更迅速、简单和彻底。” 完成对拟南芥基因测序将使科学家能够研究控制基本植物功能的基因,对于改进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非常重要。基因序列中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通过繁育或转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质量,这些改进包括延长农作物的保质期、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或使其更加可口等。 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帮助农作物更茁壮地成长。与其它任何生物体相比,植物含有更丰富的能对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外部威胁作出抵抗反应的细胞。华盛顿大学科学家理查德·K·威尔逊解释说:“与动物有免疫系统一样,植物也有相应的自我保护方式。随着科学家开始了解那些提供保护性蛋白质遗传密码的基因,科学家将把植物改造得不仅能抗病,而且还能抵抗昆虫、风沙和干旱。”这一成果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了解拟南芥中各个基因的具体位置和功能,将有助于科学家精确地指出相似的人类基因。威尔逊说:“更好地了解基因在细胞中所起的作用,将帮助我们了解如何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徐洵院士率领的小组最近成功测定了虾病"祸首"--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虾病病毒的遗传密码,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图片形式公布了一项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由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马克·罗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已完成人类X染色体99.3%的测序工作[1]。人类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46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配成23对,第1对到第22对叫做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第23对是一对性染色体。女性性染色体是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各一条。新的研究确认了X染色体上有109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约占人类基因组的4%。人类对X染色体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其它…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它的总和就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分布在人体细胞核的46条染色体中。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测定蕴涵着生命根本奥秘的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2000年6月26日,包括我国在内的参与该项计划的科学家,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不可否认,人类基因组中蕴涵着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它的破译必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然而,随着它的破译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信息。尽管在已经开始的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到千分之一,但在已经发现的基因中,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