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近日,《人民邮电》报官方微信在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将为微信“粉丝”带来当天刊发的精华文章,以及对行业热点的深度分析。微信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搜索公众账号、搜索微信号三种方式关注《人民邮电》报官方微信。其公众账号为“人民邮电报”。微信号为“rmydbwx”。可以登录中国信息产业网,在首页查看加关注的详细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2.
就微信公众账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微信互动服务、"微"话题纵深推动"深"新闻发展以及如何扩大微信公共账号的影响力等纸媒微信公共账号运营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8月18日腾讯微信公众账号正式上线,随即,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开始了对这一新媒体的尝试与探索。都市报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较好的一类纸媒,其用户具有明显的"圈子"特征,这与微信的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的"强关系网络"和点对点人际交流平台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都市报微信公共账号的实践在新媒体实践中具有典型性。2013年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微信公共账号出炉,《钱江晚报》《扬子晚报》《掌上青岛》《潇湘晨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  相似文献   

4.
梁宏斐 《新闻世界》2014,(12):135-137
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浙江卫视与湖南卫视的微信公众账号是如何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运营的,从信息发布频率、版面设计、内容和主题等方面去考量,进而比较这两大媒体微信公共账号的区别,并对电视媒体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方面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5.
黄纯华 《声屏世界》2014,(10):65-66
<正>微信营销是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点对点的营销方式,用户的主动性,商家的热情反馈,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信息的有效性。公共平台以及朋友圈——互动营销在公共平台里推出商品或者品牌信息,对品牌或产品有需求有兴趣的用户会自动自发地去加商家为好友,接受公共账号的信息,在公共平台里和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问题的咨询。公共平台背后的商家往往有专门负责微信的  相似文献   

6.
吴桥 《新闻实践》2014,(1):62-64
浙报传媒旅游全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钱江晚报悠游天下”注册于2013年初,在浙报集团中应该属于注册较早的公众号,在钱江晚报的微信矩阵中,可能仅晚于晚报官方微信号。运营近9个月后,用户数超过了1万个,用户数不算大,但对于只有一个记者兼做周一到周五的推送和客服、无暇顾及其他的微信号来说,成绩可以算“良+”了。  相似文献   

7.
以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编的347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为样本,对其微信公众账号的开通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截至2015年1月1日,仅有38种期刊开通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微信公众账号.合并12种“多刊一号”期刊,实际分析的期刊公众账号共28种,依照没有固定栏目和有固定栏目2种情形加以讨论.结果显示:没有固定栏目的13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的不足较为明显;有固定栏目的15种期刊其微信公众账号具有“阅读界面简洁明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更易满足;信息内容涵盖丰富,宣传推广功效更加显著;特殊功能开通,微信平台效能越发突出”等优势.认为今后应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出版界的应用前景,注重栏目设置、内容优化以及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8.
魏春华  吴珂 《中国记者》2015,(3):112-113
微信的异军突起带来了社交方式的改变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微信公众账号成为法治媒体试水转型的试验场。本文以《法制晚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中国警察网和正义网五个媒体的微信公众账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当前法治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现状和存在问题,探寻有效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邹晨雅 《新闻世界》2014,(8):163-164
当今,微信已经成为继微博之后新的媒体互动平台,也是传统媒体争取受众的必争之地。传统媒体在微信公共账号运行的互动优势之下,传播效果的局限也日益突出。在这样的瓶颈之下,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成为了新闻在微博、微信之外的重要移动终端的发布平台。本文分析了微信订阅账号的优缺点,以"央视新闻"为例,浅析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张雅靖 《青年记者》2017,(29):80-81
政务微信被称作“指尖上的政民对话”,它因其传播反馈的及时性、信息发布的高效率以及平台推广的普及性等潜在优势,在政府和民众平衡关系的建立、维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政务微信传播影响力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共产党员”“上海发布”“中国政府网”“中山发布”“佛山发布”“杭州发布”“珠海交警”“唐山交通安全微发布”“重庆交巡警”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从政务微信100强账号认证主体的级别来看,市属机构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数量最多,共计47个.①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城市积极发挥地域的优势,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便民服务、展现城市魅力的传播平台,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推动政务微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腾汛落实“微信十条”首批处置357个违规公众账号 8月29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业界简称“微信十条”)发布后,腾讯公司对照规定要求开展自查自纠,近日向国家网信办报送第一批微信公众账号处置名单。  相似文献   

12.
<正>新老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已经在实践中搭建并开始使用现代传播平台。如今传统媒体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当属微信公众平台,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延伸,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公众账号以传统媒体做后台,越来越显示出新媒体的特性,其影响力、实用性也越来越大。做为传统媒体人,如何运营好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是摆  相似文献   

13.
媒体管家     
<正>《钱江晚报》建微信矩阵《钱江晚报》以官方公共账号为龙头,携26个子账号,推出微信矩阵,联手进驻微信。目前,《钱江晚报》微信矩阵每天推送内容达到数百条,已累计吸附粉丝超过40万。《钱江晚报》微信矩阵于2013年11月28日推出,其目标是,以用户为中心,建立社交媒体数据库。所有在该微信矩阵上所发布的内容、开展的活动,最终都会沉淀在平台上,形成内容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并最终汇入浙报集团的数据仓库,成为报业集团整体的数据库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信”作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庠网站”并列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已日渐被公众和政府翻门认可。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正式发布“微信十条”,鼓励各级党政机关、氽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以图书馆微信服务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微信用户名设置、认证情况、账号类型、服务功能、群发消息频次及内容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月,腾讯微信宣布用户数超3亿.因为其精准传送的特点和功能的优化,微信已成为新浪微博之后又一大移动通信社交工具.大量传统媒体通过腾讯微信的公共账号,进行资讯传播、网络互动和商业运营. 作为浙江省首家百万发行量的大报,钱江晚报自2012年7月开始尝试使用微信公众账号进行新闻传送、资讯服务和网友互动,并集中对微信的声音传播进行了多项活动策划和尝试.事实证明,网友对声音互动反映良好,粉丝数也大幅增加.2012年11月,钱江晚报微信粉丝突破万人大关,2013年5月1日粉丝超过2万.  相似文献   

17.
采用网络调查法,对"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微信公众账号的服务模式、互动方式、服务功能、更新速度、二维码支持情况,提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广播主动突破原有传播通路,拥抱新媒体用户的重要路径。但如何准确把握微信平台与用户特质,制定合理运行策略,建立微信与广播的良性互动,仍需边实践边作规律性探究。本文基于对七个广播微信账号的一万多个用户的分析,试图摸清广播微信公众账号用户的特点、使用习惯和内容偏好,并从用户定位、内容构成、互动形式、账号推广、商业拓展等五方面提出运营广播微信公众账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老派的党报党刊,在新媒体时代逆袭。一个可资佐证的信息是,“新媒体排行榜”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11月的微信公号排行榜上,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的微信公号分居时事类账号的冠亚军,它们在总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七,而第二到第六均为主打路况、穿衣打扮的生活类公号。除了这两个“超级大V”之外,具有官媒背景的“侠客岛”“学习小组”“海运仓内参”等微信公号,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也在不断攀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党报党刊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抢占舆论阵地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20.
传媒资讯     
《现代视听》2013,(5):1-2
首个中央部委政务微信"外交小灵通"正式上线外交部7日开通"外交小灵通"微信账号,这是首个正式上线的中央部委政务微信。外交部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2011年以来,先后在新浪、人民、腾讯网开通"@外交小灵通"微博,以亲民的风格、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中国外交形象,热情提供领保服务,与网友密切沟通互动。据悉,"外交小灵通"政务微信将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