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拉弦乐器之一,对戏曲音乐的表现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近百年来,风格鲜明的二胡音乐作品常常运用戏曲元素进行创作,不仅体现了二胡音乐的民族性,也实现了对二胡音乐"声腔化"的探索。二胡曲《江南春色》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老师和江苏籍作曲家马禧林老师根据苏南地区民歌创作而成,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画卷,它的创作吸收了江南丝竹音乐文化,奠定了二胡江南音乐风格作品发展的基础。以《江南春色》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  相似文献   

2.
二胡的历史悠久,从唐代已出现的"奚琴"到"胡琴"的转变,由合奏乐器再变成现代社会具有魅力的独奏乐器,这样的过程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更具时代特色。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要归功于现代二胡学派的创始者刘天华先生和丰富二胡音乐情感的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先生,而二胡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先生对二胡音乐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指出当今二胡音乐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二胡曲《蒙风》具有鲜明的内蒙音乐风格,节奏豪放,乐思简练,演奏时的难度系数较高。本文以《蒙风》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入手,把握音乐的创作风格特征,探讨其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并较为系统的整理并总结,为其他对于此曲的二胡演奏者和学习者提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意见。与此同时,作为一首新创新性强的现代二胡作品,《蒙风》将民族特征与现代演奏技巧进行了有机结合,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文章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第三交响曲》是香港作曲家陈永华在加拿大修读博士学位课程的作品,作曲家当年身在海外求学,在积极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术的同时,依旧探索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并在创作观念与美学倾向上都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寄托。对此类作品进行细节性"内部"分析,对我们认识现代世界多元文化对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影响,梳理西方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了解作曲家成长轨迹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首交响乐作品的体裁、结构、旋律、音响、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我们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二胡作为一种传统的演奏乐器近年来不断的融入于流行音乐之中,对于二胡作品的流行音乐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争议,而二胡作品在流行音乐的应用是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二胡等民族乐器新的发展趋势,二者相融合应用具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族乐器是我国几千年来的音乐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近几年,随着现代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音乐及西方乐器的纷纷涌入,导致大部分音乐人对民族乐器运用较少,学习不多,这样一来传统的民族乐器可能要受到传承不佳的影响.本文针对传承民乐的重要性,及如何所民乐与当代音乐的结合融合进行了细致阐述,供相关音乐制作人员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胡,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拉弦乐器,从最早的雏形——奚琴诞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初期的下里巴人,到现在的阳春白雪式的高雅乐器,二胡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它逐渐推向了艺术表演舞台的中心,也使得二胡在中国近代艺术发展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乐器。对于现代繁多的二胡作品来说,演奏中指法的安排更是丰富多样,内外弦的不同运用,色彩变化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8.
谭小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是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引入中国并加以实践的先驱。谭在短短的37年生涯中,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十分精致。他的创作植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中,应用西方现代的兴氏作曲技法体系,其作品既富有民族韵味,又富有现代色彩,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优秀范例。室内乐是他创作的一个主要部分,本文从音乐风格方面对他现已出版的三首室内乐作品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使我们今后在进行多声音乐的分析和创作时,能够正确把握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积极自觉地发展本民族的多声音乐,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作曲家中,有许多虽未接受过系统、专门的专业音乐教育,却以其先进的世界观、艺术观,天才的、无拘束的创造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诸熟与运用,在实践中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的作曲家。聂耳正是我国30年代,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孕育而出的,没有经过系统、专门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成功率最高的作曲家之一。聂耳自幼喜爱家乡的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上小学时,习麦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与民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在校学习期间,自学小提琴、钢琴等乐器。大革命时期,他接受进步思…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中国的音乐文化更是深受中外友人的喜爱。二胡是民族乐器弓弦类乐器中使用最普遍,又是最具有中国民乐气质和特点的乐器。推广二胡教育是普及民族音乐的必然途径之一,是继承民族遗产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这些音乐教育者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民族交响协奏曲《冥》、《瑟》、《索》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金湘教授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作品,曾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奏,受到一致好评。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空虚散含离"的美学思想,在技法上又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手段,使得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强烈的现代性,表达了作曲家的深层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曾以钢琴家的身份在国内和欧美各国演出,钢琴音乐在他的一生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仅钢琴协奏曲就5部。他的音乐创作是传统技法与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的完美结合。本文就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来探析作曲家在该作品中的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十分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诗与乐、人与情、声与情结合艺术典范.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是作曲家徐景新在古琴曲的基调上根据现代审美,结合西方花腔的演唱形式创作出的一首声乐作品.在创作上不仅追求音乐的美感,更将人声作为乐器的一种,与钢琴伴奏相交融.本文从声乐演唱角度出发,探究歌曲体裁形式、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储望华是一位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他将自己的音乐实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借鉴西方创作技法并使之民族化,并且将个人独特的创作手法融入其中,突出表现了他作品浓郁的中国民族化风格.<春江舟影>钢琴曲,从它的曲式结构、创作技法、标题性音乐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文化等方面来看,这首作品具有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储望华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刘天华是我国国乐一代宗师,是集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于一身的优秀民族音乐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派。他将毕生精力用在了对二胡制作的研究、二胡演奏法的改革和二胡作品的创作上,开辟了二胡艺术的崭新天地,为我们指出了二胡艺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与黑泽明都有一两位长期合作、分外默契的电影音乐作者,电影音乐的使用都有民族化的风格。黑泽明电影音乐的使用区分电影题材,古代题材多使用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当代题材则多使用西方乐器和西方音乐,甚至直接挪用西方音乐家的名曲;张艺谋电影音乐的使用不分电影题材,早期当代题材作品只使用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后来的作品却混杂使用中外乐器和音乐,但张艺谋电影并不直接挪用成型音乐。张艺谋电影音乐的使用方法主要以音画对比为主,黑泽明电影音乐的使用方法主要以音画对立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传统戏曲音乐的印象, 从古老而又简单的的乐器,到原始而又纯朴的声音,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之后,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声音,而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并举,民族乐器与西方音乐相融,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高雅音乐。  相似文献   

18.
扬琴作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从西方传入后与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相结合,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土壤之中。中国扬琴艺术在与中国音乐文化不间断的交流中,成文了中国民族乐器中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一种乐器。  相似文献   

19.
交响乐《红玫瑰》是根据罗布人民歌《红玫瑰》进行二次再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它根据乐队现有条件,巧妙的利用配器学,将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融为一体。本文从作品分析、曲式分析、配器分析这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朱勇 《教师》2010,(11)
弗兰克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对法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与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晚期写的唯一交响曲的简略分析,总结了该部作品的主要和声运用特色,体现出弗兰克作品中传统与浪漫相互融合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