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引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正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其价值就要发生变化,除了继续保留原有的传递信息的原生价值之外,还担任着"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价值"重任,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下面,笔者以《黄山奇松》为例,谈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案例一】三年前,我曾执教过《黄山奇松》一课,并展示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九寨沟》,并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出示:潇洒挺秀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绿色巨人天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出示:潇洒挺秀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绿色巨人天然盆景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学习常有一个现象:学生读了和老师教了的效果差别不大。那么,老师教的意义在哪里呢?真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一个模式去教?每篇课文的收获仅仅是认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笔者以自己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实践挖掘了一部分教学价值,以供抛砖引玉。一、教结构写景的文章开头可以写什么?《黄山奇松》"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人物的动作中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介《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主要讲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第一课时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了生字,而且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从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知道了黄山有四绝,人们喜欢黄山松。教学对象分析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0分钟。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对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读准确"鸟儿、细条条儿、一会儿"等儿化音。2.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内容。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鸟儿与树的深厚友情,初步感知鸟儿的信守承诺。【教学重点】学习1-6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鸟儿与树的深厚友情,初步感知鸟儿的信守承诺。【教学难点】学习1-6自然段,用朗读表现出鸟儿与树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发疑问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写法。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认识"对、说"等11个字,会写"七、九"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看图观察、想象,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一年四季的特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季节,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认识"斯、惨、败"等11个生字,会写"悲、惨、兽"等1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校承办了一次全市的语文教学竞赛活动,参赛选手借班上课,各展其能,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更是别具匠心。课题《赶海》:1.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讲一讲自己童年的趣事。课题《望月》:1.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文章,读一读,背一背;2.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欣赏月色,和月亮进行对话,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课题《黄山奇松》:1.画一幅黄山奇松图;2.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相似文献   

13.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课文《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2教学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2.用“快活”一词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父亲”对鸟的爱。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翠鸟外形、动作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读感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哪些鸟类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种鸟儿与同学们认识。(板书:翠鸟)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吗?(齐读课题,正音,提示"翠"为平舌音,"鸟"为鼻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仔细观察一组图画,根据情境提示,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大胆想象,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组织语言,表达所思所感,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3.体会图画中蕴含的情感,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具体表达。【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区分材料的主次。2.学会合理安排材料顺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发现问题1.用十分钟时间,以"我与北京奥运"为题写一篇短文。写自己在奥运期间经历的事情,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字数不限,尽量多写。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律。2.运用规律的特性,进行正确、合理的推理,体会运用规律的价值。3.初步渗透"符号化"意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规律图"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