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在小学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德育,以德育促教育,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交流较少、学生实践不足、法治教学枯燥、文化渗透匮乏等方面,为提高德育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现存问题入手,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德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强化情感教育,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开展德育渗透。文章分析了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当前小学德育的不足,探索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关键平台,对于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推进者,两者应当相互协同、相互辅助,才能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德育应当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融合。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对各阶段教育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尤其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展开教学,则必须要加强对教学优化的重视,遵循德育视角所提出的要求,科学地将其内容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从而积极地影响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当前教育情况,确保可以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如此可以增强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展开探究,并阐述了德育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功效,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多元评价模式是提升学科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基于学科的德育目标,创设多元评价模式,进而明确学生德育方面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最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旨归。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素是数量与质量,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存在专职教师比例过小、教师教学胜任力低等问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编制数量少、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培养薄弱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校本教研系统未形成等因素,制约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应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师资,优化专兼结构;加强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培养,主动储备优秀师资;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职后素养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吴玉琼 《教师》2024,(5):66-68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开展德育的主要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还存在对课程内涵认知不足和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需要应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加以完善。鉴于此,实践性教学开始被广泛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文章作者分析了应用实践性教学的教育意义,并从教学路径、教学方式、教学指向等三个方面研讨了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智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形式单一,气氛沉闷,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设法构建趣味化道德法治课堂,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实践智慧,探索大千世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小学道德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去构建"童趣课堂",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郭银波 《考试周刊》2024,(14):18-21
文章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赏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强调了小学德育中渗透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小学德育中赏识教育渗透的策略,包括尊重学生差异、重视学生个体发展、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重视良性师生关系的构建、强化生活化德育教学的展开、加强落实德育实践,以此着重阐述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赏识教育的实施要点,以实现小学德育的升级。  相似文献   

9.
陈友水 《教育艺术》2021,(3):73-73,75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并且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依法治教、以德育人是教育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真知,增强道德与法治观念,将学习道德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关键,是学生良好行为与品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大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丰富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使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与精神,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从而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人格的健全添动力.  相似文献   

11.
孟凡昌 《家长》2023,(31):79-81
<正>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的深入分析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本文聚焦于德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系,探讨德育在增强学生道德认知、法治意识、情感共鸣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新课标下德育实践的具体路径,旨在发挥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青少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20):107-108
育人乃教育之本,高质量人才应当接受到高水平的德育、美育以及智育培养。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对学生日后思想道德以及品行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以《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高效、科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可行方法展开综合分析,进而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已经不断深入小学课堂教学中,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核心素养教育已经备受关注。目前,小学德育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充分利用思辨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德育凸显其重要性。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注重学生法律与道德意识的培养,注重他们思辨能力的提升,让他们的智慧散发更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王莉 《江苏教育》2023,(17):75-78
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小学主题班会课和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融合的可行性,学科课程资源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德育效率、促进教师发展,并为立德树人提供借鉴。在“同伴交往”主题的班会课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的设计中,对交叉主题、教学素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知”迁移到主题班会课中的“行”,从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对教育 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堂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顺应小学生对世界 认知和理解的发展规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法治观念,以此 来提高学生的日常道德涵养和法律认知。本文从核心素养的 内涵及价值入手,阐述了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旋律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如何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成为德育的关键问题。由于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十分抽象,造成小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化的概念,TPACK理论强调,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而是要实现工具性、技术性、知识性、方法性的融合。德育被边缘化,立德树人是育人的根本任务,从内容表征驱动、技术应用驱动、教学改进驱动这三条路径着手,可以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实施德育,从而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渗透性教育操作,对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提升。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利用,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启动实践体验,为德育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环境,有效塑造小学生多方面的道德品质。据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王启林 《考试周刊》2023,(3):135-138
在义务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品质的关键性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和法治观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也能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及法治意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德育学科教师研究的重点。只有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德育品质健康发展。基于此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文章简单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教学意识、关注学生心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有效策略,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的德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小学的教学重点也从学生们的知识掌握转向了德智并举、多元化发展之上。教师也应该及时革新自身教学理念,落实“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深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以昂扬的姿态去面对这一变化,用自己的爱与耐心去教导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勇于探索,着眼德育细节,夯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为学生们带来长久发展。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的起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想、价值观等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全面优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布局。本文以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视角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要求为起点,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并且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点以及不足,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