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综合实力的模糊综合评估与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模糊综合评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高校综合实力进行排名和等级分类。根据高校的学术声誉、科研实力、教师资源、学生情况及硬件资源各项数据,构造隶属函数,对35所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估,进而进行排名。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标定,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而且更优于传统的统计方法,从而为全国高校排名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工信部直属七所高校主干学科的高端学科资源、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和2014年在民间大学评价中学科排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工信部直属高校具有较强的学科竞争力,建议今后进一步保持学科精度,拓展学科宽度,推动理科崛起、加强合作交流、树立学科品牌。  相似文献   

3.
以软科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对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以及世界一流学科在各大学和各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通常在多个学科领域拥有较多的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大多分布在世界一流大学中。近年来,我国高校无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还是在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整体上,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较多,世界一流大学较少;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学科领域的分布不均衡,世界一流学科主要集中在工学领域。“双一流”建设后续进程中应适当调整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强化学科发展的均衡性,从重点关注一流学科“点”的建设到更加关注大学的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上海市高校学科通过学科映射进入Incites数据库中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其国际影响力进行客观评价,创设性地实现了国际与国内学科评价体系的对接。研究发现,国际引文排名和国内学科排名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两者排名指标存在差异;对上海市高校学科ESI总引文数贡献最大的学科相对集中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和临床医学等学科;从总引文数上来看,上海市高校已经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纺织科学与工程等若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进入全球前列;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是目前上海市高校学科的软肋,影响力较弱。要进一步提升上海市高校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学术活跃度比较高的学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活跃度较低的薄弱学科的扶持。  相似文献   

5.
肖甦  朋腾 《教育科学》2021,37(2):75-81
俄罗斯自21世纪伊始便开启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的加速模式.基于QS、THE和ARWU世界大学及学科排行榜单中近五年排名结果可发现,俄罗斯高校整体排名前移,传统优势学科继续保持,这与政府和大学双方努力密切相关.但仍存在问题,如在不同排行榜中的成绩参差不齐;在众多新兴前沿学科方面表现欠佳等.这与俄罗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不无相关:首先,西方话语主导下的国际教育市场与俄罗斯传统学术建制不相适应;其次,俄罗斯政府的高教改革计划因经济原因难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最后,在各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尤为重视科研指标的情况下,俄罗斯高校科研传统薄弱,综合实力欠佳.因此,俄罗斯高校无论从形式还是实质上迈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并形成规模性影响力均道阻且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科排名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学排名发展的主流.在排名方法上,现存有代表性的学科排名主要使用声誉调查指标和科研产出指标,而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价则比较薄弱.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以反映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就职情况为标准,引入PageRank算法为排名方法,选取美国大学数学学科为例,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就职学生数量及就职质量(就职单位水平)的学科排名.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THE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以及中国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全球公认的四大排行榜体系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分析了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同时,结合2016年最新数据,比较了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前20所中国内地高校在四大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S省参加第四轮学科评估的五所高校调研发现,学术动机、学术品质、导师影响,以及学科建设和学术环境等科研实践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产生协同培养效应。但是,这些要素在不同学科评估等级的高校之间差异显著,多数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协同培养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基于此,文章认为应打破高等教育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模式,在高校内部维度,实现校院两级多学科的综合交叉融合;在校际维度,实现跨校育人机制的协同;在校社维度,实现学科与社会科研实践资源的有序共享。  相似文献   

9.
客观分析了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标准,参照该标准,分别从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ESI学科排名、国家科技奖励等三个角度具体分析了河北省骨干高校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标准的差距和河北省重点高校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潜力。面向国家下轮遴选,提出河北省'双一流'建设的对策建议: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支持、谋求单项指标精准突破、整合高教资源做大做强,学科优化调整增强内涵,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视,大学的评价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后推出了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如上海交通大学刘念才教授等主持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ARWU),主要对世界各地的大学根据学术表现进行评价和排名;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主要对国内研究型大学根据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针对世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和表现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学科排名;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负责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主要针对从世界各地选取的知名大学的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和排名。国内这四种由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的大学排名,由于各自评价体系的侧重点存在较大差异,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为调查对象,从地区分布、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及其学科覆盖率、不同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的中国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的总被引次数排名等多个角度检视了三地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情况,在与港台高校的比较中分析了大陆高校进入ESI前1%学科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大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标志着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科建设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国家新一轮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客观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目标定位,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重点学科,实施梯次发展,加强学术队伍培养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优先使一批学科在学科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带动学校各项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ESI数据库检索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全球22个学科领域中总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研究机构,并对22个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国家、机构和期刊的科研绩效统计和科研实力排名。选取北京交通大学等2000年前后划转为教育部直属的行业高校共计36所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索2017年5月更新的ESI数据库中,中国行业特色高校进入ESI前1%和前1‰的院校情况、学科现状、学科分布等情况,得出结论:中国行业特色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共计90个,覆盖16个ESI学科,多集中于理工科,工程学入围次数最高,其次是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进入ESI前1%的表现差异显著;"985工程"、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表现各不相同;不同行业特色的高校在ESI学科排名中差距较大,农业类高校的表现优于其他行业高校;从世界一流学科的角度分析,8所行业特色高校有10个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这些学科集中在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行业特色高校没有进入ESI前0.1‰的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结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联系两方面,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层学科组织是高校核心组织。近年来,省属本科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围绕基层学科组织的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基层学科组织设置范围过窄。不利于学科的综合和交叉;基层学科组织体制僵化、封闭,灵活性、开放性不足;教学、科研分离,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基层学科组织行政化;基层学科组织活力不足;资源分散,利用率较低等六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大学排行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排行榜的研究能帮助和推进高等教育与市场对接,促动高校信息向公众敞开.分析和研究高校核心竞争力,指出大学排行榜存在排名指标相对单一,排名标准比较随意,排名方法不够规范等缺陷,提出基本核心竞争力的大学排行榜应以学术生产力、人才培养力、组织管理力和文化向心力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复旦大学近年来进行院系国际学术评估的基本情况,认为在高校开展院系国际学术评估,是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切实可行途径,是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举措之一.据此,对院系国际学术评估的内涵、基本要求、主体和制度化建设等进行思考,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平台可以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其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学科建设成效。我国现有的五种主要学科评估体系各有侧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某高校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为例,对比两次评估数据,揭示科研平台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客观地分析与预测我国经管类学科的国际地位,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文章以ESI 和InCites 主要工具,针对ESI 经济学与商学学科领域2007-2017 年间InCites 数据库中论文总被引频次排名国内前10 位的高校。通过分析其论文发表的数量、被引用情况、年代分布和国际合作等情况,发现对我国高校而言,论文发表数量是影响总被引数量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ESI 学科排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总被引数与论文发表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并预测到2020 年,10 所高校中大多数高校将进入ESI 经济学与商学领域世界前1%行列。  相似文献   

19.
德国CHE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UE)的大学排行榜以咨询为主要价值取向.排名服务对象为中学毕业生和大学新生,而非高校;排名对象为学科,而不涉及大学的综合与整体实力;排名处理只对高校分层,而没有具体名次;排名公布中环节公开化,且有"提示下个人排名"的服务方案.其独特有效的大学排名方法为国际同行所称道.其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对我国具有多方面启示:明确服务对象;增强排名对象的可比值;增强大学排名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0.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从学科到学科群的演变是高校学科组织发展的必然结果.学科群形成主要有院系学科自然演变、行政组建、科研任务凝聚、学术团队自发形成等路径,而学科群形成的核心要素包括有序的学科间关系、明确的学科群目标和活跃的学术团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