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于志钧 《武当》2001,(5):36-37
《中国武术史》提出一个“武术体系”。这个“体系”是《武术史》一书的基础框架。首先,我们看看《武术史》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张力 《中华武术》2006,(3):39-39
“武术是什么?”这是近期李连杰频频亮相媒体中常谈到的话题。李连杰是一个生活低调的人,从影二十多年,接受采访不多。然而,这半年他却以一名人世“僧人”的形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当然,一方面是为其最新作《霍元甲》做宣传;另一方面,也足更重要的,就是借此传递他习武三十多年对于“武术是什么”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他和他的电影的讲述,真正了解流传千年的中华武术的真谛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平时,人们一提到武术,都无不自豪地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阐述其内涵。但“博”到什么范畴?“深”到什么程度?“远”到什么尽头?“长”到什么极限? ——谁能说得清楚?谁能圆满解答呢? 据我孤陋寡闻:近代,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很少有人对武术的渊源和发展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或作出  相似文献   

5.
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剑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7,27(5):92-96
目前,武术发展已进入“瓶颈”,如何理解“瓶颈”中文化异化现象并使武术走出低谷,从哲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评析、反思武术的实存,透视武术的发展则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研究认为,武术定位已经游离,武术价值的实现进入“瓶颈”,武术衰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退让西方文化的现象。人们应该警醒,武术之内在文化涵养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西方体育所不及,保持这种艺术修养和泛和谐的“天人合一”价值观是武术真正的不朽文明。  相似文献   

6.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武当山武术活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认为:武当山先民为武术的产生储备了先决条件;原始战争是武当山武术产生的动因,“干戚舞”是武当山武术诞生的标志;巴人“巴渝舞”是武当山武术活动的一大亮点;楚人“武当”,促使了武当山武术技击体系初步形成;从武术活动的群体、功能上来看,武当山武术活动主要有:军事武术、民间武术和道教武术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武术技术审美是武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象创构又是武术技术审美的内在生成。运用技术美学和中国古典意象思想探究武术技术审美,剖析其意象创构。研究认为,武术技术作为以身体为存在形态的身化技术,兼具技术美学和意象创构的审美价值。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结构包含“意”与“象”两个维度,“意”借武术技术外在形态之“象”赋形,“象”以武术技术内在之“意”塑魂,“意”与“象”结合,营造了主客体交融,充满武术技术生命活力的意象世界。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创构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味象体道”三个层面,其中,“观物取象”意指武术技术审美的“直观体悟”与“感物起兴”;“立象尽意”是指武术技术审美的“体物得神”与“感物动情”;“味象体道”则是武术技术审美的“象外之象”与“得意忘象”。同时,武术技术审美还有着“原型意象”和“超越性意象”两个层次,原型意象是一种本原性存在的意象,武术技术原型意象体现了集体无意识关联的武术技术文化品格;技术意境是意象的超越,武术技术审美只有深入到“境生象外”的技术意境方能真正感悟武术技术所追求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9.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10,7(5):F0002-F0002
武术是什么?习练武术又能作什么?时下,当人们谈及武术时,总会提出类似与此相关的话题。每每与此问题相遇时,对于不同的对象,我们往往都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中国武术有丰富的内涵,有多元化的功能与价值。对我们来说,概一言之就成为一件很难的事情。如何用一句凝炼的话来告诉大家“武术是什么?武术能达到什么作用?”,我认为“习武是一种修行”,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套路说,我姓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舞剑之余多喜伏案拜读南北武刊,深感获益匪浅。毋庸讳言,从中也发现了某些以偏概全之见。诸如,将套路一概斥为花拳绣腿者有之,认为“练套路多年敌不过一街皮者”有之。那么,看得见、摸得着的武术是什么?套路是什么?武术与套路间又是种什么关系呢?为了澄清有关问题的模糊认识,在下谈点本人的粗浅看法,谨供武林同仁雅鉴。一、何谓“武术”?提及武术,今人多知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岂不知武术这一称谓的历史并不长,真正长的是其功法和套路。翻开武术的史册,上推48年武术就不叫武术。民国时曰“拳术”,1927年后改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