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薇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119-121
云南拥有大量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很多地区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属不清,有形或无形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内外也频遭侵权。面对这种状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法律的保护工作就尤其重要。主要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说明重视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作为解决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的重要途径,其在民族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省级的图书馆作为省内的文献信息中心,应该在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本文就针对省级图书馆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兰会晗 《科教文汇》2009,(28):228-2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文以河南为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相应的保护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魂兮归来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於沉寂之时,惟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家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孙家正(文化部部长)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下来的活态文化,也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得以延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吉林省作为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铸就了许多历史文明,传承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文化作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支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历史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历经时代变迁留存延续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大力扶持,萨满文化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萨满文化对北方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经济的影响与推动产业价值链整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不断同化,萨满文化不断地萎缩、离散,处于正在消亡的遗存文化地位.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体现其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带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除汉族外,中国还是一个容纳了55个少数名族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主义文化特色,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精神。但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加速了民族文化转型的脚步,迫使少数民族如蒙古族的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丧失,同时层出不穷的新文化也让各种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袁军 《科技通报》2012,28(10):150-152
贵州省是我国的多民族省份之一.不同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和文化.随着民族融合步伐的加快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许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正处在濒临消忘的边缘.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之上的数字录音、录像技术;数字三维成像技术;数字图案媒体数据库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对上述方法的研究与正确应用也必将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珍贵历史记忆和重要情感纽带,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影响力大、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教育机构,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发展的主体,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作用为切入点来分析、探究高校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传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时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定时代、环境下一个地区文化精神的产物。兰州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保持我市文化独特性与多样性,构建兰州文化圈,增强兰州文化实力,实现兰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传承下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文化进行了传承,更重要是成为了增进民族感情的基础。因此基于"非物质文化"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具有学术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瑰宝。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向前推进,文化生态的环境却在急剧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状态,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关键性社会机构,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探讨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民族化的东西很多,民族个性彰显,如果能充分发掘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必将大幅度推动我国商品包装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入世以后,我国商品包装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商品包装中,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忽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那么肯定不利于我国商品包装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竞争,话语权、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一环。我国拥有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拥有巨大的文化传播和提升潜力,制约于制度、意识、资金等各方面因素,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小众文化已经消亡或面临消亡危险。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渗透、文化侵略问题日渐引起各国重视,我国新一代年青人受欧美文化影响加深,传统文化受关注较少。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民众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重阳 《科教文汇》2009,(14):18-18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地方大学应发挥大学文化教育功能,更好地维护民族的文化命脉,保护和传承民族本土资源。本文从教育的角度研究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地方大学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呈现的是一个民族从历史走来的痕迹。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本文围绕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6,(3):129-130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能够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软实力。在我国高校引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有:加大宣传力度,区域内结合地方高校开展相关课程、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以及"引进来,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魅力在于通过其内在价值和游戏样式使人们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符号,加深民族认同感,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及传承这些具有人文价值的民间儿童游戏,对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梅花 《现代情报》2010,30(7):60-62
地方高校图书馆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可以丰富图书馆的特色文献。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分为十类。泰州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近年来文化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研究。数字图书馆在信息资料的存储、搜索和开发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科学、伦理、经济价值,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利用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稳定的学生群体、现代化的先进设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优秀的高级人才优势,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