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案例]师: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老师口袋里鼓囊囊的,究竟装着什么?学生纷纷猜测:我猜是几本书;我猜是一把伞;我猜是玩具……师:(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糖果)没想到吧,是一颗颗穿着裙子的糖果。请你们用眼睛仔细观察最外面的糖纸,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生:我看见糖纸像一件花花绿绿的外衣。师:观察到了它的颜色,想得真不错。还有不同的吗?生:我觉得它像一座小房子,糖娃娃就住在里面。师:挺有创意,与众不同。来,我们一起请出里面的糖娃娃吧。怎么样才能请出来呢?请大家想想办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过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他…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画)师: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生:鱼骨头。师:很好,很富有想像力。生:这很像一个“王”字。师:你说。生: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生:对,就是鱼钩。生:我觉得它像镰刀。(生笑)生:我觉得有点儿像矛。师:像大船上的铁矛。同学们,可能看到这幅画,每个人想像  相似文献   

3.
案例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做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  相似文献   

4.
【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5.
饶海峰 《江西教育》2011,(11):35-35
<正>【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6.
放飞生命     
【案例】《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断:(学生学习小组合作表演课文第2~6自然段)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个小组精彩的表演,现在请小观众来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演得都很认真,特别是一组的小男孩动作很大方。生: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两个小组在表演时所倾注的情感还不够充分。师:能说说具体在哪里吗? 生:我认为第6自然段中的6个“这”都该读重些,其原因在于小男孩一直在救小鱼。生:老师,我还发觉这两个小组扔鱼的动作不一样。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个小组扔鱼的动作怎么不一样呢?生:我发现第一小组是一只手紧紧抓住小鱼扔出…  相似文献   

7.
犤案例犦片断一:师:3×1你用了哪句口诀?生1:三一得三。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这一句口诀。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它放哪儿合适呢?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师板书。)师:那3×2用哪句口诀呢?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三二得六”的口诀。……师:请同学们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师:可以…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出示长方体木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块木块,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体。师:谁来说一说这块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的体积指的是什么?生:它的表面积指的是这块木块6个面的总面积,木块的体积指的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师: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生:(长×宽+长×高+  相似文献   

9.
教例:《西湖的“绿”》师: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生:老师,我不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这句话的意思。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幽静。生:幽深。师:体会得好。如果把幽深的黄龙洞看作是一个小姑娘的话,那么屏风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生:是个勇猛的人。生:是个豪放的人。生:是个英勇的人。生:我认为它更像个年轻的勇士。师:说得好。那么九曲十八洞呢?生:我觉得它像个仙人。生:我觉得它像个悠闲的老人。生:我觉得它很慈祥。生:我感觉它很随意。师:是的,作家宗璞对西湖的“绿…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数出10根小棒,摆成一排。摆好之后,再添上1根,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师:同学们真棒!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摆小棒,就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你究竟摆了多少根小棒?(生自主摆小棒,摆后交流摆法)生:老师,我是1根1根摆的,我一共摆了11个1,合起来就是11根小棒。生:我是5根5根摆的。我摆了2个5,2个5根就是10根,加上多的一根,就是11根小棒。生:老师,我觉得我的摆法最简单了。我一边摆了10根小棒,另一边摆了1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1根小棒。师:为什么觉得你的摆法最简单呢?生:(答非所问)老师,您买过铅笔没有?师:(故作惊讶)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 师:(出示"○")这是什么? 生:这是圆. 师:我说它不是圆.它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老师在上把它叫做什么?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说说唱唱,埋下伏笔请学生从老师唱的歌、说的话中收集数学信息。师(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师:季老师今年32岁,季老师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我的2倍。学生收集信息,教师板书:中国有56个民族,季老师32岁,爸爸64岁。片段二:个性化记忆,魅力无穷师: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最好记?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大家分享。生:我觉得“一八得8”最好记。生:我觉得“二八16”最好记,就是8+8=16。生:我觉得“五八40”最好记,40是一个整十数。生:我是把“三八24”和“四六24”一起记的。生:我是这样记“三八24…  相似文献   

13.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以凤鸣山中学的热情欢迎所有老师,好吗?(热烈掌声.)谢谢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皇帝的新装》.(师板书课题.)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早看《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时候? 生:我第一次看这篇童话是六岁时.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它是一篇童话.他六岁就看了,真不错.你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14.
在开始我的文章之前.我想先讲一个例子。那天我要给学生们讲《离别的礼物》,我先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个纸盒.告诉他们里面装的是肖老师精心准备的礼物,请他们猜猜里面是什么。孩子们很活跃,有的猜糖果,有的猜文具……后来课代表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幅字:“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我请一、二位同学来讲讲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蔡老师! 师:亲切地称呼一声,行吗? 生:(亲热地)蔡老师好! 师:(亲切地)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生1:我是李冰清。 生2:我是陆萧丰。师:多好听的名字呀!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端  相似文献   

16.
片段 (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这只老麻雀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小麻雀呢?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生:我觉得是母爱的力量。这只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所以它才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护小麻雀。 师:是的,母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的长辈是怎么爱你的?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谈话,激趣促思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咱们一起到录音棚去玩一玩吧!怎么玩儿呢?先看老师的!嗯!真香!下一张看你们的了!请你! 生1:好渴啊! 师:龙头儿大哥!行行好!给一滴水吧!下一张,谁来给它配配音? 生2:伙计!接招吧! 师:瞧这架势,多厉害呢? 生3:看我降龙十八掌送你回老家! 师:你这小子可真够狠的! 生4:妈妈,抱抱! 师:真可爱,老师先抱抱!请看下一张,谁来给它配配音?  相似文献   

18.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好!洪老师来自哪里?(台湾。)我们台湾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的可爱,他们都很喜欢玩数学!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我手上拿着的立体图形,它是由什么形状的“智慧片”组合起来的?生:三角形。师:(出示另一个立体图形)这个呢?生:正方形。师:(再出示一个更复杂的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9.
一、研读自悟师 :《荷花》这篇课文那么美 ,咱们一句一句地读觉得不过瘾 ,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 ,找出你觉得美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师 :好 ,咱们来交流。交流方法 :先读一读找到的词或句 ,再说说它美在哪儿 ?能讲出理由更好。生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觉得“小莲蓬”很美。它从雪白的花瓣中露出来 ,黄黄的 ,嫩嫩的 ,真好看。你们瞧—— (指点银幕图 )。师 :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生 :我觉得“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很美。从“花骨朵…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北京》(第三册)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老师把这三句话的顺序变了一下,请大家认真读调整后的三句话,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读略) 生:这样不好,显得有点乱。 师:哪里有点乱? 生:应该先说天安门在哪里,再说广场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