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想让幼儿积极投入,主动活动,教师在活动前就要有丰富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其中物质准备除了环境创设,主要是教具的准备。那么,如何准备和使用教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首先,精益求精,简而不陋,用最精简的教具打造高效课堂;其次,熟练操作,从容自若,用对教具最有把握的掌控打造高效课堂;再次,贴近生活,保教并重,用最多元化最安全的教具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
王芳 《云南教育》2001,(6):42-43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不会忽略教学准备这一环节。但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教师精心准备的物品和环境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准备中,教师要通过出示、投放材料,规划布置环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中,教学准备又是一种教育手段,通常包括教育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器械、器材、设施设备等等,从一个头饰到一个多媒体课件都属于它的范畴。如果将这些单纯的物质条件通过教师的有效运用变成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幼儿活动纲要》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理解颜色和形状的对应关系。2.帮助幼儿学习将两种特征对应并整合。3.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一张大的图片(国王的新衣),一张表格(小动物对应的形状和颜色指示图,其中的小动物可取放和替换),一张大的操作材料纸。2.学具:蜡笔,幼儿人手一张操作纸。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具和学具是数学的抽象性与实在性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幼儿通过摆弄教具学具进行数学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发展数学的感知与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据现状调查.一般全日制幼儿每天在园时问大约为9小时左右.而教师组织活动时间大约为6小时.并且这6小时还不能保证全部有效.有可能还存在着时间的隐性浪费,如教师点名.分发本子等。其余3小时中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在无所事事或等待的过程中渡过。所以如何来减少不必要的等待现象.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提高一日活动的保教质量.引导幼儿更...  相似文献   

7.
褚霞 《山东教育》2002,(33):34-35
设计思路学具,既是教师教学的教具,又是幼儿动手操作的玩具,同时也是载有知识信息可供幼儿学知识、练思维的学习工具。幼儿正处于创新能力的萌芽阶段,而且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要比成人丰富活跃得多,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期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和正确培养,其创造能力就会无限增加。为此我尝试着利用学具,在幼儿学与玩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一适用班级:小班学具类型:三型辅助材料:布娃娃一个,设计的项链图例四幅。主要目标: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渗透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一、导入方法1.幼儿集体说儿歌:学具…  相似文献   

8.
操作法的原理及其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吴慧鸣数学教育中的操作法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实物、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活动,学习、掌握数学有关知识、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操作法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教法;在幼儿实践活...  相似文献   

9.
黄少萍 《福建教育》2014,(10):29-30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材料可以集玩、学于一体,起着寓教于乐的作用。长期以来,材料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制作和投放材料过程中,一些教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自制的学具多于玩具,材料玩法单一或操作繁琐,教师在自制玩教具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等。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制作和投放区角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如下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教具是将数学知识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桥梁。在集体活动中恰当运用教具有利于幼儿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大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几乎每次活动教师都会运用教具来教学。但是仔细分析教师运用教具的情况,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具使用的情况,分析在教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使用学具和教具丰富实验教学科学课以活动为载体,而教学活动中的学具和教具是科学课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要上好科学课,就必须让教具和学具丰富起来。光用一件教具或学具,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也与科学的研究精神不一致。例如,研究导体与绝缘体时,只有准备相当丰富的材料,并逐一进行检测,最后再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且不可仅通过一两种材料的测试而让学生得出结论,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学具、教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卢琪  王黎敏 《山东教育》2003,(33):34-34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对数字的兴趣。活动准备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儿在周围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2.教具:0~9数卡二套,有数字的物品若干,数字信息若干条。3.学具:幼儿人手三套0~9的数卡。活动过程一  相似文献   

13.
学具是教具与玩具的辩证统一体,也是文化知识传授与思维方式形成的现实中介物,它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幼儿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幼儿园学具教学可视为教师主动施教与幼儿自动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范式化的活动方法。笔者认为,在运用该方法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注意建立师幼互动机制。这种师幼互动机制单就教学活动目标的构成来看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知识传授上:教师的善教与幼儿的乐学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幼儿学具教学是通过学具来实现知识由教师向幼儿传授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角色不同,行…  相似文献   

14.
材料不仅可以引发幼儿探究,而且是幼儿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教师在为幼儿设计和准备活动材料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把握探究的难度和深度,围绕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来设计和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有效的材料对科学探究活动取得实效和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丁婕 《家教世界》2014,(Z2):34-35
<正>活动目标:1.了解青花瓷盘的纹样装饰特点,学会用不同的图案及线条装饰纸盘。2.在装饰过程中,感受乐趣。活动准备:1.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图片、课件、蓝色记号笔、蛋糕盘、音乐。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青花瓷器的种类以及基本特征已有初步的认识,有画线描装饰画的前期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隐性指导策略主张教师对与幼儿活动有关的内容和方法不作直接说明,而是把它隐含于幼儿自己开展的活动之中。1.活动前的隐性指导在开始一个活动前,教师首先要布置好有关环境并准备好活动所需材料。其次,要引导幼儿用口头语言把"要做什么"表达出来。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个与自己的思想有关的大脑表象,并知道怎么去实现这一目的。最后,教师要协助幼儿发  相似文献   

17.
我担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实验本)教学工作已两年多了。回顾两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精心准备教、学具。 义务教育自然教材每课都要准备教、学具,有的课所需教具数量多达十几件,如果不事先准备好,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1.自力更生自制教具。 2.发动学生和家长准备好必要的学具。 自然课教学中需要准备的学具较多,有些材料比较普遍,可以发动学生收集。要使他们明白:  相似文献   

18.
操作法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很广泛,它是指幼儿通过自身操作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在数学活动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其次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操作机会,而操作活动的游戏性和时间的保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个体差异,积极调动幼儿去主动操作,培养幼儿讨论、评价的能力,保证操作时间,操作法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学具,既是教师用于教学的教具,又是幼儿动手操作的玩具,同时也是幼儿学知识、练思维的工具。我园幼儿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系列智能玩具,让每一个幼儿手里都拥有一套学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手参与操作活动,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活动中有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身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分组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分组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较充分的操作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分组活动包括目标、内容、材料、指导、评估五大要素,缺一不可。其中材料更是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刚开展分组活动时,我们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建立目标、制作计划、选择内容上面,忽视了对活动起保证作用的学具、材料的制作和准备,结果,提供给幼儿的都是些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更无层次之分的学具、材料。幼儿在操作时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活动过程中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