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通过介绍居民购房抵押贷款的四大要素,并着重分析比较了几种常见的还款模型,包括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累进还款法,等比累进还款法,最后引入一种新的还款模型——双指数住房抵押贷款模型.  相似文献   

2.
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人们在贷款购房、贷款购车、储蓄等生活中就大量用到数列的知识,下面利用例子谈谈购房中的两种按月分期还本付息的办法.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又称等额法.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还款额逐月递减,因此又称递减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一数学上册有一个研究性学习内容: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我让学生深入生活,借助网络对身边的分期付款问题进行探讨.在展示课上,有一组同学在谈到等本还款法(等本金,不等息还款法)时,认为每次还款额不同,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如把每次还款应付利息求和,再平均到每次还款上来,这样每次所还款额相同,减少r不必要的麻烦.这组同学的想法有合理性的一面,但这一自创的“等额还款法”却让银行赔了.我们知道借贷是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个收入产生于存贷款的利息差.学生自创的“等额还款法”与真正的等额还款法的利率不同,会造成银行的收益变化,还会使银行资金回笼周期加大,无形中增大了风险.下面就回款速度对银行造成的影响作如下分析:(为方便说明,这里采用了整数值)  相似文献   

4.
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在还款方式的选择上,笔者以案例探讨了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的不同及优劣。  相似文献   

5.
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在还款方式的选择上,笔者以案例探讨了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的不同及优劣。  相似文献   

6.
贷款买房这一消费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但是在“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幸福的生活”的同时,许多购房者希望能有一个较好的理财方案,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5月出台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住房贷款主要有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三种不同的还款方式,允许借款人和贷款人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但一笔借款合同只能选择一种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不得更改。  相似文献   

7.
对常用的等额本息、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式,给出了每月供、总的利息支付公式,并比较了两种还款法的各自优劣。  相似文献   

8.
博客圈     
刘仰:为年轻房奴算一笔帐http://blog.sina.com.cn/liuyangzhi年轻人不应过早贷款买房,而应该先把主要精力投到积累自己的实力,寻找最适合的个人发展方向上。等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和能力保障,再考虑买房。三十而立,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明确自己一辈子的奋斗方向。在此之前,最好不要把自己变成房奴。着急买房的最大理由是,现在不买,今后又涨价了。但是,早早贷款买房,得到的很可能只是无法兑  相似文献   

9.
我国助学贷款偿还模式一直沿用开办初期的定期等额本息偿还法和定期等额本金偿还法。这两种模式的还款负担率都是前高后低,还贷初期部分还款人的还贷压力过大,还款额固定,缺乏灵活性。本文首提助学贷款偿债基金偿还模式,并在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偿债基金的定期等额本金偿还模式、定期等额本息偿还模式和定期等比递增偿还模式。基于偿债基金的定期等额本金偿还模式和定期等额本息偿还模式有较大的灵活性。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偿债基金的利率和争取国家减免利息税政策来吸引还款人存款和提前还贷,增加了银行的调控手段,有利于降低违约率。这两种模式只需为每位还款人建立一个偿债基金,其他还款政策不变,因此可与现行政策无缝衔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理论分析和实例还说明,基于偿债基金的定期等比递增偿还模式所具有的前述优点更加明显,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还款额按期递增的比率来调整各期的还款负担率,使得各期还款负担相对均衡,或者达到“还贷初期略低,后期略高”的理想状态。对个人收入不够透明的发展中国家,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违约率低,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达到或接近按收入比例还款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债务偿还方式多种多样,但目前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偿还方式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不同的还款方式,消费者的利息支出有较大的差异。由于“信息隐藏”和“善意劝导”的原因,购房者所获知的还款方式信息仅限于等额本息方式。就此,应信息公开让购房者合理选取住房贷款偿还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外国老太太的故事:外国老太太从年轻时开始贷款买房,在新房子里享受了一辈子:中国老太太从年轻时开始存钱,一生省吃俭用只为买房.中国老太太到天堂说,好歹昨天买了房子;美国老太太说,好歹昨天把房子贷款还清了.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小学生学习“百分数”这个单元之后,设计了以“购房贷款决策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其基本目标为:(1)巩固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2)养成科学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3)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兴趣。一、过程1.课题的提出。课下学生丁正炎和同学讨论家里要贷款买房子的事,同学们有的说贷款买房子不上算,要付利息;有的说贷款买房很好,自己家的房子就是父母贷款买的。2.成立…  相似文献   

13.
<正> 等额还贷或分期付款问题是高一新教材的难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这样一种关系: 贷款金额+贷款还清时贷款所生的利息=各期应还贷款金额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房价的持续走高,按揭贷款购房成为大多数居民购房的首要方式.购房贷款还款已成为普通居民家庭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目前,银行对个人购房贷款主要提供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银行提供的这些还款方式是如何计算的以及哪种还款方式更适合购房者自身经济情况,这都是居民购房贷款前必须掌握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性学习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P.130~131)一课中.甲同学的一个提问引起了我课后的思索.教材设计如下:“你知道分期付款吗?自己动手搜集一些分期付款的材料,了解有关的规定和例子,并对例子进行分析.与同学交流找到的材料.下面是与分期付款有关的一个问题.某银行设立了教育助学贷款,其中规定一年期以上贷款月均等额还本付息(复利计息).如果贷款10000元,两年还清,月利率为0.4575%,那么每月应  相似文献   

16.
计算器的应用可以把学生从纷繁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然而,大部分一线教师担心计算器的使用会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数学考试成绩。今年,我市教研室规定数学考试“一律不能使用计算器”,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学生在使用计算器后计算能力(主要指笔算能力)普遍下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所以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对于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不妥,理由有以下几点:1“.规定”与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相矛盾。当今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这场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因为符合新课改要求越来越得到教师的认可。情境教学是一种利用形象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悦、高效地学习,笔者在此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
  1.与实际相联系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又使学生学习时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新课改提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只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例如:数列教学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实际应用法可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丰富学生的体验。在课的开始教师就可直接引入购房贷款实例:在首付不低于房价30%的前提下,便可以给购房者贷款。银行购房贷款还款主要有两种方法,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并以多媒体出示两种还款表,学生兴趣盎然。于是,教师提出问题:若要贷款20万元,年限为30年,你将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教师再对贷款的数目和年限分别进行改变,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中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即兴点评,又联系当前生活实际拓展知识内涵,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贷款与存款的区别,以及分期付款中理智选择的多元途径。这样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在基本建设经济活动分析中,有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是研究投资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而固定资产贷款偿还期又是财务可行性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贷款偿还期的计算一般有两大类方法,一是按财务收支平衡表逐年累计其资金流量计算;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资金流程图用公式法计算.后者通常计算的是等额偿贷问题.对于等额偿贷问题又分为单利计算和复利计算两种模式,按复利计息的偿贷计算在许多文献中均有介绍.下面仅就《水利工程经济》(中专教材)中提出的单利计算法略作一点讨论.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必修5第52页课例:某人2004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购买住房,月利率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一次,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初开始还贷.如果10年还清,那么每月应还贷多少元?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的教学内容,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和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也曾引起我校数学教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是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有很大的帮助;对待考试,他们提倡使用计算器。反方则认为:教材中虽然引进了计算器的教学内容,但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惰性,计算器的使用会让他们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口算能力和计算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