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亚铁 :FeSO4 +2NaOH=Fe(OH)2 ↓ +Na2SO4制得的氢氧化亚铁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它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4Fe(OH) 2+O2+2H2O=4Fe(OH)3。因此 ,采用教科书上叙述的实验方法几乎看不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只能看到沉淀由灰绿色逐渐变为墨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这对教学中验证Fe(OH) 2 是白色沉淀带来困难 ,使学生疑惑不解 ,达不到实验效果。为了得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 ,必须防止其氧化。为此 ,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 …  相似文献   

2.
1 实验用品  铁钉数枚、铜片一小块、 8mol·L-HCl、煮沸过的 8mol·L-NaOH溶液。2 实验操作2 1 如图示连接好装置 ;2 2 关闭止水夹A ,打开B ,加入药品 ,反应一段时间 ,排净装置D内空气 ;2 3 打开A ,关B ,C内FeCl2 溶液在气压差下排入D中 ,有白色Fe (OH) 2 生成。3 原理3 1 加入Cu片 ,构成Fe Cu HCl原电池 ,加快反应速率 ,使H2 压强增大 ,以便FeCl2能由C至D。3 2 利用H2 排除空气 ,使生成Fe (OH) 2在无氧气环境下进行 ,从而清晰地较长时间地观察到白色Fe (OH) 2 沉淀…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 ,验证Fe2 + 还原性的实验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先生成Fe(OH) 2白色絮状沉淀 ,再观察它在空气中由于被氧化 ,而由白色迅速转变成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棕色的Fe(OH) 3 沉淀 ,从而证明了Fe2 + 的还原性 .在实验教学中 ,笔者按教材所示的实验器材和方法进行实验时却始终无法取得其满意的实验效果 .主要问题在于难以观察到Fe(OH) 2 白色絮状沉淀的生成 ,一般情况下只能观察到生成灰绿色沉淀再慢慢转变成红棕色沉淀 .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更难说将其通过实验加以巩固了 .为此 ,笔者对此实验的器…  相似文献   

4.
1 用氨水  取两溶液各少量分别于两支试管中 ,分别滴入氨水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其原溶液中含有Fe3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Fe3 3NH3·H2 O =Fe (OH) 3↓ (红褐色 ) 3NH 4Fe2 2NH3·H2 O =Fe (OH) 2 ↓ (白色 ) 2NH 44Fe (OH ) 2 O2 2H2 O =4Fe (OH) 3↓ (红褐色 )2 用KSCN或NH4SCN溶液  Fe3 和SCN- 结合生成血红色物质 ,而Fe2 和SCN- 结合生成无色物质。Fe3 SCN- =[Fe (SCN ) ] 2 (血红色 )…  相似文献   

5.
课外小实验三则山东五莲一中(262300)隽桂才..1.磁性氧化铁(Fe3O4)的制备将12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中,制得溶液Ⅰ;将1克FeSO4·7H2O和2克FeCl3·6H2O在搅拌下同溶于20毫升水中,为溶液Ⅱ.在大试管中加入10毫升溶液...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下述方法制取Fe(OH)2,经过反复多次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1、装置和药品Fe屑、稀H2SO4、NaOH溶液、气球、Y型玻管2、操作(1)先将Fe屑和稀硫酸加入b管,两者反应,产生H2。如图1。图1  (2)将b管逆时针旋转120°,利用b管中产生的H2赶走C管中的空气。如图2。(3)将图2顺时针旋转120°,沿a管滴入NaOH溶液于C管,待b管反应较缓慢时,在a管口系上一掐瘪的气球。如图3。图2图3  (4)将图3顺时针旋转60°,b管反应后生成的FeSO4溶液部分进入C管,这样在C管中就能在长时间内…  相似文献   

7.
例题: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1所示电解实验可以制得白色的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相似文献   

8.
丁烷是一种易液化的还原性气体 ,其密度比空气大 ,难溶于水。用市售丁烷做一系列的化学或物理实验 ,具有取气方便、操作简单、实验效果好等特点。现介绍如下 :1 做制取Fe(OH) 2 的保护气Fe(OH) 2 是一种白色的不溶性物质 ,因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难以观察到它的白色。若把新制的FeSO4溶液倒入试管中 ,在试管中通入丁烷气体至满。由于丁烷比空气密度大 ,因而试管中的丁烷不易外溢。把刚刚煮沸除氧的热NaOH浓溶液 (煮沸时间不低于 2分钟 )用滴管滴入试管中 (滴管应插在管口以下 ,以防液滴接触空气 ) ,会发现试管中有大量…  相似文献   

9.
按照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必修本第二册,实验[3-1]制备Fe(OH)2,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白色絮状沉淀,对此实验曾有很多改进措施,但其操作方法繁琐或者实验条件过于苛刻而难以推广.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次探索,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方法简使,现象明显.一.实验用品:N42SO4溶液、稀盐酸、蒸馏水、铁电极(两支)导线、低压电源、试管(251mm×100mm)铁架台,三孔橡皮塞.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用铁作电极,Na2SO4溶液作电解液,电极反应式为:阴极:2H2O+2e=H2+20H-阳极:F…  相似文献   

10.
贵刊 1 999年第 4期《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一文第二部分讲到 :“把稀盐酸加入到硝酸亚铁溶液后 ,溶液颜色由淡绿色变为棕黄 ,有无色气体放出 ,在空气中变红棕色。……”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是人为设计的 ,与实验事实不符 ,下面把我做这一实验的过程写出来与作者探讨。由于市售的亚铁盐都是硫酸亚铁且易被氧化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自制硝酸亚铁溶液 ,并在溶液表面滴上少量液体石蜡隔绝空气预防氧化。1 稀硝酸与过量的还原铁粉反应Fe 4HNO3 Fe(NO3) 3 NO↑ 2H2 OFe 2Fe(NO3) 2 3Fe(…  相似文献   

11.
补铁剂中铁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果人体内缺乏铁则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使身体内很多含铁酶的活性降低 ,影响多种代谢过程。因此 ,患缺铁性贫血者则需要补充铁质。目前市售补铁制品较多 ,这里介绍二价铁盐补铁剂中铁的含量的测定方法。1 原理(1 )将补铁剂中的Fe2 + 用过氧化氢氧化成Fe3 + :2H+ +3H2 O2 +2Fe2 + 2Fe3 + +O2 +4H2 O(2 )将Fe3 + 用氨水沉淀为不溶于水的Fe(OH) 3 :Fe3 + +3NH3 ·H2 OFe(OH) 3 ↓ +3NH4+(3 )将Fe(OH) 3 转化为Fe2 O3 ,称量。2Fe(OH) 3△ Fe2 O3 +3H2 O2 用品烧杯、…  相似文献   

12.
一、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检验本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检验 ,同学们根据氧化铁的性质将其溶于盐酸转化为Fe3 + ,然后根据Fe3 + 的检验证明红砖成分中含有氧化铁 ,据此 ,同学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 :取红砖样品 ,用盐酸溶解 ,取上层清液 2mL于试管中 ,滴加KSCN溶液 ,若溶液显红色 ,证明溶液中含有Fe3 + ,说明红砖中有Fe2 O3 成分。方案二 :取红砖样品 ,用盐酸溶解 ,取上层清液 2mL于试管中 ,滴加NaOH溶液 ,若出现红褐色沉淀 ,证明溶液中含Fe3 + ,说明红砖中有Fe2 O3 成分。…  相似文献   

13.
例 1 用三种化学方法鉴别NaOH溶液和稀H2 SO4,并完成下列表格 :方案编号试剂、现象、结论 (用文字叙述 )123(2 0 0 0年黑龙江省中考题 )  解析 NaOH属于碱 ,H2 SO4属于酸 ,根据NaOH和H2 SO4与相关物质之间的特征反应 ,有多种方案 .如 :①用紫色石蕊试液 :使其变蓝色的为NaOH ,使其变红色的为稀H2 SO4.②用锌粒 :有气泡生成的为稀H2 SO4,无外观变化的为NaOH溶液 .③用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的为NaOH ,无外观变化的为稀H2 SO4.④用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稀H2 SO4,无明…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二化学课本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在课堂演示前 ,教师要事先制取CO ,并且收集在贮气瓶里。上课时 ,把整套装置搬上讲台 ,实在太麻烦。现在我作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1 原理草酸钠受热分解产生CO ,加热时CO还原Fe2 O3。有关化学反应式 :COONaCOONa△ Na2 CO3+CO↑Fe2 O3+3CO △ 2Fe +3CO2 ↑2 草酸钠的制取如果没有草酸钠 ,可用草酸跟NaOH反应制取。将 2克草酸晶体和约 1克NaOH固体 ,分别溶于适量的水中 ,用滴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草酸溶液中 ,用pH试纸试验 ,使溶液呈弱碱性…  相似文献   

15.
a .实验用品 :烧杯、铝片和铁片 (电极 )、导线、直流电源、食盐、待处理的污水。b .实验步骤 :在烧杯中注入污水 ,加入 1~ 2g食盐 ,用铝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 ,接通6V直流电源 ,数分钟后 ,在污水表面逐渐形成一层浮渣 ,而烧杯底部也积聚一层沉渣 ,中间则为清水 (如图 1所示 )。图 1 利用电解原理处理污水实验装置c.实验原理 :2H2 O 通电2H2 ↑ (阴极 ) O2 ↑ (阳极 )反应产生的H2 和O2 等气泡上升时 ,将部分悬浮物带到水面 ,于是水面上就形成了浮渣层 ,待到水面的污物增多后就撇去浮渣 ,可达到净水的目的。此外在电流作用下 …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药品仪器 :U形管 (1 0 0mm× 1 0mm)、水槽 (Φ =1 2 5mm)、烧杯 (1 0 0mL)、带鳄鱼夹的细铜线电极、铁架台 (含铁夹 )、电炉、0v~ 40v晶体管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组药品 :饱和FeCl3 溶液、琼脂 (AR)、KNO3 (AR)1 .2 实验装置与操作(1 )Fe(OH) 3 胶体的配制 :往 1 0 0mL烧杯中加入5 0mL蒸馏水 ,加热至沸 ,迅速滴入 3滴饱和的FeCl3溶液 ,再继续煮 1min~ 2min ,冷却 ,渗析 ,直到检测不出Cl-,即得纯化的胶体溶液 (浓度约为 1 .3 3× 1 0 -2mol/L)。同法制得浓度约为 4.43…  相似文献   

17.
1 实验原理  氨通过三氧化二铬催化剂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继续氧化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4NH3 5O2Cr2 O36H2 O 4NO2NO O2  2NO23NO2 H2 O   2HNO3 NO2 仪器和药品  仪器 :锥形瓶 ,圆底烧瓶 ,烧杯 ,硬质双通管 ,鼓气球 ,双孔塞 ,单孔塞 ,玻璃管 ,胶管 ,石棉绒 ,酒精灯等。药品 :氨水 ,重铬酸铵或 (三氧化铬 )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蒸馏水等。3 实验装置图A 鼓气球 B Cr2 O3 C 石棉绒D 氨水 (5∶1) E 蒸馏水 F NaOH溶液图 …  相似文献   

18.
1 改进的目的  简化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 ,增强实验现象 ,减少有毒气体H2 S和SO2 对空气的污染。2 实验用品  蒸馏烧瓶、大试管、烧杯、铁架台 (带铁圈、铁夹 )、三通玻管、滴管、止水夹、导气管、橡皮管、燃烧匙、FeS、Na2 SO3 晶体、浓H2 SO4( 1∶1 )、稀盐酸、品红溶液、NaOH溶液。3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4 实验操作4 1 将与烧瓶配套的木塞上插入燃烧匙和滴管 ,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检查气密性 ,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4 2 将燃烧匙中放入几小块硫化亚铁、滴管里吸入稀盐酸 ,再将一定量的N…  相似文献   

19.
铁是初中化学中比较系统介绍的一种金属 .学习中 ,应该掌握和了解的知识主要有 :1 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质软 ,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铁的密度是 7 86g/cm3,熔点为 1 535℃ .2 铁化合物 (溶液 )的颜色 .Fe2 O3为红棕色 ,Fe3O4 为黑色 ,Fe(OH) 3 为红褐色 ,Fe(OH) 2 为浅绿色 ;FeCl2 、FeSO4溶液呈浅绿色 ,FeCl3、Fe2 (SO4) 3溶液呈黄色 .3 铁的化学性质 .(1 )与氧气反应 .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四氧化三铁 ;二是铁在潮湿的…  相似文献   

20.
氢氧化亚铁是絮状白色不溶性碱,用可溶性亚铁盐跟可溶性碱作用而制得。即:Fe2++2OH-=Fe(OH)2↓由于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所氧化而生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按化学课本第二册实验31的要求进行实验,开始就看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实验效果欠佳。我将此实验作了改进并得到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在大试管里加入适量的还原铁粉(量不能多),再加入刚煮沸过冷却后的6ml硫酸溶液,微微加热,待反应2~3分钟后,投入1~2粒固体氢氧化钠,随着氢氧化钠的溶解,便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此时,因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