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悠久,历代白描作品风貌各异。白描人物画是指单用墨线勾勒形象的人物画形式,如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等画家所作白描人物,扫却粉黛,淡毫轻墨,遒劲圆转,超然绝俗,被推为白描高手。唐宋时期,白描画这种艺术形式被广泛采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独立艺术种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白描人物画作品。文人画兴起以后,开始注重笔墨情趣,于是写意人物画盛行,但对线条的审美追求却丝毫没有减弱。  相似文献   

2.
肖像画这种艺术形式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绘画里,凡以人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均称之为人物画,肖像画也属于人物画范畴,但不是所有的人物画都可称作肖像画。例如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插图、历史画、风俗画等画中的人物就不一定是肖像画。  相似文献   

3.
正十、速写作品整理为白描作品的画法图例我们知道,速写是平时训练人物画造型的基本手段,在短时间内可以记录下一瞬间的情景,不用专门为写生摆模特儿。正因为如此,时间的限制、动态的可变性容不得去考虑许多,也无心去刻画细部,但人物大的动态和人物的神态可以表现得生动、感人和到位。如在此基础上添加、调整、丰富和进一步具体化,便可以使一幅速写作品成为一张完整的白描人物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深厚的艺术文化体系。唐代人物画作为其中一部分,是传统绘画转型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人物画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唐代人物画艺术魅力为切入点,分析并研究唐代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以期引导广大读者对唐朝人物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潘玉良一生创作了大量彩墨画作品,尤其以彩墨人物画最为突出。潘玉良的彩墨人物不仅代表了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中国画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艺术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她彩墨人物画线条的研究,来折射她在艺术创作中"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隶属于工笔画范畴,是以单色线条表现客观物象形、质、空间的一种绘画形式。深入研究和掌握白描的各种表现技法,对于丰富白描的造型语言,提高作画技能技巧和作品的艺术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此可见,一幅高水平的白描人物画,应是造型能力、高超的笔法、墨法、线的有序组织及主观感受的一个集合体,偏颇任何一方忽略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一幅好的白描作品.所以,本教材就白描人物画学习中如何临摹、如何向优秀的传统学习、如何吸收西方艺术中的精华,以及在写生中如何运用好临摹中所学的知识,巩固所学知识,以线造型如何运用笔、墨,如何组织衣纹等白描人物画中的诸多技法问题作了讲解,以期对学习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体现出大唐的盛世之音,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探索唐代著名画家代表人物画作品中的服饰特征,从中提炼与传统服饰的共性和差异,再从客观的视角加以提炼,成为总结唐代人物画中服饰文化信息和对其进行价值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明代仇英是中国画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他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文章对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进行了还原历史性的分析,帮助艺术接受者更深入地了解仇英的仕女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一、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人物画,是中国画中出现最早的画种。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这两幅画有四个特点:一是平面化。它们不追求厚度和透视关系,人物与其他物体没有重叠。二是装饰性。人物身上的花纹,凤的翅膀、尾巴,以及正、侧面的鱼,都图案化、装饰化了。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运用白描手法的艺术大师。白描是鲁迅小说的主要描写手法。鲁迅一贯不赞成以辞藻来掩饰事物和人物的本来面目,强调作品中描述的故事、环境、人物应当象生活中那样真切、自然、本色。他早年写的《莲蓬人》诗中有“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诗句,作家赞赏  相似文献   

12.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的画种,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线描为骨干,精细入微地表现人物对象,它的传世作品,主要有卷轴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等形式;表现题材有神怪、道释人物、历史圣贤、叙事人物、肖像人物、社会风俗等。在远古时期的岩画和彩陶纹样,就已经可以见到最早的人物画样式。分别于1949年和1973年发现的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图》、《人物御花图》帛画是现存可见到的最早的工笔人物画。由这两幅帛画,我们可以看到以侧面造型为主,单线勾描为人物画塑造的手段,在战国时代已经初步确立。汉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分支,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唐朝是它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唐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国富民强,所以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别开生面的发展,特别是宫廷人物画的发展在此时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大量的画家投入到人物画的创作中,张萱和周畴是当时较为典型的两位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面貌完整、色彩至今基本未变。通过研究这两位画家及其作品,我们能对唐代人物画的全貌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对当代画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簪花仕女图》的形式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以形式美的角度探讨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周昉的罗绮人物画《簪花仕女图》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尝试在联系作品的主题内容,画家的审美观点及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对作品所显露的典型的时代风尚,独特的传达形式与丰富的艺术语言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白描,原起于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如今语文教材中出现于诗歌、散文、小说体裁创作中的常用艺术手法。是不需费过多笔墨,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或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写作手法。鲁迅先生曾经说:"画人难,画白描更难。"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描写景物时,它可以表现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  相似文献   

16.
正刘继卣(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是近现代中国画家中少有的工笔白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俱能的画家,题材也非常全面,除人物、动物能穷极妙理外,也兼擅花鸟、山水。尤其以他的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走兽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吴佩佩 《考试周刊》2013,(28):190-190
<正>所谓人物画,就是以人物为绘画内容的画。一般人物画分为群像画和肖像画。多媒体以它简便、直观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更好地辅助我们开展人物画欣赏活动,提高幼儿对人物画的兴趣,在欣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开展幼儿人物画欣赏呢?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运用多媒体,搜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激发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笔墨艺术,要真正了解笔墨的含义和掌握笔墨技巧,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练习书法。中国人物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强调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写意人物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强调人物画中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水墨人物画,宽泛地讲也可以叫做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在历史上,宋代以前的人物画叫做工笔人物画,用线细匀绵劲,用色淡雅素丽。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更强调绘画的意境和形式,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写意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素描造型方法传入后,与文人画的笔墨结合的中西合璧产物。在历史上,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及相关的社会性内容限制太多,不太适合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形式主义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很少选择以人物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所取代。所以,相对花鸟山水来讲,人物画长期受到冷落,发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形,近代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这种人物画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之后有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等。这种人物画风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文人写意画传统,我们也可以叫它为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的独立与发展首先要解决造型方法问题。水墨人物画必须建立自己的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一套造型方法体系,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西方素描造型方法中剥离出...  相似文献   

20.
一幅出色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线不仅仅只是画中的骨架和灵魂,线的独立审美价值及由此产生的纯粹以线完成的白描作品,呈现了中华文明史文化脉络的精神特性.在品味"线功"的审美中,线所表现出的形态气韵,体现了耕心一贯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追求,传达了中华文化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