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谢卫玲  严志强  彭定新 《大众科技》2017,19(11):114-116
土地利用规划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可以实现土地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布局。同时,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将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深入分析生态文明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相互作用、互利共生等关系的基础上,以南宁市为例,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视角,对南宁市土地利用规划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整完善的对策建议:第一,应用生态主导型规划方法,突显"生态"主导地位;第二,明确生态用地保护边界,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第三,规划中重视土地的循环、低碳和绿色使用;第四,增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第五,积极推动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浅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是有别于传统土地规划方式的现代化规划模式。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使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是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和措施,也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阐述了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体系的重要意义、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提出了构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本框架体系,包括3条基本原则、9项内容和15个具体行动措施。为保障生态友好型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支持、社会监督和技术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避免规划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性的战略意义.基于生态安全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充分体现土地利用规划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果:①土地利用规划前(2000年期间),研究区有一半以上的总面积处于土地沙化和土壤侵蚀的危害,中西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和东部地区的土地沙化依然严重,需要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化措施;②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调整后,研究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4.1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研究区内没有生态不安全区和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③评价结果能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说明构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评价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是土地利用科学决策及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界定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针对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基于P-S-R概念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安全阈值的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静态评价方法的不足,以地处宁南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彭阳县1986年~2004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变化趋势趋于改善,但目前安全状态仍处于较不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及其技术方法,进行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吉林省生产型生态赤字逐年增加,规划期内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任务比较艰巨;2010年吉林省生态赤字与规划基期(2005年)相比,有了相大幅度的减少,但受人口总量影响,土地生态承载力持续降低;2020年受消费水平,尤其是能源消费影响,吉林省生态赤字反弹,但仍优于规划基期;综上所述,吉林省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和规模调整方案,有利于减轻土地生态压力,提高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土地生态承载力,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辽宁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传胜  朱珊珊  党丽娟 《资源科学》2014,36(8):1739-1747
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环境容量较大,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人口的集聚之地。海岸带同时具备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生物物种栖息地等功能,其资源环境的开发逐渐加剧了对生态空间的破坏。本文在建立海岸带生态空间类型划分的方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辽宁省30m格网的DEM、沿海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大调查的生态类用地、《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等数据,对辽宁省海岸带陆域、海域生态空间进行生态重要性和环境胁迫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的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海岸带被划分为4类重点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河流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海岛海岸保护与侵蚀防治。研究成果为规范沿海各类开发活动、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以及编制沿海各地区相关规划和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开展在不同尺度下对生态空间的划分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长江流域是我国低山丘陵的主要分布区,本文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长江上游流域山丘区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的变化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在建立回归模型方程对宜宾市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温饱型、小康型及相对富裕型这3种生活类型所需的营养结构,对宜宾市土地可承载人口及土地承载力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0年、2015年及2020年时总体上都能承载3种生活类型条件下的人口数量,3种生活类型下的容量等级基本都在“3”以上,即达到“满足”水平,并呈现出向“富余”水平提高的趋势,这表明尚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的土地承载力是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在可承受的生态阈值之内,这为长江上游流域及我国广大山丘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闲置土地成因机制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在实地调研、考察以及大量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开发区闲置土地的形成机制,并据此将开发区闲置土地划分为规划控制型、区位不理想、经济实力欠佳型、开发效益较低和技术支撑不够型等5种类型。再通过选取可能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闲置的10多个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将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29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分为以上5种类型之一或2种类型结合的混合型,为开发区闲置土地合理利用与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的持续利用管理内容与方式应与其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和生产、经济发展相一致。以生态工程与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是进行不同层次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方法。而强大的人工控制系统以及灵敏现代信息工程系统&土地持续利用、土地管理、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彦随 《资源科学》2000,22(5):27-31
山地自然环境的带层性差异奠定了孕育农业资源的异质性基础,从而决定了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地域特殊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模式多样性。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分异规律入手,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时空规律,据此并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提出陕西秦巴山地农业资源优化利用的空间层次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明显的蝶形盆地带状地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该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因素,又呈东、南、西三大片分布,且各具特色;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几乎涵盖亚热带内陆所有湿地类型造就了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围湖造田人工围垦、工业废水农药污染、乱捕乱猎人类干扰导致了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治理对策为:退田还湖,确保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科学解决“田湖之争”,复还湿地生态系统。标本兼治,力争入湖泥沙量控制到最小程度,稳定湖泊、沼泽等自然景观面积。恢复重建,规范与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并进行有效的长期监测。总之,洞庭湖区湿地旅游的开发,必须定位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改变只重视湿地生产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的倾向,全面开发湿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应,实现湿地生态旅游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农田景观对昆虫的生态学效应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一直是作物病虫害预防与治理的重要前沿科技领域。目前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研究已由单一的农田拓展到区域性农田景观的空间范围。研究区域性农田景观中格局特征和人类活动对病虫害和天敌种群动态影响,不仅在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实践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阐明区域性农田景观中生物多样性整合、维持机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最终需要体现和落实在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范围内,参与到粮食作物生产与病虫害生态管理活动过程中。文章主要阐述区域性农田景观中格局特征与人类种植活动对昆虫的生态学效应,并提出构建基于区域性农田景观多元化的有害生物生态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礼先 《资源科学》2004,26(7):26-33
该文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是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划分的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配置的必要性。并以黄河流域上中游为例,重点探讨了其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方法与成果。作者采用综合的生态经济指标,以县为单元,将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划分为6个生态环境建设区,即: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沿河阶地与平原区、土石山区、河源区。在分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经济目标及相应的措施配置模式。针对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因地制宜建设主攻方向;积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强法制建设,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充分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琳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资源科学》2015,37(10):1962-1972
为研究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三期景观类型,使用马尔柯夫模型的转移矩阵分析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分级指数模型计算景观类型转化强度;采用InVEST模型评价生境质量,探究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0年间,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面积均增加,开发浅海水域形成的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00-2005年、2005- 2010年转化强度指数均为负,景观生态级别下降,大量高生态级别的景观向低生态级别转化。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降低,生境质量发生退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滨海自然湿地人工化,湿地围垦以及城镇化扩张成为海岸带生态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彭开丽  彭可茂  席利卿 《资源科学》2012,34(12):2224-2233
农地除了能够依靠其生产功能而具有经济产出价值外,在空气和水的净化、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景观的提供及社会保障与安全稳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机制的自身缺陷,人们对农地价值缺乏充分认识,导致农地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本文在将农地功能划分为经济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的基础上,以2009年为评估期,尝试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和用近似市场法对我国1994年-2009年30个省份农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估算。结果显示: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社会保障价值与生态服务价值均远远大于农地经济产出价值,农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在农地总价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比例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农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无疑是农地价值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土地管理者和农地非农转用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关于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对单项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较多,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研究的较多,将两种尺度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越来越重视资源配置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及其能否满足特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方法逐渐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变,在定量研究中,较多使用一般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决策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越来越重视以3S技术为基础,结合专业模型进行模拟,为水土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科学决策支持,但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区域性的支持系统。通过重点对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量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今后的研究应当重视:①进一步完善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与区域特点相结合,利用系统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宏观尺度上的优化配置;②加强GIS技术与定量模型的契合;③着力解决若干重要的科学和实践问题,如: 特定地区生态效益的量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比例的确定、生态需水量的理论与方法、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农业节水与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等;④开发建立流域水土资源优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生态与经济协调目标下的郑州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建设用地占用生态用地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中国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借助LANDSCAPE模型,开展生态与经济协调目标下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①在满足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以2008年为基期,模拟2020年土地利用布局时,优化情景下比规划情景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0.3亿元和49亿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②两种情景下的模拟结果显示,建设用地配置向经济发展较快、生态效益较低的区域聚集。其中,优化情景下建设用地配置较多的区县为荥阳市、新密市及登封市;规划情景下建设用地配置较多的区县为金水区、惠济区、中牟县。优化情景下的建设用地布局更符合目前郑州市经济发展走向,对区域生态保护更为有利。③LANDSCAPE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传统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空间异质性考虑不够等问题,进而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的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刘彦随 《资源科学》1999,21(4):60-65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原理与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的效益主导型、持续协调型、主体互直通车 蒙昧无知 适宜匹配等类型模式。并以乐清市为例,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效益目标与可持续发展准则,开展了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滨海碳碳汇,进而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增汇工程,同时还需要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及新型生物/生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Bio-CCUS/Eco-CCUS)的开发应用。通过统筹陆地-河流-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种增汇技术,有望实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和人为碳汇功能倍增目标,即在2050—2060年实现每年20亿—25亿吨CO2的碳汇贡献。当前,亟待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关键技术,科学评估其增汇效应、经济可行性和时间可持续性,集成不同区域增汇技术并开展区域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