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传友 《资源科学》1981,3(4):45-51
一、简况 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下属昌都、山南、拉萨、那曲、日喀则、阿里6个地区,总面积为120.1万平方公里。西藏现有耕地约400万亩,其中拉萨地区占16%,昌都地区占26%,山南地区占14%,日喀则地区占38%,那曲地区占4痞%,阿里地区占2%。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  相似文献   

2.
《西藏科技》2007,(10):F0003-F0003
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85年,系西藏雅砻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为实现战略转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投资建立的新型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位于藏医药发祥地—雪域历史文化名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泽当镇,是山南地区重要招商引资企业,也是自治区高样报技术企业和“西藏名牌”藏药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草场太阳能提水灌溉试验站为例,通过太阳能提水灌溉成套技术的试验和监测,研究技术实施过程中人工草场灌溉用水量、牧草产量变化情况,为促进西藏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西藏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钟林生  王婧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09,31(11):1848-1855
西藏自治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但当前许多资源点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研究该区域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科学分析了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温泉资源价值、区域环境、区域开发综合条件三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25个指标的区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采取典型样本调查与区域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藏7个行政地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区划,将7个地区分成高、中、低3个潜力区,其中高潜力区包括拉萨市、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中潜力区在昌都地区,低潜力区包括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山南地区.最后提出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策略包括加强温泉资源调查、保护旅游资源、择优开发等,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差异性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边巴 《西藏科技》2014,(12):3-4
日喀则地区年楚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是西藏的"粮仓"。以白朗县为典型,通过开展提高粮食单产、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农区高效养殖为目标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模式,探讨了这几年来,白朗县种养结合和农牧民增产现状,以及白朗县种养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白朗县种养结合的新的思路和方式,为提升西藏整体农牧业调结构、上水平、增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藏科技》2005,(8):35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是西藏的农业大县,属于“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县。由于种种原因,农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农业发展滞后,截止1998年全县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  相似文献   

7.
山南地区是规划中西藏自治区"黄牛改良大区"和"黄牛产业开发基地"。自2008年以来,整体推进黄牛改良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黄牛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亮点和重要渠道。但是,伴随黄牛改良进程的推进,诸如情期受胎率偏低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山南地区黄牛改良现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山南地区黄牛改良存在问题的根源,结合当前奶牛繁殖学技术发展现状,依据动物遗传学、生态控制学原理及其用于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方法论,提出了"推广先进繁殖技术,破除繁殖技术障碍"等一系列确保山南地区黄牛改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28日-2008年10月9日,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组织了西藏“四江流域”野外科考队,按照西藏自治区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西藏‘四江流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研究”2008年度计划实施框架,组织开展了跨流域、多学科的联合野外调研,整个考察活动行程3470公里,历时12天,途经拉萨市、林芝地区、昌都地区和云南省迪庆州共11个县(市),  相似文献   

9.
西藏和内陆地区相比,地质找矿工作面临诸多的困难。一方面,西藏地理条件特殊,一些在内陆地区行之有效的传统找矿方法用在西藏,效果并不一定很明显。另一方面,西藏自治区的后备勘查基地看上去很多,但哪些点能真正实现突破,并不很清楚。作为西藏找矿突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充分发挥基础性地质工作对找矿突破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在重要成矿带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群增 《西藏科技》2011,(2):30-31
西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中建立的科技馆将成为西藏自治区级的科普教育基地,该科技馆兼具西藏特色和时代特点,即独具特色、藏族风情、综合功能、现代手段。还可以利用该馆来促进我区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是指高海拔、低气温、冻土常年不化的地区。然而高寒地区的生态是极其脆弱的,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区作为高寒地区的典型代表地区,在该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是比较困难的。近2013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西藏生态修复的力度也是在逐年加强。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水土流失成为西藏最大的环境问题。文章以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区某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对高寒地区某流域内的退化和沙化草场区域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探讨,为今后类似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前,山南地区与自治区检验检疫局签订了大蒜出口与种植基地建设备忘录。山南地区作为主要的大蒜产地,曾参加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已率先迈开了走向区外的步伐,备忘录的签订必将为山南地区大蒜规模化种植、网络化销售、创建知名品牌奠定基础,为山南地区大蒜出口开辟了通道。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自然、历史及地理条件的制约,西藏各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流域综合规划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流域内一系列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开展,延缓了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西藏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不相适应,为此,西藏自治区启动了44条重点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文章以藏曲流域为例,通过选取抵偿高程面及任意带高斯投影建立独立坐标系来减小高程投影变形和高斯投影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曲流域长度变形以高程投影变形为主,独立坐标系下高程投影变形显著小于国家标准3°带坐标系,且高斯投影变形也明显减小,各测区的综合变形值均在限值范围内,满足国家规范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5,(9):63-63
西藏完成《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财政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它是今后5年西藏财政发展的指导性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15日上午,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郭志伟、科研基地处处长周平、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产业发展处处长曹煜中一行莅临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调研指导工作。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列旺杰、副厅长冯楚建  相似文献   

16.
利用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土壤普查及田间试验数据资源,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日喀则地区主要粮食生产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及相关特性。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大部分农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全氮含量不高,且分布不均匀,磷、钾呈现中等偏下水平,pH多在7.5~8.5之间,呈弱碱性;全氮、海拔(4300m以下)与有机质呈显著相关关系,pH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兴宝 《西藏科技》2001,(10):30-32
本文简述了西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以及西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对西藏地理信息系统所收集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特色城镇、分区社会经济、分县社会经济、藏医藏药、气候及动植物等数据进行了系统叙述;同时还对西藏自治区科技项目数据库、西藏自治区科技成果数据库、西藏自治区科技文献布局数据库、西藏自治区科技文摘数据库等一系列西藏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西藏山南地区是西藏的"粮仓",干旱在山南地区是最常见、对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水力发电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抗旱气象服务已成为山南地区气象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014年山南地区初夏出现的干旱、抗旱和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出了此次气象服务内容,剖析了气象部门服务流程,为今后提炼抗旱气象服务积累了经验,总结出抗旱气象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带动西藏经济发展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股重要力量。2008年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组成的西藏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委员会负责西藏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2017年底,西藏已认定3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受西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西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发达城市,但保持着每年增长的形式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藏科技》2005,(4):56-57
4月11日,湖南省科技厅与来湘的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西藏山南科技局就西藏山南地区科技援藏项目举行了协作会议。湖南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求长表示,湖南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在资金、信息、人才、项目上给予西藏自治区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