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窦洁 《青年记者》2009,(16):71-72
一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诉讼与纠纷中,原告和被告所分别坚持的名誉权和舆论监督权,已有的法律条文对它们所提供的保护是不平衡的。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确认公民的名誉权和舆论监督权受法律的同等保护。但是名誉权属于民事权利,在保护公民、法人名誉权的问题上,我国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保护体系。最高人民法院周贤奇法官说过:“在我所接触的世界著名法典中,对名誉权的保护还没有像我们这么具体化、系统化和条文化的。这说明中国对这部分人权是非常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权与私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舆论监督权与私权的内涵 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是与公民的个体权利相对应的社会公共权利,即公权。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对应的私权之一,是名誉权。名誉权即指自然人或法人以其在社会上应受与其地位相称的尊敬、评价为内容的权利。权利主体应受的与其身份、地位相当的评价不容侵犯。笔者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权保护应是在公权行使与私权保护之间保持合理张力的互动函数。即:  相似文献   

3.
林爱珺 《新闻记者》2006,18(5):45-48
我国现行民法对官员与普通民众在名誉权保护问题上没作任何区别,这从形式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政府官员同样可依法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名誉权。但是,这一点正反映了我国法律的一大制度性缺失,即在公共利益面前,官员的名誉权不应该等同于普通公民的名誉权。在实际生活中,官员所拥有的强势地位与其所受到的监督并不对等.这就使维护官员的名誉权与保障民众的监督权之问严重失衡,造成了价值取向的错位。这种失衡和错位,客观上导致了宪法所确立的“人民监督”制度的虚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名誉权纠纷案件日渐增多,原告一方依据保护名誉权的法律规定起诉,被告一方往往依正当的舆论监督来反驳。那么法律规定的个人和社会所必须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与对公民、法人名誉权的保护,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呢?我认为,并无这种冲突。从大量的审判实践看,一些人违反新闻规律,法制观念又淡薄,滥用新闻批评权利,侵害公民、法人名誉权是引起名誉权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另有一种情况则是被批评者抓住舆论批评的个别细节滥用起诉权利,意图逃避正当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公民权的新闻自由权在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权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侵害到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由于公众人物的特殊性要求对他们的隐私权、名誉权作出一定的限制,容忍非恶意的错误报道,而容忍并非是对错误的放任;新闻媒体对司法审判的舆论监督和维护法治的统一与司法裁判的权威要有机结合;新闻言论自由权脱离公民个人权利而广泛社会化后,面对普通公民时,形成巨大的力量反差和利益差异,而这时公民的权利更应当受到加倍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汪伟 《今传媒》2005,(4):24-25
随着我国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企业法人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与此同时,新闻媒体被控侵害法人名誉权的案件也呈增多趋势。这些案件背后体现出的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和企业法人名誉权的冲突。如何从深层次化解矛盾,从法律层面保护正当的舆论监督不受恶意干扰等问题已成为新闻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已经承认自然人可以作为“公众人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与侵害名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我国宪法、刑法等也有保护我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有关规定。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对名誉权案件中的法律适用作了具体解释。这不仅给人民法院审理名誉权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新闻界有效避免新闻侵害名誉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安转红 《新闻世界》2011,(5):244-245
近日,《新闻记者》先后刊登的有关毒毛巾案的两篇文章引人关注。两篇文章各有侧重,但所持观点却大相径庭。笔者认为关于此案的"容忍判决"实质上是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戕害新闻业的健康发展,传达了媒体舆论监督权和法人名誉权是不平等的这一错误观念。本文以央视报道为剖析对象,论证了媒体如何保证自身舆论监督权和法人名誉权之间的平衡,真正行使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以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监督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固然要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但重要的是得有法律的保证。领导的理解,群众的支持,无疑是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利条件。但是,舆论监督还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领导者个人的开明。有些领导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开明,在另一个问题上不开明;在这个时候开明,另一个时候不开明。因此,只有把舆论监督置于法律保护之下,才不致于因为某个领导者注意力的转移或工作岗位的变更而使舆论监督中断。这项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法律保障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一是以法律防止滥用舆论监督权。我们都知道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法律保护公民所拥有的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确定公民概念,意味着少数或者说部分人的利益被承认,并受到法律保护,这对于建立民主制度,实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公民四权",也即"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作为社会公众基本权利以来,对推动我国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不断的发展变化,陕西舆论传播环境也正在进行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11.
浅谈舆论监督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舆论监督权的法律内涵 “舆论”之意就是老百姓的议论,卢梭曾称它是“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舆论在形成与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介起关键性作用,因此,舆论监督被公认为是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功能。 在法律上,我国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也是公民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没有出现“舆论监督权”的字眼.其他法律、法规也没有对舆论监督权的法律定义.一般而言,舆论监督权包括言论自由、表达自由、新闻出版自由等方面。舆论监督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以及整个社会必备的权利.只有具备了这一权利,人民才有可能发表自己的各种主张,政要官员等公众人物才有可能受到真正的舆论监督,才能揭露、防范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3.
公民对媒体的“接近权”是应当特别关注和保护的一项权利。我们应从民主政治改革、改进和完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建立媒体披露制度等方面入手,保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和公民对媒体的“接近权”,推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现实生活中,公民、法人名誉权遭受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名誉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近年来北京地区各级法院受理的名誉权纠纷案件达300余件,而没有受理的则更多。  相似文献   

15.
新闻监督权与名誉权保护,是多年来新闻实践中及司法审判实践中时常遇到的问题,不仅经常会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不断引起新闻从业者及法学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信用档案管理中的个人信息权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03年开始起草,2005年初完成,现已呈交至国务院,进入审批程序.该法律突破了我国传统法律中对公民个人名誉权的保护范围,把如家庭住址、医疗档案、职业情况等可识别信息也列为保护内容.除了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犯外,还充分保护公民了解自己的信息、修改自己错误信息的权利.该法案的出台无疑将对我国信息权的保护产生重要影响,预示着我国对公民信息权的保护从间接保护向直接立法保护过渡.作为涉及个人信息较多的信用档案,对信息权的保护,也将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和公布他人隐私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牛津法律大辞典》把名誉定义为:“是对道德品质、能力和其他品质(名声、荣誉、信誉或身份)的一般评价。”名誉权,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权,它是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获得和维持其名誉的客观公正评价的一种权利。然而,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媒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带有较为明显的歧视性语言,而且这些歧视性语言均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对民事主体的名誉权的侵害。笔者经过考察…  相似文献   

18.
"艳照门"事件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到网络名誉权保护的问题上,网络时代的名誉侵权案具有区别于传统侵权案件的特殊性.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公民的名誉权保护遭遇新的挑战.网络侵权案件的责任如何认定以及网民如何避免侵权等都是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勇 《新闻记者》2007,(5):40-41
“丑闻”取代“美谈”众所周知,走向市场后,我国“有些传媒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它的最高使命已经不再是承载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权和社会的政治动员的工具,而  相似文献   

20.
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名誉权保护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是一项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然而,在保护网络言论自由时,常常会与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相冲突。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价值及其弊端,并提出网络言论自由对隐私权、名誉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论述了权衡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名誉权的关系。最后,提出规范网络言论自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