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汉口是明朝中后期开始兴起的一个新兴的商业城镇。随着城镇商业的繁荣,各种娱乐文化空间也逐渐形成和发展,汉口的茶馆就是其中典型的公共娱乐空间。本文主要根据现存仅有的史料,对清朝中晚期的汉口茶馆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四川成都茶馆的研究已经开始,但是对于被称为天下“四大名镇”之首的汉口茶馆的研究却很少,因此,作者力图对早期汉口茶馆的生存形态和茶馆文化进行论述,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瑾 《华章》2012,(26)
茶馆这个人们联络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文化和传统观念,同时面对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茶馆以多元化的设计风格,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本文通过介绍了现代茶馆的概念和功能,对茶馆中纹样符号的构成形式作了论述,体现现代茶馆对中西艺术元素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茶馆、酒肆是作家审视中国近现代公共生活的重要窗口.茶馆、酒肆拥有休闲聚会、是非伦理、信息传递等多样公共性社会功能.同时,受传统等级制度和权力中心意识的影响,这个公共空间实际上被压缩、异化,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应有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4.
<茶馆>是中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也是老舍先生在有生之年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老舍通过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茶馆中的人生起伏、生活变迁,也使茶馆参与了剧本本身的叙事,让作为市民公共空间的茶馆成为展现剧作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以降,茶馆等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相当普遍,这种空间的盛行与它们的饮食性质相关,但这类空间的存在可能也巩固了茶等饮食在庶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开放空间的特性成为城市文化现象之一的茶馆的出现及普遍化,是非日常性生活范畴更进一步发展而"日常化"的结果.就整体社会生活的发展而言,荼馆之类空间消费的日渐频繁,也可以说是城市中公共空间日渐扩张的过程.这样一个社会性范畴的确立,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创造,由此空间的开启而衍生出来的种种相关活动,又可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茶馆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休闲空间,茶文化与茶馆文化又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深遗的精神内涵。新的时代赋予茶馆以新的使命,即不仅要具备其原有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这种需求的实现主要依赖茶馆的整体环境及茶具、茶品、茶艺等各要素中所蕴舍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茶馆空间设计中,如何赋予茶馆空间以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内涵?通过一些设计实例,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茶馆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诠释,这对于设计打造出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和具有地方特点的现代茶馆外部空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14,(10):45-46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基础性研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自身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等,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有法”;依据不同学科、年段、课型以及教师不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的“教无定法”。本期,我们挑选出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课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选用《茶馆》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仅可以教育我们的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使之熟悉我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党的斗争史,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加热爱党和社会主义,而且它充分地体现出杰出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真实,幽默的艺术风格。老舍写《茶馆》是以一个茶馆为背景,以茶馆为时代的窗口,写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趋势。确定以茶馆为人民活动的背景,显示出作者的匠心。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听到时代的声音、触摸到现实的脉搏,从一滴水窥见到大千世界。《茶馆》供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作家真实的政治热情、真实的现实主义写作态度,真实生动的语言等等。我们可以举出八条十条来说  相似文献   

10.
茶,起源于中国;茶馆,也同样最早出现在中国。茶馆萌芽于晋唐,历经1700年的流变发展,在国人的生活休闲、文化娱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梳理茶馆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茶馆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最直接的就是社会安定繁荣,茶馆文化兴盛;社会衰败无序,茶馆破落不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茶馆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娜 《文教资料》2011,(33):21-23
茶馆是一个大众文化圈.它具有海纳百川的容纳性和包容性,无论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文人学者,还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粗野村夫.它都会笑脸相迎。所以茶馆可以称为一个小社会。正是因为茶馆起承转合的顺畅,老舍先生才选择了这一三教九流混聚之所来表现时代的变迁,本文即是从老舍先生的《茶馆》中衍生出国事与民事转换的社会缩影。从晚清民事喧嚣背后湮透着国家没落;到民国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再到新中国成立前黎明前的黑暗,国事与民事掺杂纠结在一起……这些都发生于最民生的空间——茶馆,却与茶馆信奉的“莫谈国事”形成最大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茶馆文化古来有之,由于武夷山特有的社会环境和风土人情,使人们的休闲生活和茶馆联系起来。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冲击下,茶馆的设计风格也因此而多样化。解读茶馆文化内涵,解读设计的新视野,对于理解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对设计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外城西区是北京茶馆最主要的分布区,茶馆数目占到了全城茶馆资源六成多的比重,其他城区和郊区只有少量分布。北京茶馆的分布明显有倾向于市场区的特点。茶馆林立的香厂在清末发展成为一处新兴的休闲型市场娱乐区。  相似文献   

14.
成都"茶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文化是一种民俗旅游资源,反映了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成都茶馆文化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成都的时代风貌,旅游开发价值较大。本文论述了成都茶馆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并对其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以成都茶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种植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国饮”。茶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在全国各地都十分发达。巴蜀茶文化与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具有极大潜力和魅力的资源宝库,也是发展和繁荣成都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打造茶馆文化产业,可以拓宽成都市旅游开发亮点,成为历史与民俗融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综合文化工程,以体现成都休闲文化城市风格。  相似文献   

16.
茶馆     
在四川、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北京以及上海等地,茶馆越来越受到追捧。据业内人士透露,经营好的茶馆是不可多得的“蓝筹股”,给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同时提升了个人文化素质和本地的文化水准。茶馆的经营涉及到地方的整体文化氛围,需要融入有地域特色的茶文化,需要因地制宜地经营。开店分析茶馆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茶馆的客户群,也规定着茶馆的店面装修风格。根据定位的客户群选址,这一点很重要。尽量选在较固定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房屋拆迁,地段改建等意外的发生。在选址之前要作好市场调查,消费群体规定着经营的品位。在设备购买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目前茶叶市场的发展,现代化茶馆建设成为茶行业突破的关键点。以此为基点,开展对茶馆经营策略的详细研究。应以地方茶点特色为突破口,分析茶馆经营策略,完善茶馆经营理念;结合茶馆所处地理位置、面向消费对象、文化传统途径,明确茶馆目标消费群体;注重品牌实力,设计茶馆品牌宣传策略;采用创新式茶馆服务模式,转换提升员工服务意识;促进茶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阮崇友 《文教资料》2014,(26):18-20
店名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既具有语言的一般性质,又有区别于其他应用语言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修辞运用、语汇特征、文化意蕴、审美特质等角度,对昆明市茶馆名称进行分析研究。修辞手法在茶馆命名中的运用使得店名含蓄地传达出丰富的文化意蕴;词汇的丰富多彩使得茶馆店名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特征;独特的审美特质使得茶馆店名具有丰富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9.
茶馆     
《新作文》2006,(Z1)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奶奶总带着我到一个茶馆里去,那个茶馆在一个很幽静的公园里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似乎没有多少人光顾,每次去时,都只有几个老人和茶馆的老板,他也是一个很老的人。我一向不喜欢喝茶,因为茶很苦,而且烫。我更不喜欢喝这茶馆的茶,因为茶馆的  相似文献   

20.
从词汇文化现象和语句文化现象这两方面入手,对定量材料《茶馆》中的语言文化现象进行穷尽分析,以期从《茶馆》中的语言文化现象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