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西路庐剧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的主要分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从音乐上分析,不论是唱腔旋律,还是演唱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归其美学特征有三大点,即浓郁的乡土韵味、"小家碧玉"的演唱形式、形式多变的传播特色,也正是这三大特征构架出西路庐剧在我国戏曲界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黄梅  吴敏 《黄山学院学报》2012,40(6):130-133
西路庐剧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的主要分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其花腔音乐表现风格上分析,其旋律线条粗犷高亢,音乐结构感性和谐,表现意境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为西路庐剧流行地那种去声音调的地域语言、口传心授的流传方式以及朴素的小农生活情调。这种独特的音乐表现风格构建了西路庐剧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本体来看,传统西路庐剧的主调音乐的旋法特征主要是旋律的连续下行进行、大二度与小三度的主要地位、旋律音程转位的使用、相同形式的基本音列等;从音乐美学视角来看,地域性、文化性对传统西路庐剧主调音乐旋法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庐剧作为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派分为东路、西路、中路庐剧。其中,东路庐剧流行于芜湖、无为、宣城等一带。本文选取无为庐剧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与生存现状进行研究,解析庐剧发展的困境,呼吁大众重视起对庐剧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庐剧无论在语言、唱腔风格还是表演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民间艺人一方面通过庐剧诉说黎民百姓的悲苦命运,另一方面也将坚忍、豁达和乐观的性格元素融入了剧作和表演之中,于是庐剧就形成了以寒腔悲调为主,又带有某些幽默诙谐的成分和戏谑性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德兵 《文教资料》2014,(16):67-68
作为安徽地方戏主要剧种的庐剧历史悠久,流派纷呈,上中下三路各具特色,传统剧目、现代小戏一应俱全。虽然庐剧的起源区域和形成年代尚无科学论断,且说法不一。但是建国后庐剧所经历的发展、传承和危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十分明显,人们对庐剧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由此,对庐剧艺术资源的全面调查;对庐剧传统剧目与创作剧目的整理编制;对庐剧的唱腔表演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对庐剧文化的综合价值与发展前景,以及对庐剧文化的生态保护与艺术传承等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双条落”是福建畲族具有复调特点的民歌,其产生有着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在艺术上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其表现为:歌词题材结构的对仗工整、内容上的丰富多彩、演唱方法独特、演唱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曲调音乐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二人台是流行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河北、陕西等五省区的一种地方小戏,是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高度结晶,多采用一旦一丑的演唱形式。二人台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思想内容、鲜明的艺术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无数民间艺人的探索与创新,从多方面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声乐演唱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人声为乐器通过音乐和语言相结合诉说情感,并使人们获得美的感受的艺术表现。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现是演唱成功、使声乐演唱具有艺术魅力的重要的条件,所以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现和审美想象的运用对歌曲的创作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展现具有重的意义。下面本文重点进行分析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唱法植根于我国的土壤,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几千年来,它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民族唱法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戏种,湖南花鼓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其代表曲目《刘海砍樵》不但拥有独特新颖的演唱方式,质朴的乡音俗语,而且具有融合音乐美学、音乐民俗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的多重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民间曲艺发展每况愈下。本文对其艺术风格、曲式特征及唱腔特点等作详细阐述以表露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呼吁人们关注民间艺术,提高对民间艺术的理解,保护和支持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字舟云 《考试周刊》2009,(50):47-48
何为艺术歌曲?艺术歌曲的特征、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怎样?中国艺术歌曲具有哪些重要的艺术特点、经典曲目和代表性人物?演唱不同类型的艺术歌曲应该注意哪些要点?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6,(5):79-82
"旱船"是我国民间传统民俗表演项目之一,也是民俗体育和民俗舞蹈的重要内容.从体育美学角度分析认为:旱船运动具有美好的寓意、鲜明的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表演动作等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该项运动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以及美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极具音乐表现力,能够较好的诠释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声乐钢琴伴奏,是钢琴众多演奏形式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都对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之间的联系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但多是对于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如何合理的配合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试从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相互之间的关联,来分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影响,以便在实际演唱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演绎作品提供一些可作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艺术歌曲在我国文化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代表了中国诗歌文化与西方音乐技法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在当代高职高专的声乐教育中,多元化的时代发展对传统和学院派音乐也有着巨大的冲击,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并不乐观。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对高职高专的声乐学习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高职高专声乐教育的现状,阐述中国艺术歌曲在高职高专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性,笔者希望高职高专的声乐学习者了解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意义与作用,让中国艺术歌曲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戏曲与三农文化——以安徽庐剧考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庐剧的考察与研究,试图从它的流派、流行区域、艺术形式和内容等几个方面阐述其与三农文化之间的关系,解读戏曲艺术的生成环境和人文内涵,简单了解庐剧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庐剧,进而更好地促进庐剧艺术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歌,是我国辉煌灿烂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广袤的土地,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方言使民歌汇成了浩瀚的海洋。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艺术表现特征。这就是以民族唱法为主体、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多种演唱声型各领风骚、多种演唱形式异彩纷呈,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表演艺术。研究本民族民歌的这些表现特征,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当代歌坛表演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是由其拥有的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整合而成,并能使学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具有价值特征--创造独特价值、资产特征--专用性资产、知识特征--隐性知识等三大核心特征.在建设实践中,决定核心竞争力的不仅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力与资源的结合状态.因此,重点学科必须构建基于资源与能力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才能保持并提升持续性竞争优势,实现由重点学科向卓越学科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