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2007-2012级浙江省部分高校新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统计分析了各生源地男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连续六年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地区男生体质指标部分呈下降趋势,部分波动性较大.掌握近五年高校生源体质健康动态状况,对加强基础教育至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衔接,深入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更有效地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根本目标,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部门掌握浙江省高校生源的体质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南省19~22岁大学男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纵横向比较研究,针对其体质现状提出了在今后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子及其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并进行因子得分分析评价学生的体质水平,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主要有3个因子,其中男生最重要的因子是身体素质因子,女生最重要的因子是身体机能因子。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大学女生体质因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1991年和1995年19~22岁大学女生所作的因子结构研究,揭示了大学生体质指标线性组合的规律性.从而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体质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体质调研中,有关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相关研究的综合评价报道甚少.现依据2000年浙江省大学男生体质监测数据库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形态类指标和机能类指标聚类处理,以及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摆出简化的大学男生身体形态综合评价(分)模型,探索对浙江省大学男生的身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等特征,以南京理工大学19~22岁7204名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依据,运用数据截取和数理统计法,根据体质指数大小进行分类,并对4种类型的男女大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学生体质指数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体重偏低组男生多为瘦长体型,超重男生多为身体敦实类型,体重偏低的女生多为瘦长体型,肥胖组女生身材多属矮胖体型;体重偏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肥胖学生的得分普遍较低,其运动能力受到体重的制约,超重组女生爆发力较好。  相似文献   

7.
依据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评价,以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城市汉族男生身高生长发育整体水平的现状。结果认为,北方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整体水平要高于南方;依据全国、北方、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汉族6~22岁男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值和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整体特征分析,可将其生长发育划分为4个时期,并且呈波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5和2000年四川省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对四川省19~22岁汉族城乡男女大学生体质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EXCEL2000统计分析法。结果数据表明2000年四川省19~22岁汉族城乡男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与1985年相比更加完善;身体机能指标与198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指标除了城乡男女立定跳远成绩和城乡女生仰卧起坐成绩与1985年相比有所提高外,其它各项指标如50m跑、引体向上(男)、1000m(男)、800m跑(女)、体前屈等与1985年相比却均有所下降。结论2000年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加大对大学生体质检测力度,深入体育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近5年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以及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认为要维持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待于科学干预学生体育锻炼的认知心理因素.采用体质测量法和心理测量法分析了男女大学生体质与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并基于健康行为过程理论(HAPA)探讨了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等心理要素的干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男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且在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两因子上呈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男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女大学生,身体肥胖、协调、活动、整体身体因子呈显著差异,身体健康、耐力及总分呈非常显著的差异;③男大学生体质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态度呈显著相关,而女生只有坐位体前屈及800m跑与体育锻炼态度呈显著相关;④男大学生1000m跑与身体健康、自尊及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女生体重、握力与身体自尊,坐位体前屈与身体活力,800m跑与身体耐力,自尊呈显著相关;⑤男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主要与行为习惯、行为控制及主观标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多数因子均呈显著相关,身体健康、耐力、外表、活力、自尊、整体身体因子及总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⑥从认知心理因素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可以将体育锻炼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策略和变化的具体阶段联系起来,有效激发与维持学生的科学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统计法、比较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选用1985年和2000年两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我国19—22岁汉族南北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15年间体质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再加工处理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我国19—22岁汉族南北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南方大学生与北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特点,以期为南北方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体育教育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