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项目汽车领域的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中"汽车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研究情况,结合汽车强国模型的十大核心指标,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汽车产业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重点理清了汽车强国的总体思想、战略目标以及实施路径与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期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提供明确的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2.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2,(13):8-9
经过几十年奋斗,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中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该走一条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在我看来,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两大趋势,是我国振兴实体经济、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家全面部署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程,并将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列入制造业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引导行业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顺应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监会和国家海洋局编制印发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6)
"工业4.0"是以智能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我国规划用三十年时间建造成世界强国,"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产业借鉴德国"工业4.0"的战略方针,结合中国制造业现有的行情,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方面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而采取一些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强有力的经济武器。"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依据《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导致其原因,探究解决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不断推动着中国制造业业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7.
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要实现这一战略,关键要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制造强国建设深入推进和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蓬勃发展,智能制造人才瓶颈愈发凸显,应健全顶层制度设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为实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4)
智能制造是我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布署,也是锯床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创新驱动主要方向。数控锯切自动生产线智能集成系统是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合和深度融合,文章通过对高性能数控锯切机床与物流、仓储、分拣等系统构成的智能下料系统的分析。并且对锯切设备与其他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组合,实现计划、排产、生产、检验全过程闭环管理。通过工业互联网不同装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块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采购、外协、物流的管理和优化也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对锯切智能装备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孙毅  罗穆雄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1):1316-13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工业大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长期以来对美国重视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的认知相反,自2010年至今,美国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3届政府都将振兴美国制造业、激发美国制造业创新活力作为保障美国经济领先地位的核心战略,并通过《2014年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新法案》《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等一系列政策完善了美国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为美国智能制造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意见。文章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智能制造政策的演化过程,重点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与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两大典型实践,总结了美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基于美国的政策及相应实践,结合我国国情与产业基础,文章梳理总结了美国智能制造政策对推进我国政策改进的6点启示:(1)加强政府的引领作用,完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2)培育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扶植中小企业发展;(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性技术的发现与商业化进程;(4)深化开放合作,促进知识的共享与融合;(5)改革考核评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6)完善教育与培训体系,强化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并将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和"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趋势共同推动着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零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制造强国战略下,技能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标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技能人才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矛盾共存,技能人才供给与制造强国战略需求不相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产业人才匮乏,技能人才总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阻碍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施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力度,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智能制造被认为是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基于2008—2018年上海市科技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统计数据,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了智能产品制造水平的度量指标。研究发现,智能产品制造推动了企业分工位置向价值链上游移动,结果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所在行业的创新度或开放度越高、竞争度越低,智能产品制造的促进效应越强。研究结论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从目前情况看,"大而不强"已然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标签,然而国际竞争与国内消费升级的双重压力均要求制造业必须向高质量转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缺失,2018年的中兴事件、2019年的华为事件及实体清单均已印证。然而核心技术缺失形成的卡脖子现状只是表象,背后深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德等工业强国纷纷制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以及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双向挤压",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内生变量,选取我国2002—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阶差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促进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引领未来汽车新一轮发展。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基本成型,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专利信息详尽揭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的技术体系和国内外专利技术发展现状,对企业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营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发展,民营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目前已经与国有、外资呈“三足鼎立”之势。在我国制造业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过程中,如何增加我国民营制造业的竞争力,科学技术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创新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我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探析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强国路线图。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用协同研发的有效组织模式,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功能架构及其运行的知识管理流程,构建了理论框架模型,以期对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国家正式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各国各厂商均从制造业基础零部件的智能制造入手,对现有的制造装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构建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制造工厂和智慧制造社区,掀起了整个制造方法和制造模式的变革。阐述了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核心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采取切实举措促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等战略逐步深化,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IPSN)"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创新体系日臻完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必将交融于全球一体化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中并实现转型升级,否则或将面临优胜劣汰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认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是为一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其职能不仅包括管理和信息服务,更应涵盖个性化、模块集成和全程价值链供给战略。利用结构分析法以及功能/价值分析法得出,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平台基本构成包括决策体系、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智能生产与服务组织体系、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台将由"镶嵌"于产业组织体系向"交融"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变革,存在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