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共设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其中,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共设两课,即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下面结合课标要求,对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简略解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本课共设两框,即"和朋友在一起"和"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设两目,即"我的朋友圈"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共设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其中,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共设三课,即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现结合课标要求,对第四单元教学内容加以简略解读。第八课探问生命本课共设两框,即"生命可以永恒吗"和"敬畏生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共设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其中,第一单元共设三课: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和第三课"发现自己"。下面,笔者对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加以教学解读。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课设两框,由"中学序曲"和"少年有梦"组成。第一框"中学序曲"设两目:"新的起点"和"成长的礼物"。  相似文献   

4.
<正>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共设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其中,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共设两课,即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现结合课标要求,对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加以简略解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本课共设两框,即"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和"做负责的人"。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本框设两目,即"我的角色,我的责任"和"责任你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以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为主题,由"师生之间""亲情之爱"两课组成,说明了父母亲情和师生之情这两个核心问题。下面就怎样教好"师长情谊"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集体生活邀请我"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第一框内容。这一框是本单元的排头兵,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整个第三单元有三课内容,即"‘我’和‘我们’""共奏和谐乐章""美好集体有我在"。就学科逻辑而言,"‘我’和‘我们’"解决认识集体的问题,"共奏和谐乐章"处理集体中各类矛盾问题,"美好集体有我在"引导集体建设问题。从哲学角度剖析,第六课完全是认识论角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近父母》的第一节,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本单元的主题是跨越代沟。因为进入八年级后学生们在生活学习方面比七年级时成熟了,而在人际交往中亲子、师生之间的相处渐渐出现了所谓的"代沟"。解决代沟问题,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以尽快地适应新年级的学习生活,是八年级学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单元通过第一课走近父母、第二课理解老师的教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激父母,尊重老师,主要目标是从情感的角度实现亲子、师生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近父母>的第一节,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本单元的主题是跨越代沟.因为进入八年级后学生们在生活学习方面比七年级时成熟了,而在人际交往中亲子、师生之间的相处渐渐出现了所谓的"代沟".解决代沟问题,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以尽快地适应新年级的学习生活,是八年级学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单元通过第一课走近父母、第二课理解老师的教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激父母,尊重老师,主要目标是从情感的角度实现亲子、师生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走近法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框题的内容,内容主要是讲述各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凸显法律在生活  相似文献   

10.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庆文 《广西教育》2008,(20):95-9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走近法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框题的内容,内容主要是讲述各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凸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和保护作用。本框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学好这框题的知识,将会对后面的课程,包括初二、初三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美术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实践性、针对性、地域差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原初中美术教材第四册为例,其中第二、第三课分别为"工艺品制作"和"玩具制作",第六课为"策划艺术节"(人教版新教材调整为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综合·探索"),第七课为"电脑美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的第二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引导和培养师生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情感联系。本课由两个框题组成,第一个框题是“我和老师的故事”,从几个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日常生活片断切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流露;第二个框题是“老师,您辛苦了”,从理性知识分析入手,带领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进而尊重教师,珍惜他们的劳动。本教学设计为“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的内容,将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师、感恩教师,在增进感情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处理和教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九、十一册教材内容的安排,基本上是按照相近的内容分为单元。第九册大体上分为四个单元,即一、二、九课为一个单元,进行尊敬他人的教育;三、四、五课为一个单元,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六、七、八课为一个单元,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最后一个单元是法制教育。第十一册大体上也分为四个单元,即一、二、三课为一个单元,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四、五、六课为一个单元,进行讲究效率和关心世界大事的教育;七、八、  相似文献   

15.
陈斌  庄清蓉 《福建教育》2023,(21):26-29
<正>“环境危机与生态失衡”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主要内容。九年级上册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编写的,第三单元由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组成,分别涉及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围绕“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两个框题进行内容设置。“正视发展挑战”主要从“是什么”的角度阐述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本课时节选自“正视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七年级上册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成长篇,第二单元为理想篇,第三单元为自然篇,第四单元为科学篇,第五单元为亲情篇,第六单元为想像篇。与以前的语教材相比,语课标理念下的语教材编选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18.
<正>老子曾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万物自化就是达到了无为境界。人生需要追求这种无为境界,课堂教学也应该追求这种无为境界。笔者有幸观摩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李欣老师"家的意味"一课(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以下简称"本课"),试分析其无为之妙。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国庆前夕,我来到海滨之城厦门,参加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有幸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和六位教师的课。第一天"同课异构"由李若宁、梅慧民、陈骞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第二天"同课异构"由李兆云、程波、刘夏丹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关爱他人"。我用心聆听,感受颇多,收获满满。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级标题,单元题和课题下面设有导语,每框以"运用你的经验"导入,以"拓展空间"收尾,正文中穿插使用"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阅读感悟""相关链接"等栏目。本文拟就教材的栏目设计和呈现方式加以简要介绍和说明。单元导语·课下导语全书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标题下面均设有导语。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的导语是:"生命好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