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充满智慧的",有备而来"是教学的一种大境界。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前与课后准备工作的分析,着重讲述了美术教师教学准备的种种。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留心"、"用心"、"精心"中不断提高教学境界和课堂效率。教师"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广义的"备"即"大备、""终生备",它包容师生阅历的全部——既指写在备课本上的有形文字,更指融入心间的无形意识。  相似文献   

2.
生态课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行为呢?尤其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授课,即如何把握在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一、教师的"讲"是自身主导功能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传统课堂中,强调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而忽视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自主地学",其核心是"学会",而非"会学".而生态课堂是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宝丰 《辅导员》2011,(22):40-40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常深感教学的艰辛与不易。辛辛苦苦备一节课,认认真真讲一节课,仔仔细细批改辅导,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怎么理想,甚至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教师的这种勤勤恳恳、大包大揽、极度的负责任不仅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短路",甚至还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埋怨和不满,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我最讨厌老师总是讲个不停,不给我们留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是"讲师",他们在台上讲,我们在下面听,  相似文献   

4.
程秀娟 《现代语文》2013,(10):60-61
在浙江绍兴有大文豪鲁迅的"三味书屋",关于"三味",作家吴伯箫在《早》这篇文章中写道:"据说这里的‘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就是书香……"而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三味",与语文教学有关,是指:"书声味"——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欣赏味"——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中蕴含的各种味儿;  相似文献   

5.
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通过"讲理"实现资政育人的教学目的,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讲理"首先要"有理",不仅要"讲理",还要看讲"谁的理",因为"有理"不一定"合理"。因此,只有讲"合理"的理、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讲理",才能达到资政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要备教材,即顶"天",还要备学生,即立"地"。而现实情况是,教不好学生,教师的埋怨就是学生"太笨",这其实都是教师"自以为是"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曾有幸两次聆听程少堂先生的学术报告,深深吸引我的竟不是他的标新立异,而是他的幽默气质。他说备课要"备幽默",教学要"教(学)出幽默美",还说"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玩儿’并不一定是不严肃,  相似文献   

8.
所谓"自讲",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把一些课本知识先交给学生去自行分析、讲解,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总结,即通过"诱导——自讲——点评",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  相似文献   

9.
朱向明 《生活教育》2012,(11):56-57
教语文的都知道,孩子习作水平的提高重在"指导",更贵在"讲评"。如何高效"讲评"呢?仁者见仁。近年来,我在"讲评"孩子习作时做了这样一些尝试——变枯燥的"就事讲事"为"就事讲故事",感觉效果不错,不妨晒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就十分重视阅读的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会学习,学生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1.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传统的"满堂灌",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宰"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现代教育教学,不能适应和推动教学进程和教学发展.徐州市教育局根据新课改教学标准,结合现代教学目标要求,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制订实施的"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简称"学讲计划"),通过阶段性的实践和试行,以其所具有的改善课堂教学构建,展示学生主体特性,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培树学生学习素养等方面功效,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的备课既要备"大纲、教材",又要备"学生"。所谓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即自信力、兴趣、注意力等状况,这就要涉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万妍 《教育导刊》2011,(11):83-85
在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多元化和生物课课型研究的三大背景变更下,提出关于试卷讲评课型的教学新模式——"七环节模式",并通过一节生物讲解课的教学案例展示模式的操作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予我们阅读教学很大的启示:学习者只有通过多读,才能领悟到文章的内在意义。所以教师应摒弃过去"满堂包讲"的教法,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感情,读出真知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四味朗读”。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的认知决定了学前儿童欣赏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必须根据学前儿童的特殊审美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讲"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去"讲",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为他们开启文学之门。  相似文献   

16.
当今,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愈发谈"讲"色变,该讲的也不讲了。深入探究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讲",而是在于"讲什么"和"如何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应该"靓"起来,当讲则讲,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如果教师能够在讲的过程中做到信息质量与传递手段有效性的统一,就能够获得调动学习主体能动性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生成更多的学力。教师的"讲"应是真情的传递,是人文的关怀,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情感的唤醒,是传递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之一。阅读教学离不开"讲",阅读教学呼唤智慧的、有效的"讲"。但应该把握适时、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五环三步"教学研模式是基于校本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模式。"五环",即备课、演课、上课、评课、反思;"三步",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实践。该模式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强调"五环"与"三步"的有机融合,旨在构建高效课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化学教与学》2010,(8):30-31,61
"度"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标准,是普遍存在的,如排球比赛要求一传到位,锻冶工作要求掌握火候,艺术表演要求恰到好处,化学教学也有自己的"度",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  相似文献   

19.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的一个重要诗学命题。朱光潜和宗白华都从这一命题"接着讲",他们荡涤"隔"与"不隔"在王氏诗学中的狭义性,拓开自我诗学话语;他们"接着讲"的方式、程度、内涵、目的等均有不同,但都有其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备己”是备课中的重要一环,它跟“备书”、“备人”一样重要。一、“备己”是备课中的基础广义地讲,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平时认真读书,经常阅读报章杂志,勤于积累资料都是备课。狭义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