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拉斯是一个时写作非常倚重和非常痴情的女作家,写作占据着她生命的大部分甚至是她中晚年的全部,在孤独中写作、在写作中品尝孤独是她的写作方式,在写作的话语中,她展示自己并通过自身来把握世界,在她那里,写作肩负着双重使命。她用写作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历经沧桑的女性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一生为我们制造了"张爱玲梦魇";她写了《传奇》,但她的一生是一部更大的传奇。她的作品离不开她那个时代和她的家族。她的为人、行事及思想发展都能从她的家庭、生活经历中找到对应。不难看出,她的作品有"她自己不快乐的童年生活反映并转化"。  相似文献   

3.
夏洛特·史密斯是十八世纪末期的一位优秀女诗人。在十四行诗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她率先采用十四行诗写作,在她的《悲歌十四行诗和其他散文》中,她对十四行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她的十四行诗受到了当时社会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由于她的影响,十四行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她对十四行诗在十九世纪的复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①她很诗化,抽象得像光,缥缈得如雾,漂泊得似水。她深远、宽阔,无色、无味、透明,单纯、空灵。她的脚步,虚幻飘忽,无影无踪。你看不见她,尽管她有重量,更有形体,本非虚无。你用手抓她。先一握,再一拧,满以为抓住了,而你的手中,却依然虚空。②她和你密不可分:她中有你,你中有她。③她成了地球飘拂的帐幕,包围、密拥着整个地  相似文献   

5.
在家教咨询中,曾有一个家长这样说到:我女儿今年10岁,她从5岁时开始上兴趣班,我们做父母的也一直尊重她的意愿。到现在为止,她分别上过绘画、声乐、舞蹈、二胡和古筝5种兴趣班了。她是从去年开始放弃了二胡选择古筝的。她的古筝老师对她很满意,认为她进步很快。我也很高兴女儿终于不再改变了。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天地》2011,(10):54-57
在“看世界”栏目中陪伴了我们多年的洛艺嘉姐姐突然来信,说她有了小宝宝,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在电脑前写作了,因此“洛艺嘉系列”不得不暂时中断。她托小编向大家转达她的歉意。小编觉得,我们大家也都愿意在感到遗憾的同时,真诚地感谢她,并祝福她和她的宝宝平安、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7.
冰心“爱的哲学“中爱情题材的缺席,主要是她所接受的基督教义中博爱思想的反应,也同她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审美理想以及她深厚的恋母情结密切相关.她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爱的歌颂,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宣扬,在“五四“时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她个性化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高倩走了。高倩走时将属于她的全部留给了她周围的人。在她的遗存中,最为珍贵的是顽强不屈、孜孜以求的精神。她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从小学到大学,总是取得最好的成绩,得到最高的评价;凭着这种精神,她日复一日地照料看她瘫痪的老父;凭着这种精神,在学习中,她一次又一次取得优异成绩;凭着这种精神,她在癌魔缠身的情况下,坚持学习到最后一刻,完成了专升本学业,取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我认识高倩,可以追溯到14年前她在师专上学我为她们班上课时。真正了解高倩,了解她珍贵而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则是近年在我第二次作她的老帅和班主…  相似文献   

9.
约翰.福尔斯在《收藏家》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米兰达极力想摆脱被压制、被摆布的命运。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地与男性抗争以追求个体自由和价值,建构女性主体。福尔斯赋予米兰达反抗精神,但由于她在困境中的自我贬低、她对男性霸权缺乏明确的认识及其思想上的妥协性,她的主体建构陷入了困境。反抗与依赖,这两者矛盾的纠结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折磨,使她走向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天堂的问候     
晨晨是去年九月份入园的,她聪慧、自信,是个能说会道、很有个性的孩子。变化发生在国庆长假后。在假期中,晨晨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路上发生了车祸,爸爸不幸身亡,更为不幸的是她亲眼目睹了全过程。假期后她再来幼儿园时,我们明显看出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以前早晨来园时,晨晨总是高高兴兴的,现在,她却时常哭哭啼啼,一会儿要外婆送她进活动室,一会儿要求外婆别走,一会儿要求外婆中午接她。在幼儿园时,要么说中午  相似文献   

11.
正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应对。每一位来访者都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应着。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她感到很抱歉。目光在来者中逡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鉴赏》2010,(7):87-89,111,112
丁立梅,江苏东台人。她的作品就如同她的名字,于质朴中发出隐隐的清香。她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点滴生活,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中感悟人生、捕捉感人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的作品去细细品味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为数不多的著名女性学者,袁昌英的学术背景和学者气质深刻地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使她在中国现代女性书写里程中展现一种别样的风采。她在戏剧创作中自觉地运用现代西方艺术创作方法表现女性生命体验,取得了较大成功;在散文创作中,她在表现女性独特和细腻的感受时,也呈现出一种智慧和从容的学者气度。  相似文献   

14.
儿女凤凰是家中的成员。我和妻子商量,她在家庭中应有自己的一块“小天地”。于是给她隔了一间小房,把她的活动床从客厅搬到了她的小房里。她高兴得眉飞色舞,自已动手安排自己的生活:抽屉里放着图书;桌上放着墨水、笔筒;墙上挂着报纸,贴着功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在这属于她自己的空间里,她感到快乐、舒适,每天按时上学,放学  相似文献   

15.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成功的塑造了安娜这一典型的个性形象。她是上流社会妇女的一面镜子。她热情、勇敢、聪明、好动,意志坚强、积极上进。然而她所处的社会却虚伪、卑劣、残酷。她的生活是别人为她设定好的;她的婚姻是僵死的婚姻;她追求自由、追求爱情、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这与这个社会的虛伪、卑劣、残酷和对妇女的压制不相容。她在一次次的斗争,一次次的挣扎,又在斗争中一次次地失去,一次次地绝望,她得不到任何的援助,鸡蛋终究碰不过石头,她无力改变自己的一切。她宁要自由,也不要做奴隶;要死也不过那种无望的生活,最终选择了卧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安娜的命运悲剧不仅是社会造成的,同时也是她的性格因素造成的,是那个社会和她的性格因素共同造就了她的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作为一位精通中文的美国作家,她在翻译《水浒传》时多次提到她要做到“逼似原著”。而她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她女性主义的精神和翻译技巧。赛珍珠从未声称过她是女性主义者或者女性主义翻译者,在她的翻译中体现的这种女性主义精神来自她的潜意识,与她的生活经历不可分割,同时与她直译的翻译初衷并存。  相似文献   

17.
在吉首市光明小学,张冬秀说她是一个嚼得菜根甚至嚼得草根的人。她把这种生活态度完全融进了她的教学理念中,她的课堂、教学和教研,也和她的为人处世一样,都能在朴实无华的宁静和恬淡中,嚼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在美移民不同,邝丽莎笔下《上海女孩》中的主人公秦珍珠的身份建构过程充满着别样的艰难和困惑,这与她人生中经历的一系列创伤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给秦珍珠带来的创伤体验和她敏感、好强的个性密不可分。秦珍珠的种种创伤情绪交织在她自我同一性的重构过程中,她对生活和家人的态度呈现出矛盾和分裂的特点。最终,在姊妹篇《乔伊的梦想》中,随着珍珠中国之行的展开,她结束了对往事的沉溺,修复了同家人的关系,带着久违的美国梦飞回彼岸,完成了身份重建。  相似文献   

19.
我的成长路     
这是一位队干部写来的信。信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动人的词句,但是我们分明从这位队干部朴素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那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她来信的前面,她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为了给班级筹集班费,希望您能刊登。”这一刹那,我被感动了。再仔细看着她的名字,想像着这位六年级的中队长应该是什么样子。哦,我忽然想起来了:她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小记者招聘会场的那位女孩。她模样倔强、性格开朗。后来,她被录取了。然而,由于非典的影响,原本由她参加的那次小记者活动取消了。我们就没有和她再联系。没想到,这么快,她就离开北京转学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现在我们把她的这封信刊登出来,希望她不再遗憾。同时,也希望热情的你们伸出手和她联系,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鲁小莫 《小读者》2013,(3):8-10
那段时间她生病住院,来看望她的人很多,亲戚、朋友、下属……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一一应对。每一位来访者嘘寒问暖,嘱咐她安心养病。她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她感到愧疚。她的目光在来者中逡巡,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垂着双手,有些羞涩地站在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