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关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这与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发展格局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坚持文化研究的原则,避免文化偏见;高等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应该重视多民族交往发生的文化变迁在各民族高等教育演变中的作用,用历史学的观点审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和批判的姿态出现的文化研究,从深层次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文化“多元化”、“去中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和权力的关系受到关注。这给与文化紧密相连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诸多新挑战,它需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重新思考课程内容、师生关系、知识分子的身份角色等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探讨高等教育内部的文化选择和建构问题,期望引起人们对后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内部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学位制度的改革与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国家,苏联时期的学位制度亦比较独特.独立后的俄罗斯不论在高教层次结构还是学位制度上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总体趋势.本文在对苏俄学位制度的沿革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学位制度方面的变革与趋势.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关于人类社会中空间秩序的两大重要思想起源于中国:其一是“天下”思想,它将无所不包的世界看作一个没有边界的整体,遵循以共同的价值观和福祉为基础的治理理念。“天下”深刻影响了西周时期的思维观念。另一重要思想则是诞生于秦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和民族国家理念。这两种思想源流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天下”思想在以世界为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路径之间不断变化。自秦朝以来,虽然民族国家的思想一直发挥着相对更强的作用,但是“天下”思想依然是构建世界体系的方法,对民族国家的理念产生着影响。在过去的20余年中,关于“天下”思想的讨论重新兴起。这一方面源于赵汀阳等学者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更需要从超越民族国家的视角来理解各种关系。因此,“天下”思想对于填补当下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天下”思想不仅具有空间性,并且探讨了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如何最大化人类的共同福祉。本文梳理了古代和现代有关“天下”思想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下”思想对于阐释和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启发。本文在结论部分将其总结为八项原则。在“天下”思想影响下的全球高等教育中,这八项原...  相似文献   

5.
百年之际话科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废科举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百年回眸,既要看到这一考试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也不应忽视其负面影响。作为传统高等教育形态,科举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合理内核则为当今各类考试制度所借鉴。将当今某些教育考试的弊端一概斥之为“科举制的复活”,显然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6.
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扩张与义务教育落后矛盾之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印度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却迟迟未能实现。这种矛盾状况对印度教育乃至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出现这一“高扩低缓”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传统文化因素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种姓制度、宗教传统、语言、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这一矛盾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苏联解体使俄罗斯受到重创,其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所降低,为了恢复俄罗斯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与竞争力,俄罗斯政府重整旗鼓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研究俄罗斯的国际化改革进程,笔者总结了政策国际化、高校国际化及文化国际化三点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变革等方面对文化传统及传统的变革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兼及现代文化思想理论建设问题的思考。认为文化传统的变革及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健康态度”,就是要站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广泛地吸收全部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文化传统的补充。从而促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得以健康地发展,并大步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作为社会文化层面“晴雨表”的高等教育无疑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受到直接和间接影响,高等教育如何去适应这一新的挑战,教育观念的变革是高等教育改革最根本的变革,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21世纪,从入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这一层面,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确立应首先包含的国际化观念,适应社会观念,依法治教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多元化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六大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彼得一世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教育对当时国家的进步和国家建设作用巨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通过人才培养的变革、创新高等教育和转变质量观念等方式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俄罗斯高等教育推动和服务国家社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和保证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优先地位,使教育的变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勇于创新同时又谨慎地借鉴外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