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付禄  朱军 《精武》2012,(16):84-85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评价目益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评价对象上看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评价标准上看由单一性走向多元性;从评价效果上看由增强体质变向“健友第一”为主。那么。给合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是当前体育教学研究的的又一新课题。我们在教研的基础上认为,要评价体育与健康课,须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们以往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评价观念的影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侧重教师,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语言、教学的即时效果等,虽然也有一些汲及到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情趣”、“生学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但最终还是把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上。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更加倍受关注。那么,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以教为本”走向“以学为本”;从“刚性约束”走向“弹性空间”;从“增强体质”走向“健康第一”的理念变化,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评价方面的不完善,会给实际教学工作的操作带来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探索”正是出于对这一思想精髓的理解,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力图以此来焕发体育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体验愉悦的体育课堂生活,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一、实施体验学习的思考1.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5.
汪英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16-117,120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分析研究了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评价问题,引起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评价《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澄清、剖析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 《体育教学》2002,(1):38-39
新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名称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的制订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一大飞跃,是体育课程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也是与国际体育教学接轨的尝试。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进行评价,也就是成绩考核成为体育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大纲》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应体  相似文献   

8.
琅英 《体育教学》2002,(2):45-45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评价的观念和方式也不断更新,从单纯的教师评价到学生评价,从互评到自评,从单纯的动作技能形成到学生心理、情感的表现等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三个结合”。一、实现互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指向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和表现情况。传统教学模式,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处于被动甚至忽略的地位。教  相似文献   

9.
有效体育教学: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新课程改革导致了体育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要求体育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学力本位,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统一走向个性化教学,从被动守旧走向自主创新。这种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有效体育教学的内涵,形成了关注整体人的发展、关注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反思与创新等有效体育教学的理念。据此,设计了一种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框架,呼吁广大体育教师树立有效体育教学意识,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德育渗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新途径。分析德育与体育的关系,探讨学校体育德育的内容,阐述学校体育德育的功能。基于“乐练赛”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德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体现在: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意志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规范学生“健康行为”;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塑造学生体育品格,促进其“体育品德”的形成。“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切身体会,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兼顾技能、体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内涵下的学科实践、学科育人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旋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在前期践行基于学生学习的“一单·四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水平一新增操控类基本运动技能“原地单手侧向投掷沙包”一课为例,以明确行为与表现性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先行”方式逆向设计学生对知识、能力、思维等素养生成的学习活动,探索、实施基于学生学习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2006,(1):F0002-F0002,I0001
由“十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由广州市教育局承办、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协办的“十城市”第20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市举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体育处处长季克异、副处长卢逊、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宋尽贤、副理事长滕子敬、赖天德、耿培新、“十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端文,广东省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杨贵仁司长在开幕式发表的讲话指出: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衷心希望全国的学校体育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实施,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来自沈阳、太原、天津、成都、兰州、长春、重庆、郑州、哈尔滨、广州十个城市的代表团、观摩团成员与来自全国各地及广东省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约2000人,参加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届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了小学体育课7节,初、高中体育课6节,录像课40节;分组观摩了广州市25所中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征集了33篇论文;编辑出版了论文专焦:评出一等奖的体育课13节、二三等奖的体育课各20节;一等奖论文10篇、二等奖论文20篇;还评出了10名优秀体育教研员和16名优秀指导教师。本届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的体育课,都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意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的结合运用;教学步骤清楚,教学过程流幅;关注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及所取得的成果。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上,在课堂教学情绪的调控上,也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戴俊  刘跃  汪庆波 《体育学刊》2023,(1):112-117
术科课程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根本,但受传统培养模式影响术科教学存在诸多症结。结合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改革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实现理念突破;“实施术科课程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优化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传承”到“体育健康引领”,整合课程内容;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革新教学评价;从“技能提升为旨趣”到“教学能力生成为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最终形成以理念为引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为支撑的教学改革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育人成效、提升育人质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案的预设,即对未来发生的教学程序和行为进行准备和设计,于是,在备课中就有了预案的概念,有了对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成竹在胸的“运筹帷幄”。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推广实施,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生成性体育课堂教学的构建。那么,在新课程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究竟是要“预选”,还是要“生成”呢?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进行“终结性评价”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新课程的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论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倍受人们重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似乎成了一个教师执教能力的所有反映。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和思路。依据传统观点认为的好课,现在未必就是好课,反之亦然。笔者试图在分析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节好的体育课的评价标准。一、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1.单一增强体质目标的追求,限制了教师对学生体质以外的其他方面发展的关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往往是通过对学生心率的测…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设计”成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比较时尚的用语或话题。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描述性分析体育教学设计的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教学实践方面主要侧重于教案设计或某一次教学课的设计等。然而,从现有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运用情况来看,不少学者或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内涵认识比较模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体育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产物,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传统备课的继承和发展,并据此提出“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取代传统备课”,或“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等观点。显然,这是把体育教学设计与备课并列起来,教学设计也就定位于教学工作中的备课层次。  相似文献   

18.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体育教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教学创新内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把学生的健康(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首要位置”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把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宽松融洽民主的教学氛围”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围绕体育教学创新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教师教学评价既可用于对某一课堂的即时性评价,也可用于进行阶段性课程或整个课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理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开展过程性评价,取得了一些效果,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体育课堂过程性评价的优势1.全面。无论从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观取向看,还是从评价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体育的研究对象要从“运动”转向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运动素材要经过加工改造,才能成为适合于大学生使用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学不仅要有运动教学,更要研究锻炼方法;终身体育不仅需要运动技能,还应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和锻炼方法;对普通大学生来讲,健身性身体素质更重要,它与人的健康状况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