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齐模式实质上就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适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个人—家庭”运动员培养模式是我国运动员培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为了弄清“个人—家庭”运动员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国17个采用“个人—家庭”模式培养运动员的家庭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个人—家庭”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培养人”与“培养运动员”的矛盾问题;学习与训练时间的分配问题;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衔接问题和一些值得商榷的教育政策问题等。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运动员培养体制之间的冲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两种体制之间的冲突,促进我国“个人—家庭” 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培养人”的问题、高等教育的责任问题和教育与体育资源的分配问题等。解决教育体制与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冲突问题是促进我国“个人—家庭”运动员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培养运动员对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瞻远瞩,对新时代我国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关教育的系列论述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一系列教学实践,对特色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树立特色教育的理念,坚持走特色教学之路”的专业发展思路,明确了特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方案模块化、专业教学现场化”.指出了本科大学生培养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是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该专业本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而当前文本阅读教学却存在“快餐化”“模式化”“功利化”等“反人文”现象。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言语想象力,明确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推敲文字组合形式,理清文气文脉,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虚心涵泳,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涵养人文精神。我们要把阅读当成一种生命运动,发展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至少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研究性学习”,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与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区别到底在哪里? 从学习目的看,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或旨在培养“理性的人”,或旨在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今天倡导“研究性学习”则指向于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它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而非与个性割裂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结合校情、学情、着力将“革命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努力打破学科间的壁垒,通过跨学科的“红色教育课程”,贯彻五育融合理念,全面推动学生的思想建设。学校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学科的资源,将弘扬“革命精神”的教育思想从多方向进行融合,让学生通过各类活动、课程增强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给高校理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培养的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理工科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为此,高校要明确人文素养的内涵,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建设者人文素养的要求,并找到恰当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外语语感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语感及其培养汪涛一“语感”一词在语言教学中时常被提到,不少人也在强调语感培养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并有意无意中运用了语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学习。但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缺乏明确界定,对其解释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作者发现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负责...  相似文献   

1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实施举措;基于“双师”政策的解读,针对职业院校在“双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在具体实施中的几点建议,即建设“双师”标准体系、推进校企共建共育、改革学校人事制度、改进教育评价方式。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确保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因为知识分子具有健全的人格,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士”。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转移社会风气的栋梁人才,即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定位折射了大学教育的理想,即不仅体现了大学的教育宗旨,而且体现大学引领社会的使命,同时也体现了世人对大学里走出来的人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全面提高和发展人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作为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正是适应新世纪对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改革。自1999年试点项目启动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人们已从最初注意“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上来,明确了探索并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必须通过试点不断深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本文围绕“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展开讨论,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总结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从增强师生实践教学意识培养与能力提升、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灵活配置、建立健全思政课长效保障机制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以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理念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15.
成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就业”的能力,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办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知识。明确了这个目标,才可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管理学大多立基于“经济人”、“理性人”不同,日本的“自然人”假设不仅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并且在当代管理组织中切实地发挥着作用.这样的人性假设以价值中立的方式肯定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影响到日本式管理的具体模式.然而,“自然人”假设没有明确地划分管理知识与经验存在的界限,具有反认知主义的倾向,在管理学知识上的贡献明显弱于它在实践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学知识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唯师、唯书、唯考定势的影响,形成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学要从培养“有知识的人”向培养“有智慧的人”转变,并对转识成智的教学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领域,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本文针对护理专业实施幼儿照护证书制度中存在的证书与课程融通性不高、双师队伍素质有待强化、学习成果认定转换不足、实施主体责任不够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开展教学改革落实课证融通、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双师能力、开展成果认定实现成果转换及明确主体责任保障工作效率等对策,从而保障幼儿照护试点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复合型专业幼儿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传统的“知识本位”、目中无“人”的教育与现在社会人们所期待、需求的教学相矛盾。为此,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应当向“生命化教学”转变。影片《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独特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实现“生命化教学”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给高校制定体育类各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提出调整与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新设想和主要实施路径。围绕制定“应用型”和“学术型” 两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新设想,认为实施新设想的主要路径有:遵循“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和“大众教育多样化教育质量观”,重视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衔接,加强人文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构建层次清晰的培养规格结构体系,加强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优化课程体系,压缩总学时,增加选修课,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