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不如喝茶去     
苗连贵 《知识窗》2011,(5):41-4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乃生活之必需。旧时闲人更爱上茶馆,茶馆水滚茶香,茶气氤氲,浅斟慢饮,海阔天空闲聊,何等受用!那时茶馆还有戏文、说唱,各有小吃、点心,老茶客甚至三餐也吃在茶馆里,乐而忘归。  相似文献   

2.
茶联妙趣     
毛金玉 《知识窗》2006,(1):43-43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与茶结下了难解之缘,自然也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茶联。文精字妙的茶联遍及神州名山大川、茶楼、茶馆、茶社和茶亭,它给人以古朴高雅之美、正气睿智之感,还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和高雅的情趣。  相似文献   

3.
茶馆,老上海风情旧景之一。清末,沪城内外,南市北市、沿河傍桥、十字街头,茶馆遍布,荼客如云,茗香醉人。有人认为茶馆这种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南方两广之地多称茶楼。各地更有茶肆、茶寮、茶屋、茶室、茶坊,叫法各异。旧上海茶馆多有楼、馆、园、阁、居、社之称。茶馆题名亦雅,如秋月楼、碧露春、鹏飞白云楼、江南一枝春、品泉楼、香雪海等颇具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4.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此所产生的茶文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其它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古老与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茶文化也由此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给茶文化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为茶馆形象设计和宣传活动开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可以说,完善茶馆形象理念和设计理念十分必要和重要。文章以基于茶文化视觉元素在茶馆形象设计应用探索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茶文化视觉元素的具体内涵进行茶文化视觉元素在茶馆形象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思路来进行相关分析,希望为现代茶馆的形象设计提供借鉴,也由此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品茶与斗茶     
王仁湘 《百科知识》2009,(13):51-51
宋代饮茶风气极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梦梁录》云:“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说的南宋临安的情形,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俗语“开门七件事”,即便贫贱人家,一件也是少不得的。在临安城内,与酒肆并列的就有茶肆,茶馆布置高雅,室中摆置花架,安顿着奇松异桧。一些静雅的茶馆,往往是士大夫期朋约友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6.
茶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场所。社会环境、历史条件、风土人情不同.与人们生活相关联的茶馆的设计风格也固之迥异。短暂的历史、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和传统文化的断层,使得青岛的茶馆具有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解读青岛茶馆的设计风格,就是解读这个城市。探究青岛茶馆的设计风格及其风格形成的因素,对于理解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对设计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扬 《百科知识》2009,(14):50-51
茶是中国人首创的一种饮品,经历了沧海桑田,留下了浓郁飘香的茶文化。如今,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它,茶馆作为茶客饮茶的场所,成为了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产业发展与培育路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穆松林 《资源科学》2011,33(12):2376-2385
茶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茶产业是融合一产、二产与三产的综合性特色产业,体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功能,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色。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国际性地位,并涌现了一批重点产茶县、特色产茶县、百强企业和百佳茶馆,但还存在产业发展较乱、较散等问题,茶产业培育与振兴是实现中国茶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可从实施大茶业发展战略、茶旅一体化发展、塑造茶产业品牌等方面采取措施,使我国茶产业朝着特色化、园区化、科技化、一体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家角小吃 走近朱家角,乃一方幽静之地,36座石桥古风犹存,游人来此看古桥、观水景、觅老屋、品鱼鲜、寻小吃。在镇上的石板路上散步踏地气,回归大自然,深深地吸上一口来自附近湖荡上含有芦苇清香微甜的水气,洗涤烦心。坐在放生桥边的茶馆里用茶,品尝卤汁豆腐干、梅花糖豆、九制陈皮、胡桃云片糕等小食品,还有那特别好吃的熏豆(炙豆),实为人生一乐。  相似文献   

10.
艺术授权已经让白石茶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风格,让艺术品真正成为了茶馆中的重要元素。只有差异化经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夹缝中求得生存,应该说白石茶馆做到了差异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恭候茶发明愚公中国是茶的故乡,品茶是中国的一大风景。由于茶有健身价值,所以最近许多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专家在提醒;发明创造别忘茶文化!专家在参谋:开发茶饮料、茶食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如果有志者钟情茶文化,想在茶品新天地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鸡蛋奇谈     
《知识窗》2007,(3):32-32
一个鸡蛋去茶馆喝茶,结果变成了茶叶蛋; 一个鸡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结果变成了松花蛋; 一个鸡蛋跑到了山东,结果变成了鲁(卤)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40-41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皆起源于中国。在唐朝陆羽的《茶经》里,这样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茶叶的始祖是神农氏。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干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顺理成章,也就是茶叶之神。  相似文献   

14.
题名趣话     
文乐 《知识窗》2005,(4):15
玉波亭 清代有位富豪在风景秀丽的太湖边建造了一座独特的茶馆,准备取个雅名就好开张.一日,富豪邀集四方文人聚会,要求所题的茶馆雅名必须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当他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无数贪婪的手把他两兜掏了个精光,然后把他甩进了命运的谷底。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也就算了,两岁那年,他又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难。他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沿途的酒馆里飘来浓浓的饭菜的香味,馋得他一个劲儿地咽口水。实在饿极了,只得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茶馆门前的残茶筛里偷偷抓几把泡过的茶叶充饥。  相似文献   

16.
农园 《华夏星火》2005,(3):20-20
来到集茶科研、茶化、旅游为一体的“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听小桥流水,赏丝竹琴声,品一壶好茶,游客流连忘返,成为乐山市茶叶产业化的一大亮点。峨眉山脚下普兴乡青春村茶农杨先玉初尝产业化甜头,15亩茶园每年给他带来5万多元的纯收入。  相似文献   

17.
陈学科 《世界发明》2006,(2):122-125
你可以在白天登上中甸附近的小山,从山顶上俯瞰这个百年茶马古镇;或者漫无目的地在古城里散步,走累了就到酒吧,茶馆里坐一坐;又或者在晚上出来感受一下古城的静谧和安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茶由古代的药发展为后来的饮料,现在又回归到药,是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绿茶含有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茶色素、咖啡碱等有效成分,其中以茶多酚含量最高,约占茶干物质的18~36%。绿茶具有解毒、抑菌、抗病毒功效,长期坚持饮茶,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绿茶被人们广泛地用于抗病毒,防“非典”,其有效成分就是茶多酚。  相似文献   

19.
名人养生术     
蒲松龄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也精通医术和养生之道。他配制了一种茶,叫做“蜜饯菊桑茶”,成分有蜂蜜、菊花、桑叶等,具有祛暑、清热、消积、通血脉、健心脾的功效,喝过此茶的人都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20.
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三国时代的《广雅》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蓖器中,以汤沃复之.用葱姜笔之,其饮醒酒”,对茶叶的产地、制作、用法及功效等都有涉及。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已经把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