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本质,从市场竞争和理论的视角,探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识别体系,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学科文化;以人为本,提升学科人力资源综合实力;提高创新能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专业水平、学历状况、年龄分布、职称比例等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强调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提高现有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专业水平,并从整体上就如何优化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以及如何加强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以满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还处在刚起步阶段,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很有必要。本文结合高职体育院校的特点,在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实施途径,为高职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时1999年起开始执行的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口径过宽,应设置适当的专业方向。就此,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的依据、设置的原则,以及设置的专业方向,即武术专业方向、养生专业方向、民间体育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从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特征这一独特视角进行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激励机制、聘任机制、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为体育院校管理者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等四所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科建设情况为案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性,学时分配悬殊较大.其原因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薄弱,功能和本体目标模糊;整体学科研究框架构建不齐全;缺乏研究方向和统一的理论管理与建设;技术发展模式建设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关乎专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了推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调查了2007~2013届北方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状况,以及职业发展情况。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比例较低;一次就业地点仍以大中城市为主;进入学校工作的比例最高;并且大多从事非体育专业工作。其中,35.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曾经发生过工作变动;工作变动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比例仍然较低;在薪金方面,半数以上的的毕业生工资有所提高;而福利待遇、职业规划与工作环境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调动工作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设立多元化的培养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学科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和发展高等体育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质量及其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有效保障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问题。结果表明.建立新的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质量观以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有效保障高等体育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武术国际化传播密切相关,熟练地掌握英语对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有很大帮助。据调查,我国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武术与表演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学、社会学等方法,从体育民俗学、旅游学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论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两者联动和互动的发展进程,旨在探索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体育与旅游是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与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提升其文化内涵,以有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下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与评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苏南3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组织实施的认识与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学习锻炼的动机和需要越来越理性化,越来越重视对自我身体的保健和锻炼方法的运用;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作用、意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体育课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学习锻炼的需要;“三自主”课程模式符合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心理需要,高校应加强组织实施的研究和落实。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维护和改善健康为核心,以WHO提出的健康促进理论为依据,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关内容,论述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以民族传统体育实现健康促进的途径,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健康促进中的价值趋向。以期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杨建成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97-1098
通过考察阴阳学说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轨迹,认为阴阳学说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阴阳学说也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为武术类、养生功法类、民俗体育类和少数民族体育类,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些项目的开展对现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有助于现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及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胜恒 《体育科技》2014,(1):107-108,1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且丰富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有利于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8):111-112,1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辩证、对比分析等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旨在寻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与方法。主要结论: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及对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强烈渴求,都在呼唤偏重养生、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性回归。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有赖于民众深层次意识里本土化觉醒,以及教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在成都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传统养生功法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传统养生功法在全民健身中积极作用,实现对传统体育养生市场化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全民健身计划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动作用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互动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对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审视和探讨全民健身活动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旨在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民健身观念的形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体育运动充分体现其社会实用价值的具体方式。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着重要的社会价质,是基层全民健身普及和宣传的中坚力量,能调动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引导群众终身体育观念,养成科学的锻炼方式,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提供参考,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