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广泛接触,为“言之有物”创造条件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记就是生活记,写日记就是写生活。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生活——游戏、劳动、参观、游览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动”起来。如:活动课上,同学们做游戏,欢快如小鸟;劳动时,小朋友们虽然稚嫩,但很积极;春天带孩子们踏青,秋日陪他们秋游……与生活的接触面广了,可写之物自然也就多了。这样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便有了充实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
学生习作时,往往“瞪着题目咬笔头”,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不知道写什么。这不仅是因为学生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积累生活的素材。然而习作恰恰需要材料的积累,正如工人建房子需要钢筋、水泥、砖瓦,裁缝做衣服需要布料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教师就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一、明确目的,指导观察。  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校内,经常跟同学在一块学习、劳动和游戏;校外,参加各种活动,接触许多新人新事,因此,习作的素材是非常广阔的。但是,他们在活动中无意注意…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痛,感到无内容可写,写作时不是照抄就是胡编,难以表达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乃是教师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写熟悉的内容,以“熟”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有什么样的文字。”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导学生珍惜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回忆过去曾参与过的游戏、劳动、辩论、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如根据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生活,去感受生活,使他们“有东西可写”;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能够写出来”;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切身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写得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6.
秦庆华 《课外阅读》2011,(3):214-215
在习作教学中,“写不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其原因。农村学生生活天地广阔,教师应帮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写”;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勤写日记,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会写话”。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8.
借助日记能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训练写法,启发思维,发展个性,培养人格。将写日记置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愿写;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写;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使学生会写。  相似文献   

9.
在和学生们闲话写作时,他们谈到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实在让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实,对于用心生活的人来说,身边处处都有可以激发情感、触动情思的东西.因为他们懂得感受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就要学会感受和体味(这里的“体味”就是思索、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多样、灵活、富有趣味的指导手段,从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欲望着手,树立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增强他们作文的情趣。 一、引导观察,注重积累,让学生作文成为“有米之炊” 学生最苦恼的常常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写作找不到作文素材主要是他们不会观察、不善于积累,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耐心指导让他们学会观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在玩中积累素材学生作文时,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老师,我们写什么呀?”没得可写,是学生作文时遇到的头等障碍。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要让孩子们经常走出家门和校门,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广阔的空间,引导他们在愉快的玩耍中用心观察,用心体验,就能找到可写的东西,并激发出强烈的写作欲望。为此,学校总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春游、爬山、军训、野炊、到革命圣地参观等集体活动,还动员学生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多陪孩子出去散散步,有意识地让他们去接触社会,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相似文献   

12.
王小军 《甘肃教育》2013,(22):34-34
一、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积累,就是用眼睛去看,时时处处留心注意,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不是凭空捏造,素材源于生活,一切写作都要建立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叩开学生写作的心弦,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观察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我们可以从生活入手,多为学生提供日记素材,让学生根植生活,快乐地写日记快乐地写日记,为下个阶段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习作过程重视不够,忽视了生活对习作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忽视“情”的积累和抒发;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练笔习惯尚未养成,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有事写不出,抄写仿写严重。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目睹生活情号、感悟生活事例、参与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积淀情感的兴趣,利用多维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师生一起走近习作,让学生敢写、能写、乐写,从而让学生改变习作观念,体会习作过程的愉悦,培养自信,在快乐习作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命题作文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一、写前感知,激发兴趣让学生课前接触命题,老师扼要讲明作文要求。在学生充分理解了作文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组织现场观察、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从各个途径寻找素材,掌握素材,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观察、思考与表达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边观察边指导的写前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学生普遍感到面对题目开始“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令人生畏的作文课变得轻松多了。二、口头交流,互相启发语言的发展规律是先…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面比较狭窄,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写起作文来缺少素材,难以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日札优于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我认为,每天写日记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日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4,(3):51-51
生:说到写作文、练笔,老师经常说“关注生活点滴”。对此,我理解不深。师:生活里有很多我们在作文中能用的素材,只是我们在乎时没注意到这些,写作文要用时就想不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一直要求大家写日记的原因:通过写日记记录下我们平时经历的点滴小事以加深印象,记在脑子里,这样写作文时就不会头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没东西可写了。如,小学时我们老师常让我们写人物作文,比如“我的妈妈”,我们写时能记得妈妈的样子,却不知道怎样描写,所以写出的作文总是泛泛的,空洞的,  相似文献   

18.
日记引路。日记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文体 ,篇幅可短可长 ,手法多种多样。坚持写日记是养成写作习惯 ,提高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 ,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较好方式。因此 ,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处处留心观察 ,选择那些日常的、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去记。这样做 ,学生作文不但有东西可写 ,而且会写得较好。去年中考 ,我班学生作文普遍写得较好。他们说 :“是日记帮了大忙。”循序渐进。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 ,多进行各种单项训练 ,如风景描写 ,人物素描 ,对话训练等。这些片断写好了 ,写完整的文章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能急于求…  相似文献   

19.
一、观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我们老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尽情地投人生活,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入生活、体味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掘心智,让他们感到语文无处不在,作文时时、事事可写。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聆听、感悟,让阳光、鸟语、亲情、泪光……都呈现在他们面前,并“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自觉、快乐地在作文中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们写日记。没过多久,许多生和家长就跑来问,李老,每天都要写日记,哪有那多事写啊?我一想,是啊,学们每天的生活经历都大差不多,而每天都要他们上一点,的确是难为他们。但也不能因为出现了这些难就不让他们写日记了。于,我给同学们提供了下面几写日记的素材,让同学们每都有事可写,每天都能学到点点写作的技巧。习日记就是把自己在当学习的情况有重点地记录来。如果你对自然课感兴,那就写一写自然课的情。你在学习时,是怎样学习?遇到过什么困难没有?你如何解决的?最后又学到什么知识呢?旅游参观日记你在节假里,一定去过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