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光 《科学生活》2014,(10):53-53
学生、白领由于长时间眼睛盯着电脑、手机的屏幕,或者经常伏案看书写作等,会使眼睛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发生眼疲劳。而老年人由于生理自然变化,也会出现眼睛老花的症状。 呵护眼睛要多管齐下,比如,要定期检查视力,写字、看书姿势要正确,睡眠要充足,饮食上注意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B1、B2和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不要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因为蓝光对眼睛有危害。然而,眼睛锻炼也是养护眼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鹏 《发明与创新》2009,(10):31-31
现在,小学生写作业时,眼睛不知不觉就靠近了书本,这样就会影响视力。我想发明一种感应发声台灯,当头低下去的时候,台灯感应到人的身影距离太近,就会发出提示音,提醒学生要把头抬起来看书或者写作业,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的焦度要在一定范围进行调节,它主要通过睫状肌收缩改变晶状体的曲率半径来完成。利用凹、凸透镜及光具座,根据两透镜之间距离相对变化时,整个系统可得出各种不同的球面焦度(即屈光度)这一原理,以此来测量眼睛的屈光度。  相似文献   

4.
狙击手     
他或它是一个狙击手。 “哈哈,又完蛋一个。”他将眼睛从瞄准镜上移开,自言自语道。完蛋的是一个病原体,说准确点,是一个电脑病毒。他又看了一下眼镜上的一个微型液晶屏幕,在他瞄准开枪消灭那个病原体这段时间,屏幕上的数字正从215跳到了208。“他们也干得不赖,”他想。他们和他一样在消灭电脑病毒——在电脑内部。  相似文献   

5.
正典型案例读书本是人生一大乐趣,也是探求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有的学生越来越不想读书,认为学习是一件极其厌烦的事,还有的虽然也想看书,但一拿起书就想睡觉,而且只要不看书,干别的事马上劲头十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同学因为读书、写字的姿势不对或看书时间太长,导致了眼睛近视。为了预防近视,我想发明一种帮助同学们纠正姿势并提醒他们休息的仪器——红外线防近视仪。红外线防近视仪由两个固定在课桌上的立柱构成,立柱离桌面一尺高,角度和高度能随时调整,一个用来发射红外线,另一个用来接收红外线。若同学们读书、写字的姿  相似文献   

7.
(四)三种翅膀的比较"嘟嘟,出来吃个苹果!"方柔敲嘟嘟的房门。"来啦!"嘟嘟跑出来拿了苹果又进房间继续看书。"歇一会儿,保护眼睛!"方柔跟进来拿走嘟嘟的书,扔到客厅的沙发上,嘟嘟急忙跑过去把书捡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眼睛彻底跟它的主人——我杠上了,我要它看书,它罢工;我要它睡觉,它却玩起了游戏。最可恶的是,它竟然小题大做,到大脑法官那里告我的状!我坐在五官法庭的被告席上,一脸无辜地看着大脑法官,还没开始反驳,眼睛又忍不住控诉:"小主人,都是你不好,害得我近视了,不仅看不清东西,有时还痛得不行。都怪你……""眼睛,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啊!我什么时候对你不好了?"我被激怒了,火冒三丈地对它说,"我每天让你博览群书,哪里亏待你了?真是忘恩负义!"眼睛也气急败坏地吼道:"老师说写作业的时候姿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  相似文献   

9.
奇思妙想     
敲头娃娃(写字看书时,如果眼睛离书本太近,布娃娃就会迎头一棒)构思者:刘家兴地址:溧水县白马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的眼睛看物体时就像一台照相机:底片就是视网膜,而良好的视力就意味着无论是看近处还是远处的景物,都能够在视网膜上投出清晰的图像;而角膜和晶状体充当了变焦镜头的角色。晶状体是一块柔软的透明不规则凸透镜,可以借由周围的睫状肌肉拉紧或者放松。当人们到老年时,晶状体将会慢慢变硬,睫状肌将不再能够充分调整晶状体的结构,从而让我们的眼睛逐渐丧失改变焦距的功能,最终从变焦镜头变成定焦镜头——老花眼。随着科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不觉中,暑假又要到了,同学们,你的暑假安排了什么精彩节目呢?旅游?看书?玩游戏?还是像小猪一样在家里好好睡上一觉?或者,重新背上书包,在漫长的暑假里为自己充电加油?不过,在这里,小米提醒同学们,在你放假的时候,可别忘了也给自己的眼睛放个假哦!  相似文献   

12.
正王亚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就是由王亚南翻译传到中国的。王亚南一生酷爱读书,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一本书。1933年,王亚南因参与革命而被通缉,只好乘船前往欧洲暂避。船开到阿拉伯半岛附近时,突然遇到很大的风浪,摇晃得非常厉害。当时王亚南正在船舱里聚精会神地看书,没注意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下子被晃得摔倒在地。王亚南摸索着捡起掉在地板上的眼镜,挣扎着爬起来,又坐在椅子上想接着看书。但是船摇  相似文献   

13.
奇思妙想     
会叫的眼镜这种眼镜非常神奇,当你做作业或看书时,如果眼睛离书本太近,眼镜会自动发出声音,提醒你注意保持身体姿势。构思:舒怡华地址: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三组九号陈华转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丘脑的器官,是名副其实的"翻译官",它能翻译身体发送过来的感觉信号。正常情况下,人在移动时,肌肉也在移动,眼睛会观察走过的距离,同时我们的内耳有个"平衡传感器",可以很好地调节机体平衡,丘脑会整理各种信息,告诉大脑。人在车上看书时,内耳还在调节平衡,但是我们的肌肉和眼睛得到的信息是"人是静止的",丘脑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与别人同处一室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自己想开灯看书 ,别人却想关灯睡觉 ,通常的办法只有委屈自己或者叫别人让步 ,而有了这种“选择照明方面的灯罩”,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它比普通的灯罩只是多了一个四面可掀起的罩子 ,哪边需要灯光 ,就将哪边的档板掀起 ,另外几面可用不同材料制成 ,或木板或有色玻璃 ,灯罩是可转动的 ,想在哪种颜色的灯光下休息 ,就将哪种颜色玻璃的档板朝向自己。这种灯制作简便 ,又很实用。可选择照明方向的灯罩@薛杨  相似文献   

16.
朋友和老师都说我平时很少说话,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想的少。我喜欢动物,家里曾养过一只猫,我发现它白天喜欢眯着眼睛,到了晚上眼睛就睁得又大又圆,如果关上灯,它的睛睛还会发亮。我猜想可能是没有了灯,猫的眼睛就像手电一样,这样它就能在黑暗中看得清楚,要是我也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那一定很好玩。有一次,我和爸爸出去玩,我发现很多的植物都长到立交桥上去了,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说这叫立体绿化,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叫一举两得。可我想起老师曾讲过的一句话:那些看上去柔弱的植物也有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些…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眼球中有一个叫“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睫状体中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变晶状体曲度来调节视力。当看远处或者休息时,睫状肌松弛,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拉长,其曲度变小(就是变扁一些);当看近物时,比如阅读,睫状肌收缩,牵引睫状体前移,睫状  相似文献   

18.
广西横县南乡镇大化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农有穗,有一双神奇的眼睛,瞳孔是蓝色的,灯光照射下还能发出蓝绿色的光芒。而且,他还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能够清晰地看书写字,和白天一样。正如村里人说的,他就像是长了一双“猫眼“,从外观、习性到能力,都和猫一模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这是由于大脑对外在情况的预期与从感官所接受的信息不一致而造成不舒服的后果。为了要维持平衡,大脑会综合许多感觉信息,包括视觉、触觉及内耳平衡觉等,其中内耳平衡觉尤其重要。多数时候,所有的感觉输入都相互一致,但如果这些感觉输相互入不一致时,就会造成晕车症,而有丧失空间感、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假设你坐在车子后座,你的眼睛盯着书本,眼角余光看着车子内部,所有这些都告诉大脑自己处于静止状态。可是当车子改变速度或转弯时,内耳的平衡觉却抵触了上述信息,这就是我们常出现晕车的理由,这时往窗外看看便会有所帮助。在车上看书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陈珍 《发明与革新》2011,(11):46-47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每种动物都形成了一双适合于自身需要的眼睛。夜间活动动物和白天活动动物的眼睛是不同的,而夜间和白天都活动的动物的眼睛和前二者的眼睛又有差异;捕食性动物和被捕食性动物的眼睛迥然不同;陆上动物和水中动物的眼睛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