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25)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当前影像医学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和效率赶不上医学影像行业的发展要求。本课程教授学生图像去噪、图像重构及图像配准的基本理论及当今较前沿医学影像处理技术,涉及内容从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本科阶段的规划教材有《影像数学1》与《影像数学2》,到研究生阶段《医学图像处理中数学理论与方法》形成无缝对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战演练,编写《影像数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配套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贺碧芳  李博文 《科技风》2022,(8):126-128
医学图像分析是一门医学影像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讲授如何采用信息学图像处理方法解决医学影像学问题,是一门医学与信息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笔者在医学院从事该课程教学中,发现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过于偏向于图像处理算法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得他们难以运用图像处理算法理论解决实际医学影像问题.针对教学...  相似文献   

3.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医学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基本的使用操作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成像设备也在更新换代,而大部分的院校的医学影像设备学依然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材和实验设备和教学理论内容,在不断发展的医学技术上面临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的问题分析,来讨论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申宝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省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中心主任、哈医大附属四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医学影像学临床与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等的编委、《实用肿瘤学杂志》常务副总编。从事医学影像学、放射学及介入诊疗专业的诊断与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介入放射技术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影像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影像组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影像组学将医学影像转化为可挖掘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影像数据中挖掘高通量的量化信息,可以提高影像辅助疾病诊疗的效果,已经成为医学影像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热点.针对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本文分别从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先阐述了《数学建模》课程之所以在高职院被作为实践性教学,是由于其教学效果是与高职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然后,给出了开设《数学建模》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分配和教学形式与教学评价方法以及相关考虑与依据。最后介绍了数学建模在素质教育和学院教学改革中的重大作用,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课程众多,其中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训教学两个部分,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医疗设备能力,提供给医学影像诊断医生优质的图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任务中,实训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训课程的改革是现阶段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高等数学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良好的数学素养对提高人口素质亦有突出贡献,而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却在不断缩减。基于多年教学实践,本文针对当前少课时状况下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授课技巧。  相似文献   

9.
张昊  王欣  靳瑞霞 《科技风》2023,(2):96-98
当前,医学正面临着从信息时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医疗领域,医学正逐渐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图谱,以及相应的思考模式和处理方案。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医学、工程和新技术融合的“智能医学影像”课程为实验载体,设计基于虚拟教研室的双线融合教学模式,探索推进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新型授课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工科、新医科的教学建设要求。本文通过搭建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融合教学资源库、双线师资的选配、建设融合授课模式和考核体系,对实验组进行新模式的教学,与对照组的成绩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资料在临床诊疗及医学教学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医疗实践中,医疗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医学影像资料档案的管理与存储,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学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贺碧芳  陈雪 《科技风》2022,(8):87-89
医用高等数学是高等医学与护理学本科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让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掌握比较系统的高等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解决医学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目前高校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结合Octave的医用高等数学教学新...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数学》是农林院校的必修基础理论课,《高等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定义和定理都比较抽象,内容较难理解。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的理解;为了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高校在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时,都要安排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放射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丰富了医学影像学的内涵,让医学影像不仅只能够对疾病进行诊断,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疾病进行治疗。现在影像诊断信息和传统检查技术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影像诊断技术迅猛发展,影像学科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这样给诊断工作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影像诊断教学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8)
随着述x线、CT、MRI、放射学及分子影像技术越来越好,医疗设备也必须跟随着时代前进,进行及时更新及完善,使得医疗在临床上能够更好发挥作用。相比之下,目前现有的很多医疗设备里面,数字化的医学影像设备毫无疑问是这些仪器中的领头羊,而且在临床治疗的方式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对医生护士的常规工作也能有很大的裨益。影像设备技术应用与发展,能够使得医疗工作者获得更广泛、更精准的医学影像的信息,使得诊治结果更加精准,在目前,医学影像数字化对肿瘤的治疗、心脏病的研究、神经病的诊断、器官移植及新药研发等各大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与发展,在获得较全面的资料和数据外,还能知晓现今医疗设备的缺点,从而使得医疗技术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郑敏敏  林晖 《科技风》2023,(9):29-31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处理生物医学图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应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医疗分析和设计。本文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下,围绕医学图像处理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医学图像处理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影像电子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配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展PBL教学。结果:研究组学习情况评价表和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大,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高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数学》是许多专业大一本科生的重要必修课,它与《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并称为大学"三难"。而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这部分内容又是《高等数学》里面比较难学的内容,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因此任课教师只能匆匆讲完课本内容,对于更深入的问题就没有时间处理。如何用有限的课时去处理更多的内容,就成为课任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减少课本中必须讲授的三个定理为一个定理,并通过该定理得到适用于另外两个定理的"顺口溜",使得讲授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学生又可以通俗地学习该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它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中 ,数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本文针对非数学专业的数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一般的高校数学教材更新较慢 ,所以教师应把与学生专业有关的最新数学学术成就 ,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 ,为学生开拓新领域打好基础 ,现行的高等数学教材 ,对某些专业的学生存在着理论偏高 ,偏深的问题。因此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可出繁就简 ,关键要阐述透彻 ,有理论深度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教学规律 ,起点适当 ,台阶要小。例如 ,在用 ε- δ语言讲函数的极限…  相似文献   

19.
美国《今日数学》和《明日数学》两书的主编L.A.Steen教授1988年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的综合报告中说:“高等数学语言——从控制论到组合数学,从微分几何到统计学——已经明显渗透到商业、医学以及现代社会的每个信息系统中,计算机通讯又创造了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医疗诊断、手术操作、脑机接口等方面广泛渗入,由此可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促进医疗康复已成为一种可能,但目前国内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研究尚缺乏针对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现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康复医学领域发展的更加智能、精准和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