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冬华聪明。有精彩表现的时候,老师会夸他是“大中华(冬华的谐音)”,习惯不好的时候,老师也会调侃“根本不是大中华”。对老师或批评或表扬的各式“调侃”冬华十分享受,  相似文献   

2.
我嫁给杰克的时候,杰克已经离婚三年多了。他有一个10岁的儿子,名叫利奥。我的到来,让利奥非常不适应。他经常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桌前,我知道,他非常想念他的妈妈。尽管我想方设法与利奥接近,尽量消除他对我的陌生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和我之间仍有隔阂。  相似文献   

3.
[一] 左家明的理财本事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他所有的功夫都得自他父亲的真传。他的父亲在那个北方小城里,是首届一指的“铁算盘“,当然,也有人在背后偷偷地叫他“铁公鸡”。左家明从小耳濡目染,几乎把他父亲的理财本领全都继承了过来。  相似文献   

4.
他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阳光、空气、亲情、爱情、友情都是免费的,他的阳光书社也是免费的,他甘愿做那一缕温暖的阳光,温暖这片寒冷、贫瘠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唐志红 《家长》2009,(11):24-25
也许,一两次的谈话不能完全改变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但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平等地和他谈话,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而不是在摆家长的威风。  相似文献   

6.
课间,我像往常一样到教室巡视。走到朱良尚同学身边时,他举手向我报告,说王华和程鹏在他的背上泼洒了许多墨水。我让他转过身来,只见他的新校服的背部尽是斑驳的墨迹。我的心头蓦地窜起一股怒火——又是这两个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的学生干的“好事”!  相似文献   

7.
字"太差"     
王玉芳 《班主任》2014,(9):29-29
“王勃,字子安,所以也可以叫他王子安……”语文课上,我正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少年王勃》。我的讲解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陆小洋更是兴奋不已,把手举得高高的,说道:“老师,我知道诸葛亮的字是孔明,许多人都叫他孔明先生!”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肯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了解的知识真不少。”他听后,摇头晃脑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8.
一位青年在大学毕业后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满怀烦恼地找到一位智者。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就烧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时,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柴。这次柴火充足,水很快烧开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同桌是个可爱的男生,光长相就极富有喜剧性。他那红润的面庞总是透着红光,那双小眼睛里总是盛满了温柔与喜悦。可别被他的长相所迷惑,他经常捉弄班上的其他调皮鬼,干些无伤大雅的搞笑事。尽管这样,他仍然是我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之一。因为他的心态非常好,我们和他开玩笑,他从不生气,整天乐呵呵的。  相似文献   

10.
男孩今年13岁,刚上初一,他聪明、开朗,有很高的天分.最近却闷闷不乐。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冈为班主任说他是全班思想最低俗的人.这个称呼就像是被烙铁烙在了自己的脑门上.令他彷徨、困惑、自卑、孤独,班上的同学也都疏远了他。  相似文献   

11.
认识岭峰有很多年了.很早就知道他善于研究,知道他为人真诚,做事踏实。或许足缘分使然,后来他也成了南湖教研团队的一员,我们成了同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最为基础又最为诗意的一门课。从小学到大学,它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母语为载体,或诗歌、或散文、或小说、或戏剧、或演讲、或言论生动地传递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信息,启迪着这个国家或民族人们的心智,滋养着它的一代一代的子孙们的精神家圊,搀扶着他们从稚嫩的幼童走过躁动的青春形成一个安静从容的成人期。  相似文献   

13.
《老年教育》2009,(11):31-31
美国 祖孙情建立在“尊重”之上,都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比如: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决不会轻易插手或袒护,他们只会建议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祖孙在一起需要孩子父母同意,也不是孩子想要什么都满足他,而是要看具体情形,如果不适当的请求,爷爷奶奶就会像当年对待子女一样,婉转说明后果并认真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北京海淀区某中学初一年级的林枫(化名)最近很纠结,班上几个“无聊”的男生老是拿她说事儿。林枫长得文文静静,英语成绩非常出色,她的同桌是副班长,属于阳光男孩,数学是他的强项,两人又同在学校的乐队,课间在一起聊聊天或沟通一下学习上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胡,开学第一天,他走进教室,大家立马被吸引了。他的前额有些凸,而且光亮光亮的,穿着笔挺的西装,双手背在后面,沉稳,庄重,很有老师的风范,再看他灿烂如阳光的笑容,便知道他还是位和蔼又可亲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等一下"     
刘维芳 《家长》2013,(12):16-16
他的“等一下”曾让自己自以为是地尝到甜头,而我们的“等一下”又让他尝了尝苦头。孩子虽小,但也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这招“等一下”教育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然就是管用的了。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的教导对我们很有启迪。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索和尝试“美读”教学法,真可谓其乐无穷,回味无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19日,重庆市大坪中学,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小“厨神,,黄文可。穿着橘黄色校服的他,看起来和普通小男孩没什么两样。笑声羞涩,很有礼貌。其实,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阳光男孩。年仅14岁的他,古筝曾获得全国金奖,厨艺曾获得中华小厨神全国金奖.还曾被评为2007年重庆市十佳阳光少年。他擅长古筝、葫芦丝、巴乌、吉他、评书、魔术、主持、体育运动、唱歌、手工制作等等。他还被评书艺术家徐勃收为徒弟。  相似文献   

19.
芊芊 《人生十六七》2011,(10):56-57
从儿子4个月起.妈妈就着手实施优佳成长计划.精心为儿子打造“无菌”成长世界。可妈妈万万没想到。儿子一天天长大.一直生活在“无菌”环境下的他全无抵抗力.连细小的“尘埃”都能置他于死地……  相似文献   

20.
某出版物中下面的一段话,有一处词不达意,致使话语的意思有南辕北辙之嫌: 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小时候生活清贫,10岁时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他当过学徒、印刷工人、售货员。但他不为环境所迫,坚持刻苦自学。为了将来做一番事业,富兰克林从14岁就开始专心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