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报纸的专版化对抗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受众参与的电视节目增多以及电视新闻的直播,网络媒体的开发等等。使广播的“快、受众参与性强”等优势已经被弱化。在广播走入困境的同时,广播广告业同样遇到了亲朋所未有的困难。广播广告的难做,导致广播广告人员的大量流失,有的电台只能依靠“全国皆兵”的方式来维持生计;这样又导致节目质量严重下滑,  相似文献   

2.
宋瑾  陈思 《当代传播》2007,(1):75-77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大众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已经无法全面地覆盖受众群体,新媒体逐渐在广告业中崭露头角并开始占据主导,运用新媒体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广播广告 “移动”中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路牌、手机短信等诸多广告形式的先后出现。对作为传统媒体广告的广播广告形成了新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广告,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保持一席之地?正在我们为广播广告业如何走出困境而担忧的时候,进入21世纪的广播媒体,随着汽车和手机业的发展又重新走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广播广告重获新生,究其根源,是以汽车和手机一族为代表的移动人群加入到广播媒体的受众队伍中。  相似文献   

4.
刘晓涛 《记者摇篮》2004,(12):17-18
一直以来,广播新闻都是在编、采、播的生产流程下向受众传播的。然而,这种新闻传播模式的速度已无法跟上如今信息时代发展的脚步了。更快、更新鲜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制胜法宝。那么广播媒体该如何打破陈旧的传统模式另辟蹊径呢?思考再三,总结一句话:就是让广播记者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尽快实现从文字到口述的转换.更多地拿起话筒到现场口述新闻。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的陈皇后为何在沐过“金屋藏娇”的宠爱后,被无情地弃之长门?原因很简单——她不再适合武帝的胃口了!同样,广播的发明曾是上个世纪人们最感自豪的一件大事。它通过电波传播信息,超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把大量新奇、好听的信息送到千家万户,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和宠爱。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穷人变卖了衣服、家具,却舍不得卖掉收音机,由此可见广播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然而,随着电视时代和“e”时代的纷至沓来,广播已不再是受众的宠儿,它的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那么,该如何拯救广播濒临失宠的危局,以求重新迎合受众的口味呢?  相似文献   

6.
从1979年中国广告业开始复苏至今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广告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深深扎根在受众之中,左右着消费群体、消费指向。其间,广播电视报在报业中异军突起,广告效果非同凡响,每每给广告主带来意外惊喜,经济与社会效益稳步增长。现在,广告主(尤其是私营广告主)在广播电视报的广告投放中占有比例愈来愈大,有的甚至指定广播电视报为广告投放的首选媒体。在竞争愈来愈激烈,有众多媒体可供选择的今天,广告主对广播电视报情有独钟,个中原因值得探究。我们不妨先看几例广告:例一、某期广播电视报出版发…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推出2002年冬春新版节目表时,不时在播放这样一条广告宣传带,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把最美的声音奉献给广大听众。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是最美的呢?大家知道,广播是以电波为载体,诉诸于受众听觉的媒介。声音是广播与受众进行交流、沟通并产生共鸣的唯一元素。因此,声音的特点也就构成了广播的特点。我们常说要按广播的特点和规律来办广播,其实也就是要按声音的特点和规律来办广播。  相似文献   

8.
姚莹 《中国广播》2017,(9):13-16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农村受众群体存在严重流失现象,给对农广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新形势下,对农广播要如何在困境中把握话语权,实现对农广播引领先进文化、助力"三农"发展、服务和娱乐农村受众的功能,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为例,就利用"一种传输、四种到达"传播理念指导对农广播实践,阐述了更新理念在对农广播构建全新传播运营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故事广播的节目内容、节目样态、受众群体以及新媒体资源利用等方面,对故事广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创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刘杰婷 《视听》2018,(6):16-17
广播真人秀是广播电台媒介节目创新、吸引听众注意力、为广播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顺应受众欣赏需求的一大拓展,凭借其低成本、隐蔽性等特点,广受广播电台和受众的喜爱。但是用全面视角分析可以发现,广播真人秀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步伐,急需创新发展之策。基于此,本文对广播真人秀节目发展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其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广东电台在广东省的综合收听调查中,多年来一直排列在第一位。在广州、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受众调查中,珠江经济台、音乐之声等5个主力频道收听率均名列前茅。在传媒竞争激烈的广东,广播是如何走强的呢? 从3:7到7.8:2.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广东广播面临着种种困境:按照传统观念所办的节目已经不能适应广东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要求;电视作为一  相似文献   

12.
广播频率定位的细分,是因应媒介的受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市场的细分而逐步地开始形成,实行频率专业化也就是要满足受众在这些方面的要求。作为专业化频率的一种,广播新闻频率是”专门播送新闻性节目的广播频率,一般连续播出各类新闻性节目,及时报道各种突发新闻.最新动态,播发详尽.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新闻分析等。根据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观点,大众媒介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联系)、文化传递三大功能,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之后又提出了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目前学界已有定论,提供信息,对客观现实环境进行监测是大众媒介首当其冲的重要功能。那么,作为体现广播媒介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有没有建成新闻频率专业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呢?现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微博等新兴媒体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不断攻城掠地,抢占受众和市场份额,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面对当今传媒格局,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年来,湖南省株洲市广播电视台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广播广告似乎已经走入了困境。就连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也很少把广播包括在内,似乎广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媒体。那么,广播广告是不是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呢?如果我们把广播的广告时段看成商品,分析听众喜欢广播和广告主选择广播的理由,就会发现:广播还是拥有众多的听众。因为,站在听众的角度,广播有众多富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每一个电台都有听众喜爱的名牌主持人,这是一个电台宝贵的资源之一;广播由于携带方便,“可以边听边干别的”;听众还可以利用电话或传真等和电台交流…  相似文献   

15.
广播是通过电波传播声音,向广大受众提供听觉形象以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在各种新闻媒体都使出十八般武艺来争取受众的今天,"广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向听众展示自己的魅力?录音报道则能较好地发挥"声音"这一优势,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和感染力.而录音报道的主体--"音响"则是展示"广播"魅力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在录音报道中运用好"音响"呢?  相似文献   

16.
历史悠久的报纸,在20世纪接连遭遇对手。先是广播,后是电视,如今,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又在新闻海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有人甚至预言,未来5至10年,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将寿终正寝,代之以网络媒体。这固然有些危言耸听,就像广播、电视不能取代报纸一样,网络媒体也不可能消灭报纸。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新一轮争夺受众的媒体之战已经开始了。那么,报纸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日益发展壮大,因特网又进入家庭的新形势下,农村广播还要不要办?还能不能办好?高安市筠阳镇以建好广播、用好广播、管好广播,充分发挥广播在农村两个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实践,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新闻受众为什么要读报、听广播?一般人都会回答:为了得到消息,为了得到知识和教育,为了消遣、娱乐。这种回答对,又不完全对。说它对,是因为它如实地道出了新闻受众的表层心理。说它不对,是因为它如实地道出了新闻受众的表层心理。说它不对,是因为它没有触及新闻受众的深层次心理——需要。研究新闻受众的深层次心理“需要”,是办好新闻事业的“秘诀”。  相似文献   

19.
校园广播具有即时性强,受众面广等优势,却也面临着无法重复获取、时间固定,无法保留回顾、互动性弱,短平快优势难以发挥、校园广播队伍积极性不足,节目质量良莠不齐等缺点,发展面临着很大困境。要突破困境,高校广播必须优化节目质量,增强校园广播吸引力;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携手并进;开放办站,打造品牌活动;打造一支优质的广播队伍。  相似文献   

20.
面对众多媒体技术含量提高带来的信息报道快速形象的做法,广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了每一个广播人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场口头报道是广播新闻优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现场口头报道的快捷性从报纸到广播,从电视到互联网,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效率和手段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那么,是不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一种媒体的优势体现后,另一种媒体就要消亡?回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