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2013-2016年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分析,认为新规则延续了成套编排多样性的宗旨,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安全,进一步厘清成套编排与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平衡了单项D分区间.以伦敦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为分析素材发现:除了鞍马成套编排和跳马难度选择未受影响外,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和单杠不同程度降低了D分.基于新规则变化,分析了各单项成套价值,提出新奥运周期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成套难度编排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2006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双杠项目的新变化、双杠的器械与项目特点以及动作内容与编排的发展过程。双杠成套动作起评分的高低,关键取决于“A分”,如何提高“A分”,除运动员的难度实力外,合理的编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水平动作套路的编排应做到类型多样化、动作高难化、连接直接化、突出动力化、呈现立体化、体现个性化。根据双杠项目发展潮流,编排出6套双杠成套动作,供体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20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单项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成套动作类型构成分布不均,挂壁摆动类发展潜力较大;(2)成套动作难度编排构成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编排特征,下法前动作编排呆板;(3)中外运动员成套动作完成情况呈现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4.
平衡木自选套编排的发展趋势及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法(录像),并结合1993~1996年女子体操评分规则,对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平衡木自选套技术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上下法向加难、加长、挂串方向发展;成套动作的编排上体现出新颖、多变的特点,突出绝招。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结合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项目决赛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使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双杠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双杠项目备战巴黎奥运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Ⅰ类动作使用率仅次于Ⅲ类,Ⅱ组动作仍不受运动员青睐;(2)成套动作难度组别以D组和E组为主,呈现出“高难度、集中化”的发展趋势;(3)第Ⅱ、Ⅲ动作组别的E组和G组动作集中在开始部分;(4)动作类型复杂、空间位移变化大的Ⅰ和Ⅲ组动作则编排在中间部分;(5)下法前主要选择Ⅰ组的倒立类动作。  相似文献   

6.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3—2016周期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并将之与上一周期评分规则进行对比,找出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点,并针对性地对新周期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提出指导性意见:1)新规则对成套动作编排、运动员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增项目门槛较低可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2)技巧动作、违例动作有了明确界定,但成套动作中不可强求编排;3)难度动作分值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根命名动作的调整、不同多人项目难度动作完成顺序的要求不尽相同,都要求教练员在编排成套时谨记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8.
依据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及2005年国际男子体操新评分规则变化的相关信息,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世界男子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采用纵向移位动作为主体,以多个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构成加分主干,并结合D组难度的下法,是鞍马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D+E”难度以上的多个动作“直接”和发展新“Flops规则”内容的单环高难度动作,将是未来大赛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竞争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9.
1981年全国体操分区赛(上海赛区)期间,我们对参加双杠自选动作比赛的11个单位、61名运动员进行了现场观察和统计。经过分析认为,近两年来,由于全国体操界的重视,双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成套编排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连接技术。例如取得本赛区双杠冠军的李月久,成套包括7个C组难度。开始由长振屈伸上向后分切—后回环倒立—挂臂前摆  相似文献   

10.
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艺术编排、难度技术、动作完成三方面,对1997~2000年版、2001~2004年版、2001~2004年修订版及2005~2008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规则进行分析,了解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具体体现在:成套动作编排越来越强调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难度等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不断提升,动作要结合特定的音乐加以完美表现;规则的改变使难度动作的分组、动作分值更趋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97 年芬兰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规定、自选共32 套动作进行难度与编排统计分析,得出:1) 在规定动作编排时,把对规则有特定要求的两组动作宜放在成套动作的起始和结束部分;2) 在自选动作的编排时难度值大的动作一般放在成套动作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而中间部分多用于中等难度和较高难度的动作;3) 获奖牌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分值明显高于未获奖运动员。4) 成套动作可以有2~3 个高潮。  相似文献   

12.
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艺术编排、动作完成、难度动作3个方面,对2005-2008年版和2009-2012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法对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裁判评分的具体化使得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更高,突出创新性和多样性;在完成裁判评分中,对错误的减分力度加大的同时细化了评分内容;难度动作类别的调整,数量和系数的变化使运动员选择高难度、高级别动作的余地加大等方面.通过分析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进行竞技性展望,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训练和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动作难度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以上高难度的摆动到静止力量动作与4个以上由静止到静止用力性动作的直接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连接编排趋于加长;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 3 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项决赛进行统计分析 ,认为当前世界体操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向是金牌和奖牌的分布继续呈离散状态 ;成套动作的构成具有起评分高、编排新颖、个人风格独特和动作稳定性强四合一特点 ;高起评分的成套动作具有高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特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每个运动员动作编排特征,为中国体操队在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双杠项目训练工作中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们已经在新周期规则的变化下减少了空翻挂臂类型动作,而支撑类和大回环类型动作已经成为了当前赛季的主流;(2)进入决赛的8名运动员中有87.5%都采用了团身前空翻转体180°下;(3)在都是高难度编排情况下,动作完成质量也是非常关键,在相同得分的情况下E分高的人排名领先,所以在编排高难度动作套路时也要将动作完成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国际、国内体操比赛开始执行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制定的新评分规则。新规则的实施,必将带动体操技术新的发展。只有深入研究规则,适应新变化,制订出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案和对策,才能使我国体操技术水平紧跟发展的潮流。为此,就新规则对吊环成套编排的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分析等方法对国际体联新周期评分规则进行分析,并将之与上一周期进行对比,找出新规则的主要异动点,并针对性的对新周期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提出指导性意见:1、新规则对成套动作编排、运动员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增项目门槛较低可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到健美操运动;2、确定了技巧、违例动作的概念及数量,但成套中不可强求编排;3、部分难度动作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根命名动作的调整、不同多人项目难度动作完成顺序的要求不尽相同,这都要求教练员在编排成套时谨记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导向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 ,对第 2 7届奥运会男子体操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研究 ,结果表明 ,世界男子体操运动的格局呈现多元性、层次性、创新性、特长性 ,体操技术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 ,同时更加注意比赛中心理素质和落地的稳定性 ,提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花样游泳规则的要求:重大比赛中(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只有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的比赛。而这些比赛项目都需要教练员进行呕心沥血的编排,好的编排可扬长避短,吸引观众,得到裁判的认可,不好的编排则会暴露缺点,弄巧成拙。所谓编排包括:选择音乐,挑选动作然后根据规则的要求把他们逐一串接成套,表现出这套动作的主题。所选动作要新颖、有创造性、能够凌厉尽致的表现运动员现有的身体能力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9-2012年版艺术体操规则在结构上做了重大调整,规则的变更导致对成套编排思路的再认识,文章结合2009-2012年版规则修改精神,联系新规则实施后两次艺术体操大赛比赛实况,对成套动作的技术价值构成进行解析,把握国际艺术体操强国对新规则成套动作编排的认识,为我国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技术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