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及逻辑分析法,以全国55所开设有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评价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特点科学构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专业特色鲜明、有区分度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和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为抓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培育专业师资队伍,加快本土化教材建设步伐;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构建“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4,(4):12-17
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凸显出专业培养目标的"通才"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谨性与应用性、课程体系的广博性与动态发展性、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与靶向性、课程实施的连贯性与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制度化等特征。提出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定位,培养体育与休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拓宽休闲体育课程的覆盖面,体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发展;加强休闲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上体现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立第三方专门机构,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休闲体育专业审核制度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体育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虽然专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看好,但专业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有学生专业思想不明确的问题,有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问题,有课程设置、人才队伍、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乃至教学思想和社会认识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完善。采用对比分析法、座谈法等研究方法,并借助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的契机,集全国休闲体育领域顶级专家的智慧,广泛和深入地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进行分析,探索如何通过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来推进专业建设的发展,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并从"3平台、3结合、3层次、6领域"等方面探讨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7所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认为: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创新是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统一的专业指导规范.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应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精心设计专业方向、充分优化师资结构,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进而提升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个案,从专业建设和发展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专业建设和发展首先要确定专业的定位问题,专业定位要适应社会需求、依托学校特色、以生为本。大学要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的未来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点,休闲体育专业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以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可概括为面向未来,引领发展,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7.
休闲体育专业的设立与建设符合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拓展了体育院校培养人才的途径.休闲体育专业从初创到现在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专业名称、教材建设、师资力量及专业特色等方面均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体育人才需求的越来越专业化,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已经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13所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招生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前提,师资队伍应不断充实,注重实践教学.进一步得出,从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学生就业趋势来看,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应向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并根据需求及各院校自身的特点设置培养目标及课程等.  相似文献   

9.
武汉体育学院积极建设休闲体育公共产品供应与休闲体育科技攻关、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休闲体育实践平台。不断加强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能文会武,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专业认证与就业指导,校内外相结合,采取实践基地校企共建机制,加强学生实践指导,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现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休闲人才培养的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善学习、强能力、爱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休闲体育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