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浙江省的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及消费者进行调查,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给出了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这一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据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南宁市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特点和南宁市区经营性体育场所运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时间、项目为主要切入点,再结合当地现行的体育政策法规,制定政府与经营性体育场所合作机制,缓解老年人体育活动因场地不足而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为政府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课题采用统计调查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方式,以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行业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为调查对象,对江苏省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现状及其行业和行业管理状况进行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探求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发展过程、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旨在为江苏省乃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该行业的管理者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行业的现实经营者、潜在经营者和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近几年,西安市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经营项目实现了多样化的目标。但是全市经营性健身场所总体分布不均,项目投资存在重复性。为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能够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收集、整理资料。运用AHP法建立了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的层次结构,提出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6.
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苏州老城区社区体育环境设施已成为影响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极不相称。针对苏州老城区的特点提出,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结合古城区改造,规划好居民体育活动场所;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引导居民健身锻炼消费;经营性体育场所转变思路,将服务重点转向中老年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现状及其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的经营现状、活动特征以及兴起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旨在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我国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 :珠江三角洲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已成为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初具规模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场所的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存在着注册标准不一、多头管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徐汇区经营性体育场所管理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雪瑾 《体育科研》2000,21(2):48-50
通过对徐汇区112个经营性体育场所的调查研究,本文从其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趋势,并提出经营管理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搏击操在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流行,表明了该健身项目独特的健身价值,文章通过对经营性健身场所搏击操健身者以及指导员的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对搏击操在社会体育中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使以搏击操为载体的中华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的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不高;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物质消费;体育消费的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与家人锻炼;体育消费的场所主要在非收费性的体育场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的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还比较缓慢,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在很多地区有关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共享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合城市公共健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提出城市公共健身体育设施在资源共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不断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我国公共健身事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体育场馆在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市属体育场馆进行调研分析,阐述了体育场馆基本概况以及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指出体育场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征,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钟天朗 《体育科研》2005,26(5):25-27
在市场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上海民营类营业性体育场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加强宏观指导及调控力度、制定鼓励各种民间资本进入体育健身市场的政策、建立民营类营业性体育场所的行业协会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设施实行产业化经营将使高校和社会取得共赢,得到国家政策法规、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的支持.高校体育设施产业化经营应做好市场定位,制定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立法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体育组织管理涣散 ,场地设施被侵占现象较严重 ,体育资金分配比例不合理 ,重竞技轻群体现象多年未改变 ,健身体育发展不规范 ,这都需要依法管理 ;制定“全民健身法”是推动体育产业化的需要 ,从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看 ,依法健身是必然趋势 ;提出了全民健身的立法要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探讨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现实背景、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围绕资源共享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与利益,构建包含资源整合、成本补偿、税收减免与利益激励、安全保障与应急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找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中应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促进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主要对策,从而使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并实现资源型用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7.
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馆作为中国社会的体育设施的重要的结构体之一,有着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探讨适合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闽台体育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对比分析法对闽台体育在管理体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研、体育经费以及体育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寻求闽台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 ,实现闽台优势互补 ,为促进闽台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县域体育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维  孙岩  王健 《体育学刊》2007,14(1):47-50
对我国县域体育场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认为目前体育场地量少质差、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体育场地结构布局需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我国县域体育场地的发展对策应以体育场地为基础,构建县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政策法规,加强执行力度;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要立足于现实,适应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提高开放率。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初步对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农村体育现代化是指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在处于部分连接、未连接状态的乡级地域和村级地域以及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或3000人以上非独立的各类特殊区域内,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所发生的转型与动态发展过程;或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现代化需求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达到的理想水平和状态。组织管理民主化与法治化、社会功能定位综合化、体育技术传播知识化、体育设施多样化以及体育格局和谐化是农村体育现代化的5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