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 ,能使学生萌发求知欲望 ,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 ,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前 ,我在黑板上出了一组很大的数 :1111,2478 ,12345 ,111111111。问谁能很快地说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 ?学生们想不出“快”的方法 ,只好一个数一个数地除。正当学生认真地忙碌于计算时 ,我叫学生停笔 ,并让学生随便挑一个数 ,我都能很快地说出它能否被3整除 (学生进行竖式检验 )。如此这样试了几个数 ,我都能说得又对又快 ,学生们感到很奇怪 ,也特别想知道窍门所在。此时 ,学生萌发了求…  相似文献   

2.
发现法又称问题探索法。它的特点是教师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替学生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用发现法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有益的尝试。今简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置难教师在复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应用教材中集合、对应的方法,要求学生说出一些3的倍数。如3、6、9、12、15、18、21、24、27、30……使他们看出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象能被2或5整除的数那样,它的个位上没有什么特征可找,从而防止知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体现的。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参与亚里土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例如:在教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一组被3整除的数(3、回2‘39、Th、57‘ill),让学生试着做,由于受到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影响,认为个位上是3的倍数,才会被3整除,结果发…  相似文献   

4.
马红英 《学子》2012,(7):33-33
一、通过引导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高,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才会收到较好教学效果。我经常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我先让学生"竞猜",让他们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讨论这些数能否被2、3或5...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质疑,激发思维。一、设置悬念引发质疑在引入新知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造成学生一种急于求知的心理悬念,这能开启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课始先让  相似文献   

6.
一、引入教师让学生用数字卡片3、4、5分别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并让学生说出这样组数的理由。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三个数字能否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如果“3”不放在个位,看组成的三位数能否被3整除。师:奇怪,为什么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评】在学生已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容易产生由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来判断能否…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变厌学为乐学。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结果老师不但说得快,而且对。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这时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1.激发兴趣,使厌学变乐学。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充分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已有知识与未学知识,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临界点,精心设疑,创设能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突破认知界面。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在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设疑:是否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让学生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去验证、去发现。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就能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创设情境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任意报数考教师,结果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教师都知道它能否被2、3、5整除。而教师出题,学生却一下子答不上来。教师为什么如此神速,定有奥妙?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态探求其中的规律,也就会把学习看做发自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发现技能,让学生能运用操作、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一、结合操作,发现规律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有被2、5整除数的特征的思维定势,当在数的个位找不出被3整除的特征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教师实物投影出示下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数(数位上有几根小棒就表示此数位上的数为几)。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阶段性地发现以下特征:1.有6根小棒组成的数都能被3整除。学生又用5根、4根、3根、2根、9…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修订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验证,理解和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2.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组数游戏:请用3、4、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被2整除。学生说出后让他们回答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同样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学生回答后问:你又是怎么…  相似文献   

12.
1.教师先出示3、4、5、三个数,让学生分别组成能被2、5整除的三位数。(能被2整除的数有:354、534;能被5整除的数有:345、435) 2.试一试。请学生仍用这三个数尝试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并试除检验。(由于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容易从个位上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去考虑,从而组成543、453) 3.设置“陷井”。在学生用543、453试除以3,发现能整除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可能通过上面的特例得出:个位数字是3的数能被3整除,个位数字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从而假设出: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13.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索活动;适当引导,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现。下面以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兴奋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进而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问,独立思考,主动研究,使课堂富有创造性,与学生一起感受和发现提问的乐趣. 在讲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笔者一开始便对学生说:“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你们任意说一个数,老师马上能够分析出这个数是否能够被3整除掉,你们都想想,看怎么样能难住老师.”学生们由于想考住老师,都抢先发言,说出来的数字都比较大,然而老师不但答案脱口而出而且全部正确,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急于知道老师能够快速判断被3整除的妙招,于是,学生带着对知识学以致用的渴望和疑问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出乎教师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当教学的某个细节脱离了教师的预设,使教师感到措手不及的时候,怎样科学、巧妙地调控,使自己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局面,这,不仅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反映。上例中,该教师的预设线索清晰、循序渐进:在创设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在“组数”游戏中复习旧知,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在“摆数”活动中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然而,在“组数”游戏的最后一个环节,出乎教师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学生已经预习了新课,知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由于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五年制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特征,是学好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由于受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韵干扰(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引导学生探索灼焦点是在一个数的“个位”上),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为防止教学中的思维定势的干拢,新授时,教师首先向学生  相似文献   

17.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已设计教案,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要思考就必须有思考的对象、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例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学生出于好奇心,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  相似文献   

18.
宋荣琴 《成才之路》2014,(21):60-60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供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如在教学一年级“提问题”时,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一天,许多动物在玩游戏,小朋友们找找看,你能找到哪些数?电脑屏幕依次出现3只小鸟、1只鸡、3只鹿、1只大象、2只狮子、8只鸭……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再乘机提问:“你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说出可以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二、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新课伊始,教师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学习目标,使知、情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教师的精彩表现令学生们既惊讶又羡慕。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曾听过很多老师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听后总感到遗憾:学生一开始总是不能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这时,我们教师总是让学生讨论、观察,小组讨论也成为课堂中的一个热闹场面,但是学生就是不能从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来考虑。最后教师不得不再次引导:“大家能不能算一算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再算一算这和能否被3整除?”从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时,作了多种改革尝试,把教材中两课时教学的“能被2、5整除的数”和“能被3整除的数”调整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把这节课的教…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能被4、6、9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回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再让举生猜想能被4、6、9整除的数的特征,结果学生有了以下的猜想个位上是0或4的数能被4整除,个位上是3或6的数能被6整除:各位上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