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运用以喜状悲的艺术手法,凸现了人物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巨大反差,彰显了他们命运的悲剧色彩。作者写喜只是手段,只是铺垫,突出悲才是目的,才是正意所在;作品表象言喜,实质写悲;喜中之悲,愈显沉重。因此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喜状悲的美学艺术,把现实的悲剧和喜剧融合成更深沉、更悲壮的审美形态,开创了美学领域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但丁在他的名作《神曲》中对喜剧这样解释道:喜剧于悲(地狱)中开始.在喜(天堂)中结束,悲和喜是整个事件进程中人物必须经历的两种情感过程。这也是文艺评论家们对喜剧这一文学形式所持的共同看法。然而.喜剧既有共同的东西一而不同的作家的不同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喜剧风格的多样化则更是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倾听之美     
倾听是一种美. 倾听音乐,你会感受到演唱者的悲与喜,听到富有旋律的声音,感觉如行云流水般舒畅.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审美情感的鲜明特点是较少沉溺于单一情感的体验而素尚多味性。特别是作为审美情感主要形态的悲与喜,在艺术作品中总是彼此渗透、互补共生。喜剧暴露生活中的丑恶、落后和缺陷,用嘲笑和讽刺加以否定。而悲剧作为另一种审美形态,又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主要从音乐以悲为美的历史渊源、本质特征、音乐喜悲的原因等方面谈音乐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5.
牵手     
不经意地又来到那片魂牵梦萦的青草地,我的心涌起阵阵涟漪。四周围都是成双成对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情侣们,孤单只影的我伤感情绪油然而生。突然一个女孩兴奋地叫喊起来:“快看,多美的月亮!”我不由自主地抬头张望,果真是一轮满月。满月?我的心又是一阵隐隐作痛。偏偏此时远处又传来一阵浑厚的歌声,“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是《牵手》,那首让我喜让我悲的歌!我再也禁不住潸然泪下……回忆是一味杂糅了千种情感万种言语的草药。也许是命运使然,让你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来相会,更是共同演绎了我们生命中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我十九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人物在遭遇不幸时,反而会笑,在突遇惊喜时,反而会哭。因此,以喜写悲,以悲写喜的反常描写,有助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题。本文拟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一文学现象作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告别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在变化,你的喜心是理悲在,变我化该,怎荷么尔办蒙?给看你过带这来个惊栏喜目,后也,给你你可的能心会灵找带到来一许些多答的案烦。恼,是——易心哥哥  相似文献   

8.
告别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在变化,你的喜心是理悲在,变我化该,怎荷么尔办蒙?给看你过带这来个惊栏喜目,后也,给你你可的能心会灵找带到来一许些多答的案烦。恼,是——易心哥哥  相似文献   

9.
《促织》一文的情节结构是围绕着促织的得与失展开的,作品在促织的得失更替的情节发展中展示着人物情感的悲与喜。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一种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从而引起丰富联想,激起热烈情感的表达方式。优秀的比喻往往教你置身于人物、行为之中,喜则同喜、悲则同悲,从而获得极深刻的艺术和美学享受。而那些深奥莫测的哲理、科学论点,也因为一个贴切精当的比喻,会立即令你折服。怪不得人们把比喻叫做语言艺术的艺术,比作“语言艺术之花”哩!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在卧室里看书,深深被书中的情节吸引住了。正当我随文中主人公悲而悲、喜而喜的时候,卧室门“呼”地开了,把我吓了一跳。我定神一看,只见妈妈脸色阴沉、双手叉腰站在门口,气势汹汹地责问道“:冰冰,你在卧室里干什么?吃晚饭了,叫你两三遍也不应一声!”我看妈妈  相似文献   

12.
考卷的悲哀     
一张洁白的纸和无数排列得很整齐的能够检查同学们的智慧的黑芝麻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对,我就是那张让你苦、让你悲、让你喜、让你忧的——考卷。  相似文献   

13.
李凯帆 《阅读与鉴赏》2007,(11):35-36,77
记叙文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人物塑造得成功,会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泣其悲,喜其乐,爱之深,恨之切,给人留下长久难忘的印象。可是,是否笔墨越多,给人的印象越完美呢?或许《我的第一本书》能给大家一些这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跳跃着的精灵,它让你喜,让你悲,让你捧腹大笑,也让你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5.
读《许三观卖血记》让人时悲时喜,悲与喜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较为完美的融合。悲剧精神与喜剧效应存在于文本的每一个角落,两者相互交融,使作品呈现出亦悲亦喜的整体美学风格。本文将从重复性语境、人物形象和情节节奏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它们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跳跃着的精灵,它让你喜,让你悲,让你捧腹大笑,也让你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7.
假如梅花因错过春天而悲伤,那它将不会有"寒梅傲骨"的美称;假如白杨因错过沃土而哭泣,那它将不会有"高原守卫者"的赞颂;假如企鹅因错过翱翔于天际而愁苦,那它将不会有跃出水面时的绚丽风采;物犹如此,人亦当如此。错过在人生中是必不可少的,可当你因错过日出而哭泣时,你也将错过群星。所以,我们面对错过,无论错过的是好是坏,我们都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错过中思考,也许你将得到更多。只要认真对待错过,有时,错过也未必不是一道生命中的养料,一种美丽。  相似文献   

18.
悲喜     
<正>你的喜就是卸下了面具的悲。涌出你笑声的井,也常常充溢着你的泪。还能怎么样呢?悲的伤痕越深,你才能容纳更多的喜。你用来斟酒的杯子,不正是在陶工窑中烧就?那抚慰你心灵的笛子,不正是用刀刃镂空的木头?喜时扪心自问,你会发现那给你喜的,正是那曾使你悲的。悲时再细察内心,你会明白你为之哭泣的,其实正是你过去的喜悦。你们有人说:"喜高于悲。"也有人说:"不,悲  相似文献   

19.
这荷个尔栏蒙告目给别后你一,带生来你中惊可最喜能无,会忧也找无给到虑你一的的些童心答年灵案,带。你来会许发多现的,烦你恼的,身是体喜在是变悲化,,我你该的怎心么理办在?变看化过,——易心哥哥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环境要素之一的氛围,是笼罩在整个作品中的一种特定情绪。同人物命运,性格相协调的氛围,不仅烘托着人物和主题,而且能形成意境,产生移情动魄的感染力和熏陶力。因此,凡小说大家,总使小说充斥着一种或喜或悲的气氛,使读者从这氛围中体验到作品主人翁的在悲剧生活或喜剧人生中情绪的波澜与颤动。现代小说奠基人鲁迅先生,正是创造小说氛围的巨匠。他的小说,从悲剧氛围揭示了那一时代落后麻木人们的群体心态,烘托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