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具体考察伊蕾、翟永明、唐亚平、海男等诗歌文本中与躯体意象相关的空间意象(房间意象、镜子意象、黑夜意象)和时间意象(死亡意象、母女意象).发现女性私设的话语体现了女性话语主体的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但由于其缺乏对具体生存情境的展开而成为被悬置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陶陶 《培训与研究》2004,21(4):19-23
诗歌艺术中所具有的戏剧性话语,是诗歌得以获得审美性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而戏剧性的话语建构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意象形象转换和语言符号转换才能完成。通过意象形象的转换实现诗的思想与观念的对应物的具象化、隐喻化;通过语言符号的转换,实现戏剧性结构、场景台词、意象的具体化、符码化。意象与语码转换最终指向诗的戏剧化话语的终极意蕴。  相似文献   

3.
中西诗学意象范畴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在中国古代诗学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逐渐确立了其重要地位,西方的意象范畴发展较晚而又受到中国古典意象论和中国诗歌的影响,尤其是意象派的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密不可分,而意象派的主张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新诗的发展。中西意象范畴的双向交流和影响确定了诗歌意象的共同特性,即表象符号化、比兴象征性、模糊多义性和复现传承性,由此显示了意象范畴的诗学价值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论话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诗学范畴。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文化存在着种种共性,在诗歌意象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中西诗学意象理论的某些共同规律。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存在着差异性,中西诗学意象理论也存在相异之处,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互补。  相似文献   

5.
诗歌话语具有极大的"独白"性,它的晦涩难解很大程度上起因于诗歌意象的任意所指与其所指的变换游移。诗歌意象摆出一副敞开的姿态,但其无限性却常常被误读为拒绝阐释的自我封闭。文章借助索绪尔语言学意义上的能指与所指概念、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以美国近代女诗人玛丽.奥利弗的《八月》与西尔维亚.普拉斯的《采黑莓》中的"黑莓"意象,解析了诗歌意象的必要性与充分性及其"喻指的能量"。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诗歌的意境正是从意象与意象之间特殊的组合关系中生成的。古今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在创作中常常将精心选择提炼的多个意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组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密集而又精致的意象群,便于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地表现主观情思和客观事象,从而增强诗歌的内涵,丰富诗歌的整体审美效应。读者则可以通过诗作中意象组合而呈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鲜活的画面去揣摩和领悟诗人的用心、意图和情感。  相似文献   

7.
诗歌审美创造中,诗人将自然的色彩形式赋予诗歌意象,使其构成色彩意象,就能更有力地表达情绪、情感,隐含或折射主体抒情意蕴。各种色彩形式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色彩意象在诗歌中隐含或折射的意蕴也不尽相同,各呈异采。本主要计论诗人构筑的蓝色意象,以及黄色意象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抒情范式特征,以期达到从色彩意象抒情的角度认识诗歌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是一个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诗人,其诗歌意象也有一个从自然意象向人文意象转变的过程,这标志着他的意象内质从传统走向现代。闻一多在诗歌意象上导出了一条连接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朝着世界诗歌潮流行进的现代化道路。闻一多的诗歌意象和风格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对新诗建设的启示是用意象重修今天的诗歌轨道,开拓明天的诗歌之路。论文还联系当前的诗坛状况,对诗歌意象的本质作出阐说,以此确定闻一多在新诗史上的影响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英美现代诗歌以意象见长,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堪称经典。自然意象与死亡意象是弗罗斯特最偏爱的两种意象,频频在他的诗歌中出现。笔者通过对他的诗歌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意象经常相生相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形成了两种意象独特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恰恰揭示了在弗罗斯特明白易懂的诗句中隐藏着某种可怕的神秘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浅谈李贺的创作心态及诗歌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才情过人,却得不到施展,他只好用诗歌来倾诉着怨愤和压抑的痛苦,并渐入“迷狂”的境地,这也正是其创作心态和内在动力所在;李贺诗歌的意象五彩缤纷,而幽冷却是基本色调,此外意象的叠加、跳跃,又形成了独创的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体诗词与绘画的和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中国古体诗词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与中国绘画追求"意趣"、"气韵生动"二者异迹而同趣;古体诗词讲究"色彩观察"、"文字质感"与绘画讲究"随类赋彩"相一致;古体诗词重立意构思与绘画重"经营位置"二者之间异类而同质。  相似文献   

12.
古代诗词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诗词中的形象倾注诗人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领会诗词中的形象对鉴赏诗歌有着重要作用。将诗词的形象分类鉴赏,把意象、人物形象分类、归纳,对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把翻译分为四个层次:意识、诗学、论城和语言,同时他指出译者不仅要翻译词句,更重要的是翻译意识、诗学和论城.本文试从文化对比的角度,以朱生豪翻译的〈哈姆莱特〉为例,探究作为承载了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感受的意象,如何在文学翻译中进行传递的.  相似文献   

14.
辞章作品中的事景物象(象)与情理意趣(意),前曷客体,后属主体,故而异质,其内部会因为同构关系,也就是能使意与象彼此联系起来的纽带,产生“一意多象”与“一象多意”的两大互动模式。其中,以“一意多象”而言,禅理诗是一类颇值得关注的诗种。这类诗作通常透过森罗万物之静观与日常修持结合,而形成“多象”,以体现含藏于其中的佛理禅机(“一意”)。从本文择以探讨的几类物象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植物物象、地理物象、器物物象等,皆常为僧俗二众藉以悟道参禅。透过此类意象之经营,不仅使禅理诗生发出独特的禅趣与意境,亦展现出辞章“一意”与“多象”之间异质而同构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读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意象意义的建构过程,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和转喻是解读的关键。本从Jakobson的结构主义理论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和空间合成理论,对意象并置产生的实时意义建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诗歌中创作了许多鲜明的意象,这些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无疑给他的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其中“江河”意象是众多鲜明意象之一。试从江河意象在谭诗中的意义、谭诗中江河意象的地域特色、江河意象描写中的艺术手法三个方面来揭示谭诗的丰富内容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文章主要以前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李白《送友人》的不同译本,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古诗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在翻译古诗时,要理清古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恰当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保持自然和连贯。  相似文献   

18.
诗歌大多借助“意象”表达情思。小学课内以“儿童”为人物意象抒情言志的古诗词大致有工笔描“象”,直抒生命意趣;借“象”抒情,寄托思想情怀;以“象”言志,表明志向抱负。基于意象去品赏古诗词,以象解意,以象教诗,唤醒学生对诗词的思考,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小学古诗词教学才会真正触摸到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王昕 《海外英语》2012,(13):256-257,260
电影海报是宣传影片、增加票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观众阅读海报的过程实际上是解码一种包括了图像、文字、色彩等元素的多模态语篇的过程。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泰坦尼克号》(3D版)首款海报为例,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旨在进一步探讨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如何与语言共同作用,同时以期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保罗·利科在“事件”的维度上赋予言谈、话语、文学触及存在本身的“意义”。他从对当代思想中言语与劳动间关系的反思出发,将言语视为人自身的有限性构成,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在话语的时间性、意向性、主体性、他者维度上确立其事件性,话语构成意义与事件的中介;文学话语在现实的意谓之外具有意谓维度,即可能世界,其中小说和诗歌以潜在的模式意指存在本身,在日常现实之外打开了一个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