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打招呼和告别 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他刚要骑上自行车,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 Hello 或 Hi 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 Have you had your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  相似文献   

2.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是为了学习汉语。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有备而归     
有备而归●白瑜一位回来不久的留学生,讲起他归来后的一些经历。他说,一日与朋友聊天,朋友问:“你在美国拿了什么学位?”答曰:“博士。”“噢,没拿博士后学位?”这位留学人员赶紧解释,博士后不是一个学位,而是在固定工作前的一个过渡期。朋友又问:“那你有绿卡...  相似文献   

4.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馏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一天,两人又在校园的大道上边走边谈,中国学生又问了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事,外国留学生也仍旧细心地回答,最后,外国留学生问道:“你出国之后还想回来吗?”“你觉得呢?”中国学生反问道。“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  相似文献   

6.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一个朋友到家里来作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到牛顿,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去上班,就独自把饭莱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回家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  相似文献   

7.
我这两天很忙,还有一些手续要办,昨天去伯明翰了,到警察局注册,早上11:00走,中午伯明翰一个朋友请吃饭,这是这几天吃的最香的,在伯明翰的中国城吃虾饺,炒牛合什么的,我拼命吃。警察局注册倒没什么问题,很顺利,就是到York后还要到警察局说一下就行了。今天早上5:10就起来了,赶6:45去伦敦的长途车,因为今天朋友阿伟在伦敦有个面试,我们9:20到伦敦,而他的面试是11:30,所以我们慢慢的沿着大街向他面试的地方走,结果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累死了。伦敦非常大,路很复杂,晕头转向的。他去面试的时候我就在麦当劳里坐着喝水,然后研究下午怎么走。其实…  相似文献   

8.
赵宁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7-118
容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第一个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本文从他一生的事迹出发,重新解读、体味他的创新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前瞻眼光等优秀品质,以期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朋友从香港来美国,住在我家.吃过了晚饭,朋友的兴致来了:"走,出去玩玩."  相似文献   

10.
《流浪美国》: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告白陈泽顺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中学生,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懵懵懂懂地来到了美国,开始一种“准留学”生涯……这不是一个好故事,不是一个能吸引人的故事。所以当我的一个朋友热心地向我介绍这个故事并把一沓用针式打印机打出的稿件递到我...  相似文献   

11.
让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某朋友非常勤快,家里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好。在教育孩子上,也一向以考虑周到、“服务”周全而闻名。他在照顾孩子方面,非常出色,凡事总是想得非常周到,甚至连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提前想好了。可是,他的这种勤快,并没有换来他所预料的结果:孩子什么都依赖于他。9岁了,每餐都得他给喂饭。而且,喂饭时,孩子还往往边吃边走,边吃边跑,时常累得他气喘吁吁。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来华留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从小就有很多梦想的美国留学生陶起的梦想简单又可行:"我终于来到中国。现在,不但住在北京,而且学了普通话,我的梦想实现了!"韩国留学生田范俊会很坚定地告诉你一个属于他的中国梦:"我想开一个中韩建筑公司,为更多的人设计、建造温暖的家!"英国留学生宋钟允未来的梦想是:"回英国念硕士,来中国找工作。"因为他已经慢慢喜欢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年,美国一位著名教授招聘助教,他和30名各国留学生报名参加了应聘。可是,就在考试的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打探到,这位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做过中国人的俘虏。  相似文献   

14.
我在美国近两年的时间里,耳闻目睹,深知美国教会里中国留学生去者甚多,几乎把教会作为刚到美国的一个解除寂寞、结交朋友、打发周末时光的一个主要场所。而自己也遭遇“上帝”的恩赐,差点跳进水池里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  相似文献   

15.
李弗不 《考试》2011,(7):21-22
一、阅读下面豹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  相似文献   

16.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1月1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曾发生一个令世人震惊的事件:中国公派留学生卢刚枪杀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和四位美国教授之后自杀。  相似文献   

19.
容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第一个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本文从他一生的事迹出发,重新解读、体味他的创新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前瞻眼光等优秀品质,以期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位原籍北京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正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一条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