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旋风脚720°助跑起跳阶段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项武术比赛的开展,武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使得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武术训练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对难度动作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寻找动作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化训练也势在必行。助跑是完成旋风脚720°动作的准备阶段,好的起跳是成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障。运用文献资料法、立体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优秀武术运动员的旋风脚720°动作的助跑起跳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不同运动员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运动员在助跑起跳阶段的各个运动学参数以及最有利于完成动作的运动状态,为今后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三维摄像测量技术,从运动生物力学视角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落地时致膝关节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四川省武术队5名优秀运动员,针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三维摄像测量,获得各阶段运动参数,量化分析各阶段数据特征。结论: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落地阶段致膝关节损伤具有普遍性,该动作导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形式有半月板、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等;落地瞬间产生的冲撞力是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落地时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因素,决定落地瞬间冲撞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运动员的体重、腾空高度及落地方式;体重是相对不变的量,而腾空高度决定该动作的完成质量,腾空越高,动作质量越高,同时为落地阶段赢得缓冲时间;在体重和腾空高度一定时,人体可以在落地阶段通过调整肢体动作来改变转动惯量和左右膝角的大小,延缓落地过程的时间,达到减少冲撞力峰值目的,以获得合理的缓冲保护膝关节。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项武术比赛的开展,武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使得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武术训练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对难度动作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寻找动作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化训练也势在必行。助跑是完成旋风脚720°动作的准备阶段,好的起跳是成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障。运用文献资料法、立体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优秀武术运动员的旋风脚720°动作的助跑起跳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不同运动员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运动员在助跑起跳阶段的各个运动学参数以及最有利于完成动作的运动状态,为今后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选取武术长拳类C级难度动作 "旋风脚720°+马步"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高速摄影仪对"旋风脚720°+马步"动作的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时间特征的分析.结论如下:"旋风脚720°+马步"在时间参数上的特征表现为:运动员完成一次动作时,总时间平均为1.27 s,起跳阶段、腾空阶段、和着地阶段平均用时分别为0.35 s、0.72 s、0.20 s,腾空阶段的总时间最长,起跳阶段时间长于着地时间.在腾空阶段的上摆和夹伸保持两个阶段所用时间百分比明显长于夹伸阶段,两个阶段所用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41%和44%.说明"旋风脚720°+马步"起跳时间短,腿上摆速度快,夹伸动作迅速,可使空中姿态保持优美,完成高质量的击响动作.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维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起跳阶段、腾空转体阶段和落地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获得其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参数,建立诊断动作技术的运动学量化指标,从而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竞技健美操直角支撑转体720°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三维高速摄像以及肌电测试为手段,通过三维运动学解析及肌电图分析,获得我国优秀健美操运动员完成直角支撑转体720度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明确该难度动作的技术结构、特征,发现运动员完成动作过程中不合理的动作技术,进而为运动员的训练提出改进的参考性意见,争取使我国健美操选手在国际比赛中高质量完成这个难度动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定点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高水平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我省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竞技武术套路追求运动成绩,而难度动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的好坏。随着技术动作的难度加大,腾空旋转的角度在增加,对难度动作进行尝试性研究,无疑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利用先进的仪器选取C级旋转类难度动作作为研究主体,对"旋风脚720°+马步"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富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理论,并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竞技武术套路的旋转类难度训练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像测量数据在武术运动技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术"旋风脚720度接马步"动作为研究实例,探索影像测量数据在武术技术分析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利用人体重心位移和速度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划分武术技术动作阶段.利用速度数据结合人体质量、动作时间进行换算,可以间接了解人体与地面间的受力状况,弥补测力受限的缺陷;利用关节角度数据可以准确分析武术运动员的动作姿态;首次提出利用头、四肢关节与人体重心之间的位置关系间接判断转动惯量的变化,可解决当前武术技术分析中对转动运动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短跑途中跑支撑脚后蹬扒地技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短跑运动员支撑脚后蹬扒地技术进行理论分析,认为运动员在途中跑过程中,支撑脚后蹬扒地是推动人体快速前移和提高大腿前摆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支撑脚后蹬扒地能力训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四川省武术队国家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结束左脚着地时刻重心水平速度、缓冲时段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与右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右脚离地时刻,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与垂直速度之间为正相关.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与左脚离地时刻重心水平速度、重心垂直速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在缓冲时段一级运动员没有武英级身体重心低,用时长,然而蹬伸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是一级运动员没有武英级完成动作好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优秀男排运动员大力跳发球技术"六度"环节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八一"男排10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从完成大力跳发球技术的6个环节因素角度对该项技术进行分析,为改进大力跳发球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不高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技术规格尚未达到规则的要求,器械运用能力和熟练性较差,身体和器械技术的不全面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加强身体能力和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身体和器械难度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器械在身体难度中运用自如的能力,以减少成套动作身体和器械技术的完成扣分,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尽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和现代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太极拳套路自选比赛中也加了A、B、C三级难度的指定动作,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旋风脚7200接叉、摆莲540°接雀地龙、旋子720°接叉技术动作是目前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选择较多的难度动作,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最不易完成的动作,动作完成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成绩的好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这三种难度动作进行研究,探索武术指定动作的科学领域,提高我省运动员在今后全国锦标赛中的成绩,促进武术运动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高水平武术套路训练专业队员所做旋风脚动作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生物力学实验及统计学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人体在完成旋风脚的过程中助跑、起跳、腾空旋转、落地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每个阶段的运动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武术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60名优秀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的调查,分析研究跳高特殊竞赛形式下,我国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变化的原因以及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性别差异、文化程度、运动水平、训练年限对跳高运动员竞赛焦虑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对具备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心理适应训练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法,将36位15~17岁具有较强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人。对照组的训练按普遍使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实验组则使用笔者研制的在不同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下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结论:对不断变化的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心理适应是提高15~17岁有较高运动技能的足球运动员的运动素养的重要因素,将确保改善足球运动员对外部不良因素刺激的应激反应稳定性,集中注意力完成足球运动技术动作,并在与对手对抗时,保持与同伴的运动协同性,等等。评估足球运动员心理适应水平的标准是: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模拟的一致程度,完成训练任务的效果,评价自身临赛状态的准确性,在低紧张程度情况下完成动作的积极性指标。制定的具有较高运动技能的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训练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趋势看,较成熟运动员的训练系统中,运动负荷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两名青少年标枪运动员92年至93年冬训过程实际完成的负荷进行检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训练现状,加深理解和调控负荷内部结构关系及动态变化,从而能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9.
新规则变化对我国跆拳道备战奥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录像分析等方法,对跆拳道规则的主要变化以及对运动员应用技术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新规则条款内容的改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竞赛公平性的提高,新规则对于运动员训练技术结构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跆拳道备战奥运会应认真研究新规则内容,及时调整训练技术方法,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完成时间、平衡的稳定性和踢腿速度三个方面,对全国武术冠军王晓楠和张亚男侧踢抱脚直立平衡动作的完成情况和技术动作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该动作的生物力学因素,为教练员的教学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提高该动作的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