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咏叹调《女人善变》是出自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一首最为出彩的唱段。轻快的旋律和赋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歌词,构成了这段传唱度极高的艺术珍宝,是欧洲乃至世界歌剧史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作品。本文就咏叹调《女人善变》歌曲风格、歌词、曲式、旋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歌剧《弄臣》是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较为成熟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根据法国著名作曲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乐》改编而成的一部歌剧,曼图亚公爵是个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而黎戈莱托是个宫廷的小丑,专门为公爵出谋划策,诱奸臣民的妻女,并对受害的朝臣百般羞辱和嘲讽。这引起了群臣强烈的憎恶,共同谋划报复黎戈莱托。然而,黎戈莱托  相似文献   

3.
付珊 《教书育人》2007,(3):107-109
歌剧《弄臣》是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较为成熟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根据法国著名作曲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乐》改编而成的一部歌剧,曼图亚公爵是个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而黎戈莱托是个宫廷的小丑,专门为公爵出谋划策,诱奸臣民的妻女,并对受害的朝臣百般羞辱和嘲讽。这引起了群臣强烈的憎恶,共同谋划报复黎戈莱托。然而,黎戈莱托直到自己的女儿遭到主人的玷污后才幡然醒悟。这部歌剧无论在音乐语言和音乐技法的运用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刻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完美的作品,现已成为世界歌剧史上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的私人乐队的队长。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战友,他睡不安寝,食不甘味,绞尽脑汁,想来想去,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立即谱写了一首《告别曲》,说是要为公爵做最后一场独特的告别演出,公爵同意了。这一天晚上,因为是最后一次为公爵演奏,乐手们表情呆滞、万念俱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的私人乐队的队长。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战友,他睡不安寝,食不甘味,绞尽脑汁,想来想去,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立即谱写了一首《告别曲》,说是要为公爵做最后一场独特的告别演出,公爵用意了。这一天晚上,因为是最后一次为公爵演奏,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歌剧作家威尔第在其年轻时就已出名,与其他伟大作曲家一样都属于年少有为.他所创作的第一步歌剧《奥贝托》上演于1893年的米兰,在当时评价很高,1842年他的第三部歌剧《纳布科》让他一举成名.之后,《游唱诗人》、《弄臣》、《茶花女》等经典剧目亦陆续上演,威尔第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歌剧创作家,他受追捧的程度超过当时任何一位作曲家.  相似文献   

7.
朱塞佩·弗朗切斯科·威尔第(Giuseppe Fortur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逝世于米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浪漫主义乐派。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代表作有《茶花女》、《奥赛罗》、《弄臣》、《阿依达》,他的写作风格是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使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将研究威尔第歌剧的各种文献、论文、著作做简要归类分析,从而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歌剧《弄臣》是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是一部极具戏剧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品,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久演不衰,是歌剧作曲家威尔第惊人的巨作之一。本文就将对歌剧《弄臣》中的选段《每逢那节日来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演唱技巧,人物分析几方面,从中分析该首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中女主人公吉尔达的演唱处理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家,将19世纪意大利浪漫乐派歌剧艺术推向了顶峰。歌剧《游吟诗人》是威尔第三大浪漫主义歌剧之一,其中女主角阿苏切纳的咏叹调《火焰在燃烧》是女中音的经典曲目,被认为是威尔第歌剧中剧情最曲折复杂,情感冲突和矛盾最为强烈的一部。  相似文献   

10.
威尔第,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命运之力》是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一部杰作,剧情跌宕起伏,悲剧情节引人入胜,旋律流畅,真挚动人,悲剧性的音乐和戏剧构思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笔者首先介绍了歌剧《命运之力》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其次说明了《命运之力》这部歌剧在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帕瓦罗蒂是二十世纪享誉世界乐坛的歌唱家,他曾经出演过多部歌剧,演唱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他演唱的咏叹调一《女人善变》是我所听过的歌唱家中唱的最好的一位。他的音色明亮、声音控制技术高超;他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把握与情感处理都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2.
《奥赛罗》是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于晚期的经典作品,歌剧中最让人为之动容并熟悉传唱的声乐作品,是女主角黛丝迪梦娜在歌剧第四幕中所唱的《杨柳之歌》和《圣母颂》,在音乐会及国内外比赛中常常是歌唱家的保留曲目,两首曲目哀伤而深沉,是黛丝迪梦娜已预感到自己的命运结局时内心的悲鸣、独白,文中对于这两首咏叹调内容的深度剖析,以及如何在结合歌剧中人物咏叹调的背景内涵,在演唱中运用声音技巧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3.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9,(4):82-84
吉亚卡默.普契尼(1858年6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为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采用一些老式规则中决不允许的各种和弦的奇怪结合使歌剧听起来更为震撼,一生创作12部经典的歌剧。第一部歌剧为《群妖围舞》,随后的《马侬.莱斯科》、《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图兰朵》等等20世纪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及其歌剧《蝴蝶夫人》的简介与分析都成为一部又一部的经典流传至今。而以亚洲日本长崎为背景的《蝴蝶夫人》更是不朽中的经典。本文结合普契尼的歌剧创作特点以《蝴蝶夫人》为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能较为直观的了解把握普契尼的歌剧特点。  相似文献   

15.
走自己的路     
佚明 《小读者》2010,(6):15-15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成就卓越,闻名遐迩,可是他还想跟法国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曲作者威尔第学作曲。  相似文献   

16.
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歌剧家、歌剧导演,同时也是一个对戏剧和歌剧舞台有着极深修养和惊人感悟力的杰出戏剧家。威尔第的歌剧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歌剧《茶花女》是世界歌剧舞台上蛊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威尔第把剧中的女性角色薇奥莱塔刻画得更是活灵活现,鲜明的人物性格,绝妙的唱段使威尔第笔下的薇奥莱塔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吉尔达是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推动全剧发展的关键性人物,威尔第结合社会政治环境和生活经历,在吉尔达的形象塑造上寄予了浓厚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用优美的音乐语言表现了吉尔达的纯真善良,从而以反衬的手法很好地刻画了黎戈莱托、公爵等主要人物的形象.深入分析吉尔达的音乐形象特征,是理解歌剧<弄臣>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喜欢外国音乐的人,一般都知道意大利有部著名歌剧叫《蝴蝶夫人》,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日本长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歌剧《蝴蝶夫人》的曲作者普契尼,还写有另一部歌剧《图兰多特》,故事发生在中国元代的北京城。吉阿科莫·普契尼是继“歌剧大师”威尔弟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他于1858年出生在意大利卢卡一个面包师的家里。由于家庭贫困,普契尼在靠人资助的条件下,才进了米兰音乐学院。在学习期间,他写过一部《随想交响曲》。此曲演出后,获得好评。因此,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1884年,普契尼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在米兰一家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但是使他名声大振的,是他于1893年创作的歌剧《曼依·列斯库》。以后,他写了许多歌剧佳作,其中以《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图兰多特》、《西部女郎》、《詹尼·斯基奇》等最著名。在普契尼写的歌剧中,有两部是用东方题材写成的,这就是《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歌剧《图兰多特》是普契尼的遗作。歌剧脚本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歌剧史上,威尔第这个名字是相当耀眼的。歌剧之王威尔第的《假面舞会》是他创作中期的一部成功的歌剧,其中女高音的几首咏叹调也是脍炙人口的。本文通过对《假面舞会》里奥斯卡的人物分析以及她的独唱咏叹调《她抬头仰望》的相关演唱处理,例如演唱技巧、演唱风格、演唱情感等方面的浅析,使声乐学习者更加理解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这首曲目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更好的去演唱这首作品做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从颓然到繁荣一步一步走来,而其中曾轰动全国的中国民族歌剧之一就是《江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在1964年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了歌剧的舞台,并创作了歌剧中的部分唱段,共完成了一千多场的演出堪称中国民族歌剧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其中歌剧中的著名唱段我们熟悉并传唱的有《红梅赞》、《绣红旗》以及《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作品.五代江姐含情传唱,历经了半个世纪却依然可以振奋我们的心.本文将从歌剧《江姐》中最为著名的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剖析,同时也希望通过本人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让初学这首歌曲的演唱者以及爱好者更好地把握歌曲进行演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