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星 《福建教育》2007,(6):26-28
一、猜读验证 感知内容 师(出示金钥匙):刚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老师就将这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你们,为的是让你们看完课题就猜猜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同学们都猜了很多。现在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猜中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对照印证你猜到了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相似文献   

2.
一、检查预习 ,引入课题1 同学们 ,老师课前让大家回去了解树木的用途 ,下面请大家根据课前的了解汇报一下。(树木的用途 :可以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可以做家具、课桌……)平时 ,你们做过哪些帮助、爱护树木的事情吗?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3 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位老爷爷和一棵小树之间的事情。板书、齐读课题 :爷爷和小树。4 从课题可知课文是讲爷爷和小树的。爷爷是人 ,小树是植物 ,为什么把人和植物写在一块呢?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文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识记生字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提出初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读…  相似文献   

3.
一、检查预习,感动全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做小老师,同桌一人一段轮读检查课文朗读,注意生字读音,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篇和足球有关的课文(学生齐读课题《放弃射门》)。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吗?二、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3.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5.
一、课文说读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下面请按要求读课文,说感受。 【屏显】读_________,我感受到亲情中有__________。 (生读课文) 师:老师来示范一下:(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感受到亲情中有(温馨)。请同学们说一说。  相似文献   

6.
<正>一、预习交流,借助关键词梳理情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一起读———(生齐读课题:方帽子店)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了一份预习单。我和课代表一起对预习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下面有请李颜希同学给大家做整班预习情况汇报。生: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前预习汇报人李颜希。下面由我来汇报第26课《方帽子店》的预习报告。请看大屏幕。(出示)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位日本著名作家创作的童话。(生齐读题目:去年的树)课文说的是一对好朋友之间的故事.这对好朋友是——(生齐:一只鸟儿和一棵树)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想请大家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是否需要再练习练习?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词,初读质疑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容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这是对上学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的复习、巩固,也有助于自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课堂指导便于落实对差生的帮助,有利于他们的进步。上课先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授课地点:广东实验中学高一(3)班 课时: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我们的同学展示预习成果。(板书:展示)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习是十分关键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和限时作业两个环节的效果。因此,只有加强预习指导,才能提高预习质量。如何指导学生的预习呢?在平时的教学中,预习一篇课文,首先应从课题入手,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大体内容,形成阅读期待,激发预习欲望。然后小声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找出并试着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再大声朗读课文,解疑质疑,并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积累预习成果,同时还可以拓展延伸,收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新课《桂花雨》,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生读)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生: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开花时也得仔细地在绿叶中找细小的花. 生:摇桂花时"我"可开心了,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相似文献   

12.
一、情境展示 下面截取的是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白兔与月亮>中的三个教学片断. 情境一 师: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大家认真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光明大道教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请解释下列词语.  相似文献   

13.
(谈话引入新课,检查预习时生字掌握情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后第一题列出的分段提纲。(生齐读提纲) 师:这篇文章自然段很多,分段比较困难,请同学们边默看课文,思考怎么分段,边用“‖”分段。(生默看、分段)  相似文献   

14.
课前游戏。上课。师:美国的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你们都知道吧?师:(板书课题)课文读过了吗?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吗?生:很好。师:来试试吧,把这些词语读一下。(课件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兴”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你的预习情况,等会我们来交流,好吗?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巴迪妈妈和爸爸给他的诗的评价分别是“精…  相似文献   

15.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引导读书: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一位怎样的先生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的思绪走近鲁迅先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字词反馈:扎绷带夹出咳嗽饱经风霜3.  相似文献   

16.
预习要求:1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2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 苫 倚 薪 暇 黠三、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  )…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丰碑》。(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板书:“军需处长”)生:红军队伍的任务很艰巨,行军条件很恶劣。生:我补充,课文写了将军开始为军需处长生气、发火,可是知道军需处长被冻死以后,对军需处长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板书:“将军”)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请再说说你有哪些不明白…  相似文献   

18.
片断实录请看苏教版《白鹭》一课公开课教学的片断。一、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白鹭》。二、汇报课前探究的收获按照我们一贯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课前已经对白鹭和《白鹭》这篇课文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探究。下面呢,就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9.
一、读题释题 ,谈话激趣质疑定标1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看到课题 ,你们有些什么疑问呢?2 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 ,教师调控引导 ,避轻就重 ,导入学习课文。二、以读为本 ,目的明确层次清楚1 请同学们自由把课文读一次 ,要求读准字音。2 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再读一次 ,注意句子的停顿。(出示课文课件 ,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 ,练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后 ,边读课文边看课后的注释 ,把课文读懂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请位同学把课文读一次 ,学生评议。5 老师把课文范读一次 ,学…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美的小诗。一起来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在课文里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根据上面的拼音填一填这些生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