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喝热茶取暖许多人认为冷天喝热茶能增加体内热能,殊不知热茶进入人体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体表的散热;同时茶有利尿作用,能增加排尿量,使热量通过小便排出。所以喝热茶后会更感寒冷。紧闭门窗紧闭门窗后,室内氧气不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2%,就会使人头痛、脉膊变慢、血压升高。如两个人在一间6-7平方米、门窗关闭的房间中生活8小时,房间中的二氧化碳可达3%—5%。同时,关闭门窗后,人体的皮肤毛孔以及室内存放的杂物散发出异味气体,也可使人头昏脑胀,影响食欲和睡眠。 蒙头睡觉被窝里空气混浊、氧气…  相似文献   

2.
动物和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就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么植物是否也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呢?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实验来探究.  相似文献   

3.
正冬天很冷,所以,上课时教室里的窗户总是关得严严实实的,这样的话,空气很不流通,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会增加,对同学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我想发明一种能监控室内空气状况的门窗。这种门窗上安装了一个微型的空气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室内空  相似文献   

4.
所谓空气好,即氧气含量高,有害气体含量少。氧的来源主要是绿色植物叶子中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人时时刻刻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房间的空气不  相似文献   

5.
《科学启蒙》2011,(3):72-72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3%时,人体会感到呼吸急促;达到10%时,人就会丧失知觉,会因呼吸停止而死亡。随着工业高度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高,它能够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辐射,在地球周围形成绝热层,阻止热量向外层空间扩散,使平均气温上升,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氧 分子和原子第一节 空气 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 B.空气中约有21%的氧气是指100克空气中含有21克氧气 C.由于人口的增长,空气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 D.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二、请用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中约有1/5的  相似文献   

7.
人要不停地呼吸,从空气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5分钟得不到氧气,就会窒息而亡。全球人做饭、取暖、吸烟,工厂的生产,交通运输,科学试验……每年要产生2300亿吨二氧化碳!幸好,地球上有无数的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氧气的"工厂"。这些"工厂"就是绿色植物。地球上的森林和其他绿色植物,每年将吸收23。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中,学生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和干燥的玻璃片分别检验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的变化[1]。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可是地球上存在许多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如许多动物(包括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要呼出二氧化碳;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0.
你锻炼时,身体里面使了劲的肌肉产生出二氧化碳。太多的二氧化碳对你的身体有害,因此你的血液会把二氧化碳带入肺部,趁你呼气时排出体外。你知道应该用多快的速度呼吸,是因为你的大脑有一种像烟雾探测仪一样的东西,它会感觉出血液中有多少二氧化碳,如果需要的话会让你呼吸得更快。你排出二氧化碳的速度越快,吸入的氧气就越多。你不动的时候,肌肉不需要很多氧气,也不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碳。你可以慢慢地呼吸。跑动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你需要更多氧气,也会产生出更多二氧化碳。你就会通过快速呼吸来换气。如果即使通过喘气你也得不到足够的氧…  相似文献   

11.
开窗通风好     
冷天,班级上课紧闭门窗,对健康很不利。教室里空气不流通时,随着大家不断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空气会越来越污浊。而我们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正需要充  相似文献   

12.
开窗通风好     
冷天,班级上课紧闭门窗,对健康很不利。教室里空气不流通时,随着大家不断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空气会越来越污浊。而我们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正需要充足的含氧空气供给能量。显然,  相似文献   

13.
如果大家留意就会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旁边的人打了一个呵欠,你也会跟着打呵欠。是不是呵欠也会“传染”啊?人打呵欠的时候,嘴张得很大很大,作了一次深呼吸。也就是说打一个呵欠可以呼出身体中积聚下来的二氧化碳气,吸入新鲜空气,所以呵欠可以说是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呵欠是大脑的作用,大脑能够暂时抑制住呵欠。可是见到别人打呵欠,不知不觉中精神松懈下来,不听大脑的指挥,自然也打呵欠了。结果好像“传染”给了别人似的。当然,在人多的屋子里呆的时间长了,屋里空气氧气在减少,二氧化碳在增加,人们都想多吸一点氧气,这也是打呵…  相似文献   

14.
任何生物都必须靠呼吸来维持生命。呼吸就是吸入空气以得到氧气,然后呼出不同成分的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已无氧气,而增加了二氧化碳和水分。 被吸入的氧气用以“燃烧”一些食品供身体之需。废弃之物,包括  相似文献   

1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及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等知识是中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正>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能阐述人体需要消耗氧气,将氧气吸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能说出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3)能描述"呼吸将氧气带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4)能对比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5)能正确使用氧气传感器获取数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中通过实验: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我在实习教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根据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正常的燃烧,验证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这样就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在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体内细胞代谢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1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量的减少。2实验用具集气瓶,蜡烛,火柴,细铁丝,双孔橡胶塞,玻璃管,烧杯,水。3实验步骤a.如图1所示,集气瓶中充满的是空气(吸入的气体),将燃烧的蜡烛…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收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就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  相似文献   

19.
碱土金属和氮气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就已经认识到:按体积分数计,空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由于除非在特别清楚及特别注意的情况下,物质一般都要(会)和空气接触,所以在研究及论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都会涉及到它在空气中的表现,也就是它和空气中的物质的反应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的一个基本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20.
睡觉的卫生     
不要把头蒙在被子里睡觉。 有的同学喜欢用被子蒙着头睡觉,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冬季的夜晚,人往往会不自主地把头缩到被子里,这种习惯有害于健康。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氧气。新鲜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人们在吸气时把氧气吸入肺内,供给身体内各个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