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思想。我国20年的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效是显著的,但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在理论上加深认识,在实践中妥善解决。教育素质泛指组织实施教育的能力、环境和条件。与教育水平呈正相关态,教育素质高,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素质是当务之急。无论素质教育还是教育素质,以人为本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由教育的终极目标及其内在规律决定的,也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针对我国教育现状,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应主要在塑造人的灵魂、培养通识人才、呼唤人的个性、面向大多数人等几个方面下大力气。教育素质的以人为本应重点解决提高教育者认知能力、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提高教育者操作能力、保证教育本职工作质量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和提高他们多方面的素质.本文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从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就素质教育融入高职教育这一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要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水平,并能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离不开各科任课教师的整体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应贯穿到每一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4.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教育的趋势和要求 ;而如何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是教育者应努力的方向。为此 ,本文从择业观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主体意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从择业观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教育的趋势和要求,而如何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是教育者应努力珠方向,为此,本文从择业观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主体意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所谓素质教育,有人形象地说,一个人把所有的知识忘掉之后,仍然留在头脑中的那部分就是素质.因此,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数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永恒的主题.现在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协调稳定发展,那么新世纪的科学教育观也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科学哲学观和现代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要在各项工作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育中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两方面都应渗透于素质教育的理念中.  相似文献   

8.
谈高校学生安全综合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实现人才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主要培养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提倡以人为本,针对学生在安全教育知识淡薄,安全消防自救能力低下和安全防范意识、技能缺乏,防灾、救灾知识匮乏,应重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定要从学生在社会中重要人才的视角去认识.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和宗旨。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不以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把握社会发展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更需要教育者在充分理解和遵循学生素质和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变革和创新学校教育与生活过程,使学校生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和宗旨。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不以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把握社会发展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更需要教育者在充分理解和遵循学生素质和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变革和创新学校教育与生活过程,使学校生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董琼 《学语文》2006,(5):16-16
何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1)认为学生是素质的承担者与体现者,强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要求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2)提高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不得遗漏一个学生,也不允许对各种素质采取重此轻彼的态度,各层次素质无优劣、好坏之分,都必须加以培养和提高;(3)要求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实验设备水平,并在教育过程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实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教育者应具备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因此转变思想应着重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转变观念,首先要牢牢确立学生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三大“要义”,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部移到人的发展上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各方面的潜能和智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让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要牢牢确立学生主体观念。  相似文献   

14.
周琴 《教育艺术》2001,(2):59-6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教育发展到今天自身提出的必然要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 ,重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要求教育者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要能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更是人的整体心理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美育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美是人的素质中非智力因素的精神方面的内涵。品德、情操、性…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的整体性(全面素质),又强调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同时,素质教育又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掌握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促进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素质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除具备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即通过教育提高所有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上,而不单是放在智力素质上。2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要求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尊 重、爱护、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3素质教育的统一性。人的各种素质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集于 一身,各种素质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4素质教育的协调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调整好各…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引导我国教育成功迈向21世纪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为宗旨,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在人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融进社会的新品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还必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且在当前形势下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显得十分迫切.教育者应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教育改革正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关键任务和主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可以优化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素质,更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大局,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教育者及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人为本观念的树立、心理和情感教育的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等多方面发力,使大学生德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下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